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手足口病的防治.ppt

上传人:sc****y 文档编号:122236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3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手足口病的防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手足口病的防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手足口病的防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手足口病的防治.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手足口病的防治.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手足口病的防治.ppt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手足口病的防治 漳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许国防 全国累计感染手足口病的病例近全国累计感染手足口病的病例近25000例例 9日最新数据显示,全国感染手足口病的病例近25000例,造成34名患儿死亡。卫生部指出,目前全国的手足口病疫情还没有出现大波动,疫情将得到较好的控制。各地疫情:安徽:8729例陕西:570例重庆:154例澳门:99例 北京:2221例辽宁:313例云南:113例香港:14例 上海:1988例湖南:368例海南:314例江西:451例 广东:11374例河北:206例内蒙:216例台湾:2例 浙江:5132例江苏:2479例贵州:184例 山西:179例 山东:1985例天津:

2、134例广西:636例新疆:13例 湖北:1424例河南:1385例福建:503例 四川:64 概述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包括肠道病毒71型(EV71)和A组柯萨奇病毒(CoxA)、埃可病毒(Echo)的某些血清型。EV71感染引起重症病例的比例较大。肠

3、道病毒传染性强,易引起暴发或流行。一、病原学一、病原学 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有20几种,主要为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的柯萨奇病毒(Coxasckie virus)A组16、4、5、7、9、10 型,B组2、5、13 型;埃可病毒(ECHO viruses)和肠道病毒71型(EV71),其中以EV71及Cox Al6型最为常见。肠道病毒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与传播,对乙醚、去氯胆酸盐等不敏感,75%酒精和5%来苏亦不能将其灭活,但对紫外线及干燥敏感。各种氧化剂(高锰酸钾、漂白粉等)、甲醛、碘酒都能灭活病毒。病毒在50可被迅速灭活,但1mol浓度二价阳离子环境可提高病毒对热灭活的抵抗力,病毒在

4、4可存活1年,在-20可长期保存,在外环境中病毒可长期存活。二、流行病学二、流行病学 (一)流行概况 手足口病是全球性传染病,世界大部分地区均有此病流行的报道。1957年新西兰首次报道该病。1958年分离出柯萨奇病毒,1959年提出手足口病命名。早期发现的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主要为Cox A16型,1969年EV71在美国被首次确认。此后EV71感染与Cox A16感染交替出现,成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20世纪70年代中期,保加利亚、匈牙利相继暴发以中枢神经系统为主要临床特征的EV71流行,1975年保加利亚报告病例750例,其中149人致瘫,44人死亡。1994年英国发生一起由Cox A16引

5、起的手足口病暴发,患者大多为1-4岁婴幼儿,大部分病人症状较轻。英国1963年以来的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手足口病流行的间隔期为2-3年。20世纪90年代后期,EV71开始东亚地区流行。1997年马来西亚发生了主要由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流行,4-8月共有2628人发病,4-6月有29例病人死亡。二、流行病学二、流行病学 我国于1981年上海首次报道本病,此后,北京、河北、天津、福建、吉林、山东、湖北、青海和广东等10几个省份均有本病报道。1983年天津发生Cox A16引起的手足口病暴发,5-10月间发生了7 000余病例。经过2年低水平散发后,1986年再次暴发。1995年武汉病毒研究所从手足

6、口病人中分离出EV71,1998年深圳市卫生防疫站也从手足口病患者标本中分离出EV71。1998年,我国台湾地区发生EV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流行,监测哨点共报告129106例病例。当年共发生重症病人405例,死亡78例,大多为5岁以下的幼儿。重症病例的并发症包括脑炎、无菌性脑膜炎、肺水肿或肺出血、急性软瘫和心肌炎。安徽阜阳疫情发现与报告 3月27日至30日阜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连续收治5名“原因不明感染”重症患儿经抢救无效死亡儿科主任立即报告,3月31日省卫生厅派出专家会同当地卫生部门开展医疗救治和调查防控,4月15日卫生部接报后,立即派出专家组赴现场指导调查、救治和防控。经调查,

7、3月1日至5月5日阜阳市各级医疗机构累计诊治报告4929例,死亡22例,住院1391人,其中重症22人,发病性别及年龄:男童965人、女童554人,性别比1:0.57,年龄最小1个月,最大11岁,011各组都有报告,3岁以下占全部病例的80.6%。并从送检6例17份死亡标本中检出EV核酸阳性,测序证实5例EV71阳性,1例肠道病毒阳性。手足口病流行无明显的地区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冬季的发病较为少见。该病流行期间,可发生幼儿园和托儿所集体感染和家庭聚集发病现象。肠道病毒传染性强、隐性感染比例大、传播途径复杂、传播速度快,在短时间内可造成较大范围的流行,疫情控制难度大。(二)传染源

8、 人是肠道病毒唯一宿主,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三)传播途径 肠道病毒主要经粪-口和/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泡疹液而感染。是否可经水或食物传播尚不明确。发病前数天,感染者咽部与粪便就可检出病毒,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病人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床上用品、内衣以及医疗器具等均可造成本病传播。(四)易感性 人对肠道病毒普遍易感,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后均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持续时间尚不明确。病毒的各型间无交叉免疫。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但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三、临床特点 1、替伏期:一般27天,无明显的前驱

