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妊娠期缺铁性贫血 定义 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在单位体积中的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和(或)血细胞比容低于正常低限。1972年WHO制订的诊断标准认为在海平面地区Hb低于下述水平诊断为贫血孕妇110g/L。贫血的原因 1.造血的原料不足,如铁元素摄入不足导致的缺铁性贫血;2.血红蛋白合成障碍,如叶酸,维生素 B12缺乏导致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3.血细胞形态改变,如基因突变导致的镰刀形贫血症;4.各种原因导致的造血干细胞损伤,如再生障碍性贫血贫血;5.频繁或者过量出血、失血而导致的贫血,6.各种原因导致的红细胞破坏而致的贫血。贫血分类 缺铁性贫血 缺铁而影响血红蛋白合成所引起的贫血,见于营养不良、大
2、量成长期小量出血和钩虫病;只要是女性就比较容易患上缺铁性贫血,这是因为女性每个月生理期会固定流失血液。所以平均大约有20%的女性、50%的孕妇都会有贫血的情形。如果贫血不十分严重,只要调整饮食就可以改变贫血的症状。贫血分类 出血性贫血 急性大量出血如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病、食管静脉曲张破裂或外伤或妇产科疾病等)所引起的。贫血分类 溶血性贫血 红细胞过度破坏所引起的贫血,但较少见;常伴有黄疸。贫血分类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缺乏红细胞成熟因素而引起的贫血,缺乏叶酸或维生素B12引起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多见于婴儿和孕妇长期营养不良;巨幼细胞贫血是指骨髓中出现大量巨幼细胞的一类贫血。贫血分类 慢性病性贫血
3、通常是指继发于其他系统疾病,如慢性感染、恶性肿瘤、肝脏病、慢性肾功能不全及内分泌异常等。直接或间接影响造血组织而导致的一组慢性贫血。这一类也是老年人最常见的贫血。贫血分类 地中海贫血 又称海洋性贫血,是一组遗传性疾病。我国长江以南各省均有报道,以广东、广西、海南、四川、重庆等省区发病率较高,在北方较为少见。孕妇缺铁性贫血的症状 症状:轻度贫血者多无明显症状,严重贫血者表现为头晕、乏力、耳鸣、心悸、食欲不振、面色苍白等症状。妊娠期甚至出现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早产,死胎等并发症的相应症状。同时由于贫血,孕产妇机体抵抗力低下容易导致各种感染性疾病的发生。体征:皮肤黏膜苍白、毛发干燥无光泽、易脱落
4、、指(趾)甲扁平、反甲、并可伴发口腔炎、舌炎等,部分孕妇出现脾脏轻度肿大。诊断检查 血象: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红蛋白100g/L,细胞比容0.3,或红细胞计数35X1012/L,则可诊断为妊娠期贫血。因妊娠所导致的生理性贫血,血红蛋白在100-110g/L之间。血清铁测定:孕妇血清铁6.5Umol/L为缺铁性贫血。护理措施 预防:妊娠前应积极治疗慢性失血性疾病,改变长期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适度增加营养,必要时补充铁剂,以增加铁的储备。饮食指导:首先要注意饮食,要均衡摄取肝脏、蛋黄、谷类等富含铁质的食物其次多吃各种新鲜的蔬菜。许多蔬菜含铁质很丰富。如黑木耳、紫菜、发菜、荠菜、黑芝麻、莲藕粉如
5、果饮食中摄取的铁质不足或是缺铁严重,就要马上补充铁剂。口服铁剂的注意事项 贫血补铁应坚持“小量、长期”的原则。严格按医嘱服药,切勿自作主张加大服药剂量,以免出现铁中毒 口服铁剂时应将药物放在舌面上,直接用水冲饮服下,不要咀嚼药物,以免染黑牙齿,影响美观 口服铁剂应在饭后服,避免空腹服,以减轻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可同时服用维生素c或果汁,因酸性环境有利于铁的吸收利用。忌与含钙类食物(如豆腐)和高磷酸盐食物(如牛奶)等同服。因这些食物与铁剂能络合而生成沉淀,故应避免合用。口服铁剂期间,不要喝浓茶和咖啡。因茶、咖啡中含有大量鞣酸,能与铁生成不溶性的铁质沉淀而妨碍铁的吸收。服铁剂易导致便秘便秘,因铁剂
6、致肠蠕动减弱,故要求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青菜等,以保持大便通畅。注射铁剂的注意事项 注射铁剂应采用臀部深部肌内注射经常更换注射部位以减轻疼痛,避免硬结促进吸收 由于肌内注射铁剂可发生过敏反应,所以首次注射应小剂量注射,并观察反应。护理措施 加强母儿的监护,产前检查时常规给予血常规检测,妊娠晚期应重点复查,注意胎儿宫内生长发育状况的评估,并积极的预防各种感染。分娩期中重度贫血产妇临产前应遵医嘱给予维生素k1等药物并应配血备用,严密观察产程为减少孕妇体力消耗,第二产程酌情给予阴道助产,因贫血孕妇对出血的耐受力差,应预防产后出血。产褥期密切观察子宫收缩及阴道流血,补充铁剂纠正贫血,并继续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注意休息和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