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和青年,不同的开头相同的结局陈娟田豐(左图)。林凯玄(右图)。在深圳龙华新区的三和人力资源市场,聚集着一群年轻男性打工者:他们找日结薪资的工作,保安、快递、建筑工人等,每天100150元不等。晚上住廉价旅馆,抑或睡大街,有时在网吧待到天明。生活仅维持在温饱状态,喝1元一瓶的水,吃5元一碗的面,抽5毛钱一根的散装烟。这群年轻人似乎没有更高的追求,干1天玩3天,其余时间都“瘫在网吧、公园、彩票站等地,就那么让时光毫无知觉地流失。久而久之,其中一些表现极端的青年,被称为“三和大神。“三和大神的存在,引发一些人的共鸣,也勾起更多人的好奇:他们从哪儿来?为什么选择“日结?他们看似坦然、自足的态度,又引
2、出另一个问题:努力奋斗,不是唯一值得推崇的生活方式吗?这些疑问,一直萦绕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田丰的脑海里。2022年3月,他与学生林凯玄决定开始调查三和青年。之后的半年,林凯玄“潜伏在三和,与三和青年朝夕相处,吃廉价的快餐,住廉价小旅馆,打日结零工,同时观察和记录三和人的生活。两年后,两人完成20余万字的研究笔记岂不怀归:三和青年调查,于近日出版。林凯玄在三和结识的第一个朋友是“福建佬。“福建佬很早辍学,来到深圳,先在一家食品工厂工作,后因皮肤病被辞退,换了一家工厂,学习焊接和电工,还考了电工证。做电工工资较高,但劳动强度高、平安系数低,他选择离开。后来,他发现三和聚集了很多外来人口
3、,便在附近摆地摊,买卖 等电子产品。再后来,生意每况愈下,他又痴迷于网络,多年攒下的钱一点点花光,最终流落街头。“日结成了他生活的方式,对未来也毫无方案,“要那么多钱有什么用?都没处花。一个人过,连老婆都没有,40岁了,没希望了。之后,林凯玄结识了更多三和青年:刚满18岁的“业务青少年,收银行卡、微信号和 卡,转手卖给地下黑市;“广西酒鬼,怀揣梦想来到三和,刚到就被一个老乡骗去钱财和身份证这些年轻人带着各不相同的故事开头,来到三和,最终演绎着程度不同但结局相似的故事都混成了三和青年。书名“岂不怀归出自诗经,意为“难道我不想回到我的家乡?在调研中,田丰发现三和青年不回家乡有诸多原因:一方面,他们与家的联系原本就弱,不少人属于留守儿童,与父母比较疏远;另一方面,他们不希望家人知晓自己的现状,“可能是感到羞愧,或害怕家人担忧。两个月前,田丰和林凯玄又去了一趟深圳。疫情期间,三和市场面临改造,变化挺大。“网吧、小商店没了,招日结零工的还在,以前聚集在三和劳务市场,因为封起来了,都分布到周边公园。他们睡觉也不能睡在三和市场了,只能睡在周边公园。田丰说,这种改变治标不治本。至于三和青年的出路,田丰认为关键在教育。“三和青年的出路不在于别人给他们划定什么路线,而在于他们改变人生轨迹的意志和能力。倘假设每个人都有意愿且有能力改变自己的生活,又会有多少人在把戏年华混吃等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