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德育课程与生和谐人格的塑造.docx

上传人:g****t 文档编号:1207475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德育课程与生和谐人格的塑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3年德育课程与生和谐人格的塑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3年德育课程与生和谐人格的塑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3年德育课程与生和谐人格的塑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3年德育课程与生和谐人格的塑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2023年德育课程与生和谐人格的塑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隐性德育课程与中学生和谐人格的塑造一、隐性德育课程及其特征隐性课程是由美国教育社会学家杰克逊在班级生活一书中提出的,之后便成为课程研究领域的热门课题。所谓隐性课程,是相对于显性课程而言的,是渗透在课程、教材、教学活动、班级气氛、人际关系、校园文化中,不是直接地向学生施教,而是以隐蔽的方式,在暗示中把有关道德的、审美的、知识的等经验渗透到具体的人、事以及活动过程之中,并传授给学生。一般隐性课程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物质形态的隐性课程,如学校的建筑物、设施、校园环境、班级教室等;二是精神形态的隐性课程,如学校的办学思想、培养目标、校训、校风学风等深层次的文化气氛、舆论环境、人际关系及课余文体活动等外显

2、层的心态文化等;三是制度形态的隐性课程,如学校的各种管理体制,规章守那么以及相应的实施方案、保障措施等。美国学者柯尔伯格认为唯一综合地考虑隐性课程的方法就是把它看成道德教育。由此可见隐性课程具有一定的德育功能,教育者利用隐性课程对受教育者开展德育工作完全符合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形成和个性开展的规律。我国隐性课程研究的不断深入,使教育者认识到隐性课程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对于德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隐性德育课程是指广泛地存在于课堂内外、学校内外,通过校园环境等物质形态、校园文化活动等精神形态、学校规章制度等制度形态,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受教育者无意识的、潜在心理反响发生作用的德育因

3、素。隐性德育课程具有以下几方面特征。第一,影响方式的内隐性与间接性。隐性德育课程是主要以内隐的、间接的、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受教育者,使受教育者在无形之中、潜移默化地被感染和影响。第二,影响过程的渗透性与无意性。隐性德育课程对受教育者的影响过程更多是有情感、兴趣等非认知心理参与,往往是通过无意识教育渗透的。第三,影响途径的开放性与广泛性。隐性德育课程对学生品德的影响途径具有开放性与广泛性,广泛地隐含在一切教育环境、校园文化活动及学校制度等载体中,有物质形态、精神形态及制度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二、中学生和谐人格及其特征人格也称人性,是指个人在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并在各种社会关系中表现出来的

4、与他人相区别的独特而稳定的思维方式和精神特质。和谐人格最初是由瑞士精神病学家布洛伊勤提出的。在我国,和谐人格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又在各种社会关系中推动着和谐社会实现的精神特质。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的社会开展目标,实现和谐社会的根底需要人人具备和谐人格。和谐人格一方面表达个体精神特质的健康积极、和谐平衡,另一方面表达在能组织好个体与他人、社会及自然等外在关系的稳定的行为倾向。和谐人格既是健全的心理人格,又是真善美的道德人格,因此是最理想的人格。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转型的加快,独生子女的特殊成长环境赋予新时期中学生新的人格特征,近年来中学生心理健

5、康问题的增多以及校园暴力等现象频频出现的事实,说明局部学生存在着人格缺陷和道德失范,中学生人格危机已备受社会关注。一旦人格危机形成,就会影响学生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及学习效率和潜能的充分发挥,而且会影响人际关系的调适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和谐人格是身心健康开展的保证,是社会适应的根底,也是实现良好社会秩序的前提。因此塑造当代中学生的和谐人格也就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必然。在竞争与合作共存的时代,引导中学生正确对待竞争与合作,以积极的心态应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构建积极向上、和谐的人格特质是当代中学生人格教育面临的现实任务。另外,针对独生子女在生活方面过度依赖父母的现象,独立性也被作为和谐人格的重要成分

6、。当代中学生和谐人格的塑造应具备以下特征:正确的自我意识、准确的角色定位、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人际关系、高尚的道德品质、坚决的意志毅力、积极的上进心、乐观自信、诚信友爱等等。三、有效利用隐性德育课程构建中学生和谐人格长期以来,我国中学的德育工作往往以正面灌输知识为主,在一定程度上已不能适应当代中学生的思想变化和心理特点,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德育工作更多地采用间接的方式,往往选择学生的“无意识作为德育过程的开端,从而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老师的影响。我们应借鉴国外德育工作中的“渗透式隐性教育方法,充分利用隐性德育课程,构建培育中学生和谐人格的新载体。1.和谐的校园文化认知上的导向功能校园文化作为

