1、【“春节轶事征文】春节征文火堆旁的新年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心不同。今年是我二十八年来第一次不在父母身边过年,出嫁成家的喜悦尚未过去,就得接受在婆家守岁的习俗。今年的新乡由于禁放烟花炮竹显得有些冷清,只有大街上的灯饰、商场里的背景乐在努力营造过年的气氛。 想起老人的一句话,人家人家,有了人就有了家。当新年钟声开始倒计,万家灯火都开始举杯庆祝时,我更加想念位于豫西一个山村里的我的原生家庭。 曾几何时,爷爷还在世,奶奶还身体康健。每逢过年,爸爸他们兄弟三个齐聚老家,孙一代的兄弟姐妹们也从各自工作和上学的城市返回,尽情地叙旧、尽情地玩乐、尽情地让浓浓亲情蔓延在寒冷的天地间,这亲情似乎能带来温暖、
2、融化一切。 由于豫西农村临近山地,居住人口少,温度比城市能低上好几度,且人们不习惯用空调取暖,那么劈柴烧火便成了家家户户过冬的必备手段。柴火哪里来呢?靠山吃山,上山砍来便是。那时候我一放寒假,就央求爷爷上山,一把小斧头、一个轻便的小锯,一辆三轮车拉着在寒风中兴高采烈的我上山砍柴。爷爷的经验一路传授给我:遇到掉下来的树枝能拣就拣,省力为后面的“大活儿;小锯要把那些枯死的中等粗树枝锯成一段一段的,遇到锯不下来的该用我们的“大家伙也就是那个小斧头上了.这些活我跟随着爷爷干的乐此不疲,一点不觉得寒冬之寒意何在。等到了家,还要把木材码的整整齐齐,此时,烧火取暖的冬日假期也就正式到来了。 我一心盼着的是假
3、期,爷爷奶奶期盼的却是春节。春节意味着团圆,意味着常年在外的儿孙都能回家聚在老人身边,再多的寒冷也驱赶不散内心的温暖。一般到大年三十,家里会聚齐十几口人,怕冷的孩子们嚷嚷着烧火烧火,脸上刻着深深笑纹的爷爷倒腾出他收藏一冬的木头,用玉米芯引火,火势一起立刻来上五六根,枯燥易燃的木头腾起的火焰温暖而耀眼,迅速吸引了全家老小,大家围火而坐,侃侃笑谈。爷爷不再心疼他的木材,一根一根的往火堆里加,火光闪烁,映红了全家的笑脸,映红了岁数比我还大得多的老房子,也映红了除夕黄昏的天空。那时候,小小的我觉得再也没有比火光更好看的景致了,哪怕城市有满天烟花,也不及家人的乡音和熟悉的容颜更能带来过年的气息。 等到晚
4、餐飘香时,爷爷就放慢加木材的节奏,大火慢慢变成了炭火,火堆旁的我们靠的更近,也更暖和了。这时,家人们会烧馒头用作晚餐时吃。为了干净卫生,我们每人一根筷子插进一个馒头里,手持筷子一头,另一头的馒头凑近炭火上方,烤焦、翻转,再烤焦、翻转,馒头慢慢变成了金黄色,外焦里软,农村自蒸馒头特有的麦香在经火烤后弥散开来,香甜沁人,我们已垂涎欲滴,除夕的重头戏年夜大餐也正式上桌. 回忆告一段落,翻开 ,人们在庆祝团圆的同时也在抱怨年味越来越淡。我想这年味并不是烟花爆竹、吃喝庆祝、旅游度假等所能带来的,而是家人的团圆和亲情的温暖。有家在、有人在,何愁没年过?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