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思考.docx

上传人:g****t 文档编号:1221998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2.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3年“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3年“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思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3年“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思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3年“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思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天道酬勤“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思考龚裕凌 杨梅 梁文娟 路婷婷“两山论具有丰富科学的内涵,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生动诠释了新时代绿色开展观,充分表达了开展和保护相统一的理念。要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可通过开展模式、生产方式及生活方式的转化,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成经济社会开展优势,实现开展和保护协同共生。同时,做到优化规划空间布局、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实现经济持续开展、社会全面进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自2022年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论断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屡次阐述“两山理念,强调树立“两山意识。“两山论生动形象地揭示了经济

2、社会开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已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更好地推动经济开展方式转变、建设美丽中国,需要深刻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内涵,准确把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及保障措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内涵所谓“绿水青山,狭义上讲,指的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丰富的山、水、林、地、生物等自然资源;广义上讲,其涉及结构稳定、功能完备的生态系统及良好的生态环境。“金山银山意味着能够满足人民美好的物质及精神文化生活的现实财富及各类福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蕴含着丰富的科学内涵。1、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认为生态系统是人类与自然环境所构成的一个相互依

3、存、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1“绿水青山为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生产生活原料,还具备固土保水、调节气候、净化环境等生态功能。人类从中获取各种自然资源,以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开展,并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完成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两山论将生态环境保护与改善置于突出位置,强化人类的生态意识,注重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环境,并对绿水青山加以合理利用、科学实践,将其变成为人类社会开展提供更多价值的“金山银山。2、生动诠释了新时代绿色开展观当今世界,绿色开展已成为一个必然趋势。绿色开展作为经济、社会、生态三位一体的新型开展理念,强调实现人与自然间全面、整体地开展,注重在尊重、顺应自然规律的根底上科学理性地

4、开展。“两山论强调经济要开展,但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开展生产力,利用“绿水青山的绿色产业,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开展。3、充分表达了开展和保护相统一的理念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作为矛盾的两个方面,都是人类开展的客观需要,二者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物,而是能够和谐共存、并行不悖的统一体。“两山论深刻揭示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开展的辩证统一关系,强调将人类和自然、开展和环境有机地统一起来,在开展经济的同时不能对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要保护生态环境但不是放弃开展,要“坚持在开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展,实现开展和保护协同共生,形成

5、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局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珍贵的自然、生态财富,但其不会自动变为社会、经济财富。要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转化十分关键,可通过开展模式、生产方式及生活方式等的转化,将生态环境优势变为经济社会开展优势。1、理论诠释1开展模式转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需要在转变经济开展方式、助推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给人民群众创造更为优越的生活品质。运用产业融合理念,依托“绿水青山的自然资源本底,立足生态环境优势,挖掘开展潜力,将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大力开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推动生态经济繁荣。倡导绿色经济、开展循环经济、推进低碳经济,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6、,大力推行清洁生产。绿水青山除可提供用于市场化交易的产品和效劳外,还具有多种生态调节效劳功能,都为社会或一定区域带来了巨大的收益。局部产品和效劳可以由市场买单,而大量的生态功能价值可考虑通过市场化交易、生态补偿制度来支付。因此要创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路径,将生态资源资本化,通过水权、排放权等交易,实现生态产品转化为经济效益。2生產方式转化推动生产方式转化,实现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向追求绿色生态转变。在农业生产方面,加大退耕还林还草力度,扩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广高效节水灌溉和田间节水技术设施,开展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实现农业清洁生产;在工业生产方面,加快粗放生产向集约、规模生产转变,改造升级

7、传统工业产业,淘汰重污染、高耗能、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企业,培育和开展低污染、低耗能、高产出、高科技含量的新兴工业和生态工业,实现绿色开展;在效劳业方面,依托自然地理环境,挖掘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开展生态旅游休闲产业,打造文化产业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开展。3生活方式转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践行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两山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顺应人民期待,促进绿色共享、绿色惠民,使人们能够切实体会到生态经济效益,从而促进人民自觉实践,推动人们形成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努力做到增强意识、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减少浪费,重复使用、循环利用,不断改善生产生活环境。2、实例分析陕