7、一种特殊的环境对中学生人格的形成和开展具有独特的价值。和谐校园文化是校园的生命所在,是师生共同的价值观念、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它产生于校园自身,得到全体成员的认同和维护,并随着校园的开展而日益强大,最终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和谐的校园文化一旦建立起来,就会对置身其中的成员产生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感染和熏陶,成为促进中学生人格和谐开展的催化剂。目前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期,中学生人格缺陷和道德失范的现象普遍存在。而学校德育形式化的说教与现实生活严重脱节,有必要通过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建富有青春气息的学习、生活气氛,培养积极向上、团结友爱、互助合作、健康温馨的校风、学风、班风和舍

8、风,使中学生在良好校园文化气氛的熏陶和影响下,形成健康心理和和谐人格。因此校园文化活动在认识上能引导中学生明辨是非,增强道德判断能力,帮助中学生塑造和谐人格。2.教师高尚的人格情感上的鼓励功能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教师高尚的人格品行、言谈举止可能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教师高尚的人格包括思想、道德、气质、行为、知识和能力等多种因素,中学生在学校接触最多的是教师,教师就是一面生活的镜子,从这面镜子可以看到生活中的是非、善恶、美丑。教师的人格完美与否,不仅影响到教师的威信,影响师生关系,影响说服效果,而且影响中学生和谐人格的形成。教师人格高尚、完美,就对学生有感染力、辐射力,让学生不自觉地认同和效仿

9、。教师应该自觉优化人格,发挥典范的力量,以渊博的知识激发学生的进取心,以爱心滋润学生的内心世界,以高尚品质引导学生自我反省,以高雅行为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3.艺术化的教学方式美感上的陶冶功能教师艺术化的教学方式,既能增强教学效果,又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以助于提高教学实效性。教师端庄的仪表、丰富的面部表情、优雅的姿态都表达了教师对美的追求,不仅能使学生欣赏到美,而且能使学生的道德境界于无形之中被感染、熏陶与提高。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对周围世界的美感,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变得高尚、文雅、富有同情心,憎恶丑行。在当代社会加速转型期,中学生面临着更多困惑与

10、不解,他们的认知经验与现实的反差高度凸显,显性德育课程的说教很难被他们内心成认和内化为品质,他们更愿意通过自己的观察来决定接受什么、拒绝什么。因此有必要通过艺术化教学的美感打动他们的情感,陶冶他们的情操,净化他们的心灵,深化他们的道德认知,促进其和谐人格的形成。4.公正的学校制度行为上的标准功能学校制度是制度形态隐性德育课程的载体。学校的规章制度、守那么等通常以隐蔽的方式对学生产生德育成效。学校制度包括学校的组织结构、领导的思想观念、教学管理方式和评价体系、学生行为标准、学生寝室生活管理制度等。这些制度与体制对于标准学生的行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学校制度为学生的成长、学习、生活提供了有序、合理

11、的学校环境,如果学校制度能够公正地实现和保障个体权益,学生就会认可这种制度,并按照学校制度标准自己的行为。好的学校制度能够营造有序、合理、公平公正的学校环境,保证学校成员的合理权益,引领良好的道德风气。相比道德而言,制度更能维护社会秩序,标准人们行为,学生通过感知、记忆、思考、践履学校为成员提供的行为标准,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因此开发利用校规校纪中的隐性德育课程,将显性德育中倡导的思想道德原那么融于科学有效的学校管理之中,将课堂教育与学生学习、生活等管理相结合,有助于学生在自律与他律的相互协调中塑造和谐人格。总之,中学生和谐人格的构建是道德人格的培养目标,是其道德人格形成机制的内在要求。我们应努力践行隐性德育课程的创新载体,实现中学生和谐人格的培养目标,为实现人的全面开展奠定良好的根底。参考文献1 简世德.论隐性课程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现代教育科学,2023(1).2 丁文胜.浅议学校隐性德育课程对学生品德的影响.安徽教育,2022(22).(责任编辑白文军)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与职业考试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