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进一步推进和创新地方人大工作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所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地方人大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全社会各个方面密切配合与共同努力。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应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奉献。 一、和谐社会的含义及其标志 什么是和谐社会。社会学认为,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一种特殊形态的群体形式,是相当数量的人按一定的标准发生相互联系的生活共同体,其特征之一是具有结构性。而社会结构是指社会系统的各组成局部或社会体系中诸要素之间比较持久、稳定的相互
2、联系模式。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局部都紧密联系,互相协调,整个社会才能始终保持有序和谐的状态。就是说社会系统中的各个局部、各种因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和谐社会实际上是一种整体性进行思考的观点,必须把工作视野置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统筹各种社会资源,综合解决社会协调开展问题。 和谐社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和谐社会主要是指,社会同一切与自身相关事情保持一种协调状态,包括社会与自然环境、社会与经济、社会与政治、社会与文化之间的协调。几乎就是科学开展观所关注的全部内容。狭义的和谐社会主要是指社会层面本身的协调,是科学开展观所
3、关注的相对单项的问题。现在谈论的和谐社会在此意义上讲的概念。所谓和谐社会就是指导社会各个群体能实现良性互动,整个社会能表现出一种公正的状态,社会能实现平安的运行和健康的开展。 要到达和谐社会的标志有四个。第一,社会的管理控制体系能充分发挥作用。社会是具有强力的自我协调机制的社会;第二,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念有凝聚力。社会倡导的主文化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能被大多数社会成员所认同,制定的标准也能被广阔社会成员所遵循,在精神、文化上有较大的共融性和一致性;第三,不同利益群体的需要能得到满足。在社会阶层结构体系中,主要的利益群体均能通过制度化的手段,通过正当途径满足自身需要,无须越轨才能满足,这个社会阶
4、层结构便是合理的、稳定的,不会发生重大的社会冲突;第四,社会成员具有流动的途径。社会结构虽有等级序列和地位上下,但不是凝固的,这个社会结构就是有弹性的,有弹性的社会结构比僵死的社会结构更具有活力与和谐性。 要建设和谐社会,就要涉及作为执政党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就必须提高我党整合社会结构、社会利益、社会关系等等能力。因此,必须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从社会整体利益和人民长远利益出发,正确引导和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尽可能将社会转型的代价降到最低程度,使整个社会结构协调与和谐,顺利度过社会开展的阵痛期。 社会和谐,最为重要的是能够具有一种促使“社会和谐运行机制。社会和谐机制一旦形成,
5、当社会中有不和谐因素时,能自发地搜寻、发现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并发挥调节、矫治作用,有效地整合社会各局部及各种力量,使社会结构获得平衡,使社会运行在良性状态下进行。和谐社会机制的内容有:一是顺畅的社会流动机制。二是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三是平安的社会保障机制。四是有效的社会控制机制。五是敏感的社会预警机制。六是有效矛盾疏导机制。 二、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对地方人大工作的认识 要更好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奉献力量,就要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及胡锦涛同志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构建和谐社会对地方人大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进一步明确地方人大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
6、作用和所承担的职责。 (一)构建和谐社会更加凸显了人大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一个奋斗目标,又是一个长期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大工作具有更加重要的地位,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首先,从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上看,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开展为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这“四个建设有机统一、相辅相成。实现社会的和谐,既需要有雄厚的物质根底、坚实的政治保障,又需要有先进文化的引领,更要有民主法制建设的根底。因此,人大工作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必将发挥更加强大的重要作用。其次,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7、的根本性质上看,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必须始终坚持不断开展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整个过程中,人大工作担负着更加繁重的任务。再次,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关系上看,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是和谐社会的主体,离开了人际关系的和谐,社会的和谐就无从谈起。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既要靠道德,也要靠法制。总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加凸显出人大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必须认清自身肩负的重要责任。 (二)构建和谐社会要求人大工作把以人为本作为一个重要原那么。以人为本是党的宗旨的集中表达,是落实科学开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人大工
8、作更应当十分自觉地坚持以人为本,并作为一个重要原那么,同我们长期坚持的一系列方针原那么一道加以贯彻执行。一要始终把实现最广阔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国情出发,以满足人民群众物质和文化需求,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吸引群众广泛参与为根本途径,以提高效劳群众的能力为紧要任务,以实现和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为根本职责,以群众满意不满意、快乐不快乐为检验标准。二要始终着力于促进人的全面开展。不断加强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领域的立法工作和监督工作,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和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三要始终坚持尊重人、理解人