8、西省留坝县地处秦岭南麓、汉江上游,是南水北调水源保护地和大秦岭生态保护限制开发区。境内人均耕地面积缺乏1亩,属国家级深度贫困县。20世纪80年代,留坝县采取对自然资源掠夺式开发的方式开展经济,虽然短期内迅速提升了经济开展水平,但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损害。自2000年起,留坝县改变开展思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施“生态立县、药菌兴县、旅游强县战略,走出了一条以旅游业开展引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开展的新路子。2023年9月,留坝县被命名为全国首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成为生态产业开展的样板。1生态旅游引领绿色开展留坝境内生物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两汉三国文化资

9、源丰厚。依托自然景观及文化资源,留坝县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实施众多旅游重点工程,推进全域旅游业开展,形成了集观光、研学、运动、休闲、養生为一体的全域旅游产品体系,同时拉长产业链条,带动人民就业及相关产业开展。近五年来,留坝县累计接待游客108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1.1亿元,切实实现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2生态产业促进创新开展在现代工业开展受到限制、传统农业又难以形成规模的情况下,留坝县因地制宜开展林下经济,引导农民生产特色农产品,并探索“村级扶贫互助合作社,通过小额信贷、政府贴息、互助资金协会等方式,从而形成了一个与旅游业配套的大产业。百姓人均纯收入70%来自生态产业和绿色产业,城

10、乡居民人均收入到达31821元和10757元,真正实现了百姓共享生态产业开展红利。3环境整治兜底生态红线守好“绿水青山才能收获“金山银山。留坝县按照“零工业、零排放、零污染的严格标准,依法关停多家矿产开发企业;实施环境综合整治,完善水电路讯根底设施,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实施退耕还林、建设公益林、封山育林,增加绿地覆盖率至91.23%,林木绿化率达92.97%,空气优良天数长期稳定在350天左右,有效地提质了绿水青山。实践证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完全符合留坝实际,在推进中取得了显著成效。2023年5月,留坝县经陕西省批准退出贫困县序列,先后获得“中国县域旅游之星、“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

11、范县、“国家卫生县城等一系列荣誉称号,开创了生态保护与科学开展协调并进的新局面。保障措施1、优化规划空间布局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需要做到规划先行。在对区域国土空间功能统筹安排的根底上,划分生态、生产、生活、文化等不同的空间单元,从而强化主体功能定位,明确产业主导区位,提高区域协调开展和可持续开展水平。市县空间规划可分为生态功能区、根本农田保护区、城镇开展区、风景旅游开展区等,根据不同的功能区实施不同的开展方式。同时强化自然保护区、水源修养区等重要生态功能区建设,严守生态红线。22、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首要任务是保护好“绿水青山。统筹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保

12、护和修复工程,继续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推进矿山生态系统修复,加强河湖生态治理、水土流失整治,加快森林草原生态系统修复,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稳固农田整治与土地修复,加强大气、水、土壤环境污染防治,建设绿色生态屏障,3改善生态环境整体质量。3、强化科技创新引领推动科技创新,引领绿色开展。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强化污染治理、生态修复、循环低碳等领域关键技术攻关;引导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促进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实践应用,以科技创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带动绿色产业开展;加快构建环境技术管理新体系,提升现代化管理效率;开展国际合作交流,借鉴吸收国外先进环保科技和有益经验,助力科学技术提升。4、完善管理机制体

13、系健全法治监管体系,完善管理评价制度,创新市场机制。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法治体系,依靠法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完善生态环境监管体系,推动增强全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健全生态环境管理、考核评价等制度,确保资源消耗、环境损益的客观评价,强化制度约束。加快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环境补偿制度,探索市场化交易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开展的现代化新格局。参考文献1赵建军,杨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哲学意蕴与时代价值J.自然辩证法研究,2023,3112:104-109.2王金南,苏洁琼,万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论内涵及其实现机制创新J.环境保护,2023,4511:13-17.3黄祖辉.“绿水青山转换为“金山银山的机制和路径J.浙江经济,202308:11-12.作者简介龚裕凌 陕西省水利开展调查与引汉济渭工程协调办公室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利工程规划、调查等方面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与职业考试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