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村大学生入党思想汇报:切实关注农民问题敬爱的党组织:我来自偏远的农村,能上大学,对于我这个家庭并不富裕的人来说可谓是人生一大幸事,同时我更要感谢母校提供给我的各种帮助,可以让我安心学习。正是因为这样,我才更加珍惜我的学习时机。我一直关注农村问题。在关注的过程中,我的思想在不断进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大力繁荣农村文化,充分说明我们党对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高度自觉。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开展积累,新农村建设的综合实力和社会条件日益凸显,但在文化建设与开展的理念上,还存在许多突出的问题,有些还需要解除思想禁锢,大胆改革创新,促进农村先进文化的大繁荣大开展。农村文化建设既要加强“输血投入,也要增强
2、自身“造血功能。近几年来,中央和地方文化事业投入不断增加,但客观地讲,与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部门相比,文化事业经费投入还是明显偏少,农村文化投入所占比例就更低了。文化效劳体系等建设,提高了村民整体生活质量。小康建设是个综合的概念,既包括了政治、经济、社会建设,也包括文化建设,“四位一体,不可或缺。文化建设不仅是手段,也是目标。在文化开展与建设中,必须把文化与经济相互融合起来,才能形成新的强大的开展优势。我们必须积极探索,因地制宜引导培育先进文化走向市场,打造农畜产品、旅游、生态和饮食等文化产业工程,走文化产业化之路,树立特色品牌文化,让充满地域特色和民族特点的文化发扬光大。农村文化建设要努力实
3、现“统筹开展和“长效机制的协调推进。农村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在建设中,一定要保障文化建设的“统筹开展和“长效运转,把握住农村经济社会文化一体化的开展趋势,按照城乡统筹开展、经济社会协调开展的要求,树立经济与文化在整个农村建设中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抓开展必须抓文化、抓文化就是抓开展的观念。同时还要针对农村文化工作难落实、阵地难坚守、人员难稳定、素质难提高的“四难状况,尽快建立起农村文化工作的评价和鼓励的长效机制,制定实施系统的考核机制、评价机制、鼓励机制,形成引导有力、鼓励有效、宽松和谐、活泼有序、不同主体踊跃参与文化建设与开展气氛,保障广阔人民的根本文化权益,
4、让广阔人民充分享受文化开展的成果。近年来,农村受多元、多变、多样社会思想观念的影响,现代的与传统的、先进的与落后的相互交织,同播共扬,使得局部农民思想道德滑坡,价值观念错位,金钱至上、诚信缺失,不关心政治,不关心他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淡化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充分表达了农村文化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我们必须抓住文化建设的根本,引领整合多样化的社会思潮,通过构建核心价值体系来培育新型的农民。其中“送文化就是多年来我们各级政府一直在努力做的工作,但实际上,这种“填鸭式的教育引导,尽管也起了一定积极作用,但需要我们对“送什么、怎么“送进行深入探讨,特别是在“送文化中也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文化享有权,打
5、破农村文化“热在县里、冷在乡里、僵在村里的为难现状。为活泼基层文化生活,必须建立文化下乡的长效机制,发挥各级文艺团体的作用,以政府买单的方式,列入财政预算,满足基层群众对文化的多种需求,表达党和政府对群众文化生活的体贴和关爱。在“送文化的同时,还要学会“种文化。培育农村文化市场,利用适当的政府补助作为激活市场的推动力,为群众送去歌舞、戏剧、电影等文艺节目,政府的“角色不可或缺。但“官办文化要常办常新,比方我们搞送文化下乡活动,要把活动内容下发到各个旗县乃至村嘎查,供农牧民兄弟“随便挑、随便选,尊重消费主体的自主权。实行“谁演得好,农牧民喜欢看,政府补贴就给谁的方法,把文化的评判权和享有权交给百姓,让更多的农牧民享受到家门口适合自己口味的文化大餐。同时,面对文化经费少、队伍散、阵地缺、设施差、活动少的现实问题,还要走“官办文化与“民办文化相结合的路子,挖掘人文资源,打造农村牧区特色文化,开展“一地一品、“一乡一样、“一户一种的地域文化,通过民办公助、政策扶持、积极鼓励开展民办文化,扶持热心公益文化事业的“文化户、文化活动室、“文化大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