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苗木浇水的方式 苗木生长离不开水,但土壤含水量太大会通气不良,很快引起烂根,使苗木生长不良,甚至死亡。只有适时适量地合理灌溉,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怎样才能做到合理灌溉呢。概括起来是要遵循看天、看地、看树苗的三看原那么。看天、看地就是考虑当时当地的天气和土壤情况。天气较干旱,土壤水分缺乏时,灌溉次数要多一些,灌溉量也要大一些;在暗朗多风的天气,苗木及土壤的蒸腾量大,水分消耗多,应缩短灌溉的间隔时间;保水能力较差的砂土、砂壤土,可进行少量屡次的灌溉;保水力强的黏土,灌溉间隔期可适当延长;低洼地和盐碱地应适当控制灌水次数。决定一块苗木基地地是否应该灌水,最主要的是要看土壤的墒情,适宜苗木生长的土壤湿
2、度为15%20。看树苗首先要根据苗木树种的生物学特性进行合理灌水,如杨、柳、桦木、落叶松等幼苗较幼嫩,需水量也较多,灌溉次数要多些;海棠、玫瑰、刺槐等阔叶落叶树,在土壤水分过多时易产生黄化现象;而油松、侧柏等一般常绿针叶树相对喜干、不耐湿,灌水量应小,灌溉次数也可适当减少;许多针叶苗木树种比阔叶苗木树种对水的要求少。其次,灌水时要结合苗木的特性进行,如幼苗强壮、根系发育快、抗旱能力强的苗木可适当少灌水;反之,应保持土壤湿润,增加灌溉次数。同时,还要根据苗木的生长时期进行灌溉,出苗期和幼苗期,苗弱,根系浅,对干旱敏感,灌溉次数要多,灌溉量要小;速生期苗木生长快,根系深,需水量大,灌溉次数可以减少,但每次的灌溉量要大,即灌足、灌透;苗木进人硬化期,为加快苗木的木质化,防止徒长,应减少或停止灌水;越冬苗要灌冻水。播种前应灌足底水,保证种子吸收足够的水分,促进萌发;播种后灌水易引起土壤板结,使地温降低,所以出苗前尽可能不要灌溉。 第2页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