9、和关心人。充分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和主动精神,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引导群众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要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平等交流、民主讨论,团结和引领社会不同阶层人们共同前进;要通过依法行使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监督、重大事项决定和人事任免等四项职权,做到得人心、暖人心和稳人心,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满腔热情地为群众效劳。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法治建设提出新要求。建立健全有关社会建设和管理的法律法规,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只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各方面都有章可循,才能以文明、平和的方式消除社会的不和谐因素,真正做到政治、社会、人心安定。只有依法治国
10、理政,使国家权力的行使和社会成员的活动处于严格依法办事的状态,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开展与社会全面进步才会有根本的秩序保障,整个社会才能成为一个和谐社会,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根本制度保障,这样,既能兼顾民主效率之长,又为经济开展营造有利的法治环境。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是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如何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进一步推进和创新人大工作,是当前面临的一个
11、崭新课题。 三、提高创新能力,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充分发挥作用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各级人大代表和常委会组成人员,紧密结合人大工作的特点和要求,加强学习,增强本领,努力提高依法履职能力。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是地方国家机关,代表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处于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第一线,肩负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责任。 提高创新能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新形势新任务的迫切要求。地方人大应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根本原那么下,不断探索和总结适应构建和谐社会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新途径、新举措,切实履行好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促进构建和谐社会顺利进行。 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地方人大
12、工作必须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新内容、形式、手段、方法、体制和机制,努力表达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改进创新人大工作,要紧紧围绕科学、求实、依法来展开,在科学、求实、依法上下功夫。科学强调的是要研究和遵循规律,求实强调的是要注重效果,依法强调的是要标准有序。这六个字是构建和谐社会对地方人大工作的根本要求,也是改进和创新人大工作的努力方向。 首先是科学。从某种意义讲,人大工作是一门科学,必须树立科学的态度,掌握科学的方法,努力实现由经验型向科学化转变。一是尊重规律。讲科学,首先要把握规律,尤其要研究人大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从中得出规律性的认识。如何在国内思想文化多元、
13、多变、多样特点日益明显的状况下,如何在人们物质生活、精神文化需求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如何在高新技术条件下特别是在互联网迅速开展的条件下,探索新形势下人大工作的规律,不断增强前瞻性、主动性、创造性,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二是讲究艺术。在构建和谐社会条件下做人大工作,既要把握好大的方针原那么,又要讲究方式方法,努力做到因势利导。要适应现代社会发动方式的新变化,根据广阔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年一代的心理特点,善于运用群众传媒,善于运用文化载体,善于运用各类活动,善于运用高新技术,让群众喜闻乐见、便于参与、易于接受。三是科学管理。要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坚持以管理促繁荣、促开展。要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前移管理关口
14、,创新管理手段,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和思想教育等多种方法,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其次是求实。人大工作是在民主法制建设领域的工作,更需要强调“求实两个字。求实,一是表达在思想作风上。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用求真务实的思想作风来锤炼自己、修养自己,重实际、说实话、务实事、求实效,反对形式主义。二是表达在工作作风上。要深入群众,面向基层,调查研究,掌握思想动态和社会舆情,确定符合实际的目标,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事制宜、因人制宜。要紧密联系群众最关心、与群众切身利益最密切的问题,把教育引导群众与帮助效劳群众结合起来,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 再次是依法。社会主义
15、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的社会,要求人大工作认真贯彻依法治国的根本方略,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善于运用法律手段推进工作。 一是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我们国家有着悠久的道德传统,现在又正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做好新形势下的地方人大工作,一定要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贯穿思想道德的内涵,表达法治精神,使两者相互贯穿、相得益彰。 二是加强地方立法工作。按照科学开展观的要求,坚持立法为民,把立法与改革、开展和稳定的重大决策结合起来;坚持走群众路线,吸引和引导公民的有序参与,听取各方意见,提高立法质量和效果,努力使地方性法规表达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统筹兼顾各方面群众的具体
16、利益,发挥地方立法在表达、平衡、调整社会利益和构建和谐社会方面的作用;在坚持国家法制统一的前提下,标准立法程序,探索由常委会自主组织的创制性立法工作;逐步建立法规实施效果的反响评估机制,努力使地方性法规顺应民心、反映民意和贴近民生;对法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建立有各方参与的评估机制,推进立法工作的标准化。 三是加强监督工作,增强监督效果。不断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增强做好监督工作的责任感,把监督和支持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依法监督、敢于监督和蔼于监督。以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为主要内容,围绕改革、开展和稳定的重大问题,抓住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急需解决并通过努力能够解决的问题,作为监督工作的重点;适应建设“阳光政府的需要,加强对公共财政的监督;不断创新、完善对“一府两院的监督方式,努力探索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