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异位骨化异位骨化 学习内容学习内容 一、异位骨化的定义和概述 二、异位骨化的临床表现 三、异位骨化的诊断 四、异位骨化的治疗 五、异位骨化的预防 定义定义 异位骨化(helerotopic ossification,HO):是指在平时无骨的部位形成骨组织。由以肘和髋关节多见。根据成因可分为获得性异获得性异位骨化位骨化和原发性异位骨化原发性异位骨化。获得性HO包括:1、创伤后骨化性肌炎,可以源于任何形式的肌肉骨骼损伤,如较常见的骨折、脱位、人工关节置换、肌肉或软组织挫伤(股四头肌和肱肌的挫伤)。分类分类 获得性HO包括:2、创伤后神经源性HO,源于脊髓损伤、闭合性颅脑损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肿
2、及脑血管意外等。3、源于其他原因的HO,如烧伤、血友病、破伤风、脊髓灰质炎和多发性硬化等。原发性HO是指遗传相关性的,如进行性骨化纤维发育不良。分类分类 异位骨化也可按其所在组织分为:肌肉内异位骨化 肌腱内异位骨化 韧带内异位骨化 关节囊内异位骨化 关节软骨内异位骨化 概述概述 异位骨化常发生于髋关节周围,尤其是人工关节置换或髋臼骨折术后。其他常见部位包括肘、膝、肩关节周围以及肱肌及股四头肌,病变位于关节囊外,肌肉纤维间的结缔组织内。脊髓损伤后的异位骨化,一般位于脊髓损伤平面以下,可单侧或双侧发生,至今其发生原因不明。异位骨化的临床表现异位骨化的临床表现 异位骨化的临床表现异位骨化的临床表现
3、异位骨化的临床表现最早出现于伤后3周,最晚可达伤后12周,早期表现包括关节周围疼痛、发热、红肿,逐渐出现关节活动受限。异位骨化的并发症还包括周围神经嵌压和压迫性溃疡。早期没有特异性,需与深静脉血栓形成、蜂窝组织炎、骨髓炎、脓肿及肿瘤相鉴别,明确诊断长依靠X线片。晚期可引起关节强直,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这些损伤一般于伤后的1-4个月内出现,轻度患者不影响功能而无临床症状。碱性磷酸酶(AKP)可以反映成骨细胞的活性,是检测HO的可靠指标,一般于伤后3周开始升高,10周达高峰,可持续5个月。AKP并非是特异性指标,当其升高时最好同时做骨扫描。分型分型 髋关节Brooker分型(基于放射学标准):髋
4、周软组织内形成孤立性骨岛 股骨或骨盆侧形成骨化,两者间隙大于1cm 股骨或骨盆侧形成骨化,两者间隙小于1cm 形成骨桥,骨性强直 肘关节分型(以侧位片上病变边缘与肘关节中心连线的夹角为判断标准):小于30 30-60 大于60,但无骨桥 形成 肱尺间形成骨桥 X线检查线检查 X线片检查 结果最初显示软组织密度增高,无任何结构,逐渐肿块内呈毛状致密像,邻近骨有骨膜反映,显示高密度云雾状钙化,或类似骨结构高密度影,局部有新生骨像。X线检查线检查 成熟的组织骨化像逐渐明显,肿块机化与邻近骨皮质和骨膜之间有透明带,为外周骨化明显致密,其内为骨小梁 髋关节异位骨化髋关节异位骨化 分三种类型,也可合并存在
5、(1)前侧位HO 发生在骨直肌和缝匠肌下方,髋关节 前方。患者难以完成旋转动作,但可以屈曲髋关节。(2)内侧位HO 发生内侧位HO时,会影响到髋关节的外展(3)后侧位HO 发生后侧位HO时,易形成屈髋位挛缩,妨碍 关节运动 异位骨化的预防异位骨化的预防 非甾体类消炎药:应在术后第1天开始,疗程观点不一,1-6周都有报道。通常为消炎痛,25mg,3/日或布洛芬,400mg,3/日或阿司匹林,1g,3/日,不良反应常见胃肠道反应。四磷酸盐,疗程长、价格昂贵、疗效不确切、副作用大等原因,已放弃使用。放疗 异位骨化的治疗异位骨化的治疗 异位骨化的治疗异位骨化的治疗 目前,对局限性骨化性肌炎的手术时机尚
6、存在争议,手术的适应证也没有明确的规定。对于不妨碍关节活动的骨化性肌炎无需治疗。对关节活动障碍者,于骨化停止后,可做手术治疗。对于成熟的骨化而影响关节功能者,手术切除是骨化组织和关节松解手术,被认为是唯一解决严重功能障碍的治疗手段。异位骨化的治疗异位骨化的治疗 一、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适应证 关节功能障碍明显;无关节功能障碍,但疼痛症状明显,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生活;有前臂或手的神经损伤或卡压症状;与骨肿瘤,尤其是恶性肿瘤难以鉴别者。手术切除要选择正确的手术入路 异位骨化的治疗异位骨化的治疗 掌握手术时机很重要,较早期实施再次手术,将会引起更严重的骨化,导致手术失败。手术时机通常在骨化成熟静止期,即当X片上显示成骨均匀一致,边缘清晰,范围缩小。手术切除一段骨化组织,恢复关节活动即可,并不需要全部切除。有学者认为手术时机选择创伤后6个月,脊髓损伤后12个月,脑外伤后18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