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防溺水平安演练方案 一、演练目的 按照全国平安生产工作会议和中央宣传部、国家平安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等七部门关于开展2023年全国“平安生产月活动的通知(安监总政法f202337号)的部署,为进一步加强平安生产宣传教育工作,在全社会营造“强化平安根底,推动平安开展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气氛,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上级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平安工作的文件精神,增强师生的平安意识。按照市县防学生溺水通知精神要求,提高师生的紧急避险能力,针对我村内水库、池塘、河流较多,对学生的游泳、出行存在很大平安隐患的现实情况,我校定于6月4日开展一场以防溺水为主题的平安应急演练。此次演练经过屡次的论证和周密的部署。根据
2、预案,演练分三个阶段:一是演练前进行相关的游泳平安知识教育;二是组织安排;三是溺水情况发生时,如何逃生、自救、互救。 二、演练安排 1、内容:防溺水平安演练 2、对象:全体师生 3、时间:2023年6月4日 三、组织领导及职责:总指挥:曾航挚 现场指挥。李平娃负责相关的游泳知识平安教育。韩忠志负责溺水情况发生时如何逃生和自救。 张全、张军、李花云负责学生的聚集和演练现场清点人数。 四、工作小组: 1、协助指挥小组:各班班主任和任课教师 职责。分别到各自班级,负责带着学生和清点人数。 2、现场维持小组:李平娃职责:负责现场维持和平安工作。 3、摄像:曾航挚职责:负责指挥、照相 4、平安救护小组。
3、韩忠志张军职责;负责现场的平安和救助。 5、警报发布:张全 五、演练的组织实施: (一)演练前游泳知识教育 1、游泳溺水自救方略 如何保证游泳的健康和平安,防止溺水事件的发生。对水情不熟而贸然下水,极易造成生命危险。万一不幸遇上了溺水事件,溺水者切莫慌张,应保持镇静,积极自救: (1)对于手脚抽筋者,假设是手指抽筋,那么可将手握拳,然后用力张开,迅速反复多做几次,直到抽筋消除为止; (2)假设是小腿或脚趾抽筋,先吸一口气仰浮水上,用抽筋肢体对侧的手握住抽筋肢体的脚趾,并用力向身体方向拉,同时用同侧的手掌压在抽筋肢体的膝盖上,帮助抽筋腿伸直; (3)要是大腿抽筋的话,可同样采用拉长抽筋肌肉的方法
4、解决。对于溺水者,除了积极自救外,还要积极进行陆上抢救: 假设溺者口鼻中有淤泥、杂草和呕吐物,首先应去除,保持上呼吸道的通畅;溺者假设已喝了大量的水,救护者可一腿跪着,另一腿屈膝,将溺者腹部放在屈膝的大腿上,一手扶着溺者的头,将他的嘴向下,另一手压在背部,使水排出;假设是溺者已昏迷,呼吸很弱或停止呼吸,做完上述处理外,要进行人工呼吸。可使溺者仰卧,救护者在身旁用一手捏住溺者的鼻子,另一手托着他的下颚,吸一口气,然后用嘴对着溺者的嘴将气吹入。吹完一口气后,离开溺者的嘴,同时松开捏鼻子的手,并用手压一下溺者的胸部,帮助他呼气。如此有规律地反复进行,每分钟约做1420次,开始时可稍慢,以后可适当加快
5、。 2、溺水急救 溺水是常见的意外,溺水后可引起窒息缺氧,如合并心跳停止的称为“溺死,如心跳未停止的那么称“近乎溺死这一分类以病情和预后估计有重要意义,但救治原那么根本相同,因此统称为溺水。 急救方法 1、将伤员抬出水面后,应立即去除其口、鼻腔内的水、泥及污物,用纱布(手帕)裹着手指将伤员舌头拉出口外,解开衣扣、领口,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然后抱起伤员的腰腹部,使其背朝上、头下垂进行倒水。或者抱起伤员双腿,将其腹部放在急救者肩上,快步奔跑使积水倒出。或急救者取半跪位,将伤员的腹部放在急救者腿上,使其头部下垂,并用手平压背部进行倒水。 2、呼吸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一般以口对口吹气为最正确。急救
6、者位于伤员一侧,托起伤员下颌,捏住伤员鼻孔,深吸一口气后,往伤员嘴里缓缓吹气,待其胸廓稍有抬起时,放松其鼻孔,并用一手压其胸部以助呼气。反复并有节律地(每分钟吹1620次)进行,直至恢复呼吸为止。 3、心跳停止者应先进行胸外心脏按摩。让伤员仰卧,背部垫一块硬板,头低稍后仰,急救者位于伤员一侧,面对伤员,右手掌平放在其胸骨下段,左手放在右手背上,借急救者身体重量缓缓用力,不能用力太猛,以防骨折,将胸骨压下4厘米左右,然后松手腕(手不离开胸骨)使胸骨复原,反复有节律地(每分钟6080次)进行,直到心跳恢复为止。 (二)全校溺水应急演练 1、准备。全体师生到达岗位。 2、启动:(1)总指挥宣布演练开始 (2)警报响起 (3)各工作小组启动,参加演练的教师和学生穿上救生衣开始演练。 (4)示范溺水急救。 3、演练结束,清点人数。 4、结束。总指挥宣布演练结束并做现场总结。 5、学生带回学校。 内容总结(1)小学防溺水平安演练方案 一、演练目的 按照全国平安生产工作会议和中央宣传部、国家平安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等七部门关于开展2023年全国“平安生产月活动的通知(安监总政法f202337号)的部署,为进一步加强平安生产宣传教育工作,在全社会营造“强化平安根底,推动平安开展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气氛,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上级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平安工作的文件精神,增强师生的平安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