9、症状;2、主要表现有:(1)急性起病,发热和/或手足、开口腔、肛周等部位出现皮疹,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2)疱疹性咽峡炎。一般病例预后良好,多在一周自愈。3、实验室检查:(1)一般病例白细胞计数正常,重症病例可明显升高;(2)生化检查部份病例可有轻度ALT、AST、CK-MB升高,重症血糖可升高;(3)脑脊液检查外观清亮,压力增高,白细胞增多,蛋白正常或轻度增多,糖和氯化物正常;(4)特异性EV71核酸阳性或分离到EV71病毒;(5)血清学检查特异性EV71抗体阳性。4、影像学检查:胸片可表现为双肺纹理增多,网格状、点片状、大片状阴影,部分病例以单侧为著,快速进展

10、为双侧大片阴影;磁共振以脑干、脊髓灰质损害为主。四、手足口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病例定义病例定义 (一)临床诊断病例 急性起病,发热,手掌或脚掌部出现斑丘疹和疱疹,臀部或膝盖也可出现皮疹。皮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的疱疹,疼痛明显。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重症病例:1.有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的患者,同时伴有肌阵挛,或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肿等。2.手足口病流行地区的婴幼儿虽无手足口病典型表现,但有发热伴肌阵挛,或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肿等 手足口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二)实验室诊断病例 临床诊断病例符合下列

11、条件之一,即为实验室诊断病例 1病毒分离 自咽拭子或咽喉洗液、粪便或肛拭子、脑脊液或疱疹液、以及脑、肺、脾、淋巴结等组织标本中分离到肠道病毒。2血清学检验 病人血清中特异性IgM抗体阳性,或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IgG抗体有4倍以上的升高。3核酸检验 自病人血液、脑脊液、咽拭子或咽喉洗液、粪便或肛拭子、脑脊液或疱疹液以及脑、肺、脾、淋巴结等组织标本等标本中检测到病原核酸。手足口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处理流程处理流程(一)本病多数预后良好,如果仅有轻度发热、典型皮疹表现,一般情况良好者,可以门诊治疗,严密观察。(二)如出现下列表现者需要留观或收住院诊治:1.留观指征。3岁以下婴幼儿,具备以下情况之一

12、者需留观。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如发现符合留观指征患者,应立即将其转至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1)发热伴手、足、口腔、肛周皮疹,病程在4天以内;(2)疱疹性咽峡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高;(3)发热、精神差。2.住院指征。具备以下情况之一者需住院,应立即将其转至指定医疗机构。(1)精神差/嗜睡、易惊、烦躁不安;(2)肢体抖动或无力、瘫痪;(3)面色苍白、心率增快、末梢循环不良;(4)呼吸浅促或胸片提示肺水肿、肺炎。手足口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治疗原则治疗原则 本病至今尚无特异性治疗措施,一般进行综合性治疗,主要包括:(一)休息、局部护理(皮疹、口腔护理等)。(二)早期可酌情应用一些抗病毒的

13、药物或中药等。(三)对症及支持治疗。(四)对症治疗脑炎、肺水肿、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五、疫情报告 (一)自2008年5月2日起,手足口病纳入丙类传染病管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传染病防治法和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的有关规定,对符合上述病例定义的手足口病病例进行报告。(二)报告内容与方法 发现手足口病患者时,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传染病报告卡中“其他法定管理及重点监测传染病”一栏中填报该病。实行网络直报的医疗机构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未实行网络直报的医疗机构应于24小时之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报告病例分“临床诊断病例”和“实验室诊断病例”两类。如为实验室诊断病例,则应在

14、报告卡片“备注”栏内注明肠道病毒的具体型别,如为重症病例亦应在“备注”中注明“重症”。疫情报告 (三)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发生流行或暴发时,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及时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四)报告信息分析和反馈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对疫情报告信息进行逐级审核。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每日浏览并分析监测数据,发现异常升高或病例呈聚集性分布或出现死亡病例,应及时核实并向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及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及时向下级疾控机构及医疗机构反馈疫情分析信息。六、流行病学

15、调查六、流行病学调查 发现手足口病报告病例数明显增多、病例呈聚集性分布、重症病例比例较大或出现死亡病例时,应组织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调查的主要目的:一是采集相关标本,开展实验室检测,明确病原并进行分型鉴定;二是收集临床资料,以了解不同型别肠道病毒的致病性、毒力、所致疾病临床类型及救治等;三是阐明本次流行/暴发的传播方式及感染的危险因素等,以便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四是评价不同防控策略和措施的有效性。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和调查表应根据调查目的不同而进行专门设计。七、实验室检测七、实验室检测 (一)在手足口病高发季节,各省疾控中心要组织开展对手足口病病例的实验室监测。发生本病流行的省份每周至少采集5

16、-10例患者的标本进行检测。标本采集和保存技术要求和标本送检单见附件1和附件2。标本检测方法见附件3。如有重症病例,应尽量对所有重症病例进行标本采集及实验室检测。如有暴发疫情应采集部分病例的标本进行病原检测。无检测能力的地区可将标本送至有条件的疾控中心实验室进行检测。采集标本时应注意收集病例的相关信息,填写个案调查表见附件4。(二)检测结果的报告与反馈 各省每周五将本省已完成实验室检测的病例个案调查表以及检测结果一览表(附件5)的电子版上传至中国疾控中心疾病控制及应急处理办公室和病毒病所脊灰实验室。中国疾控中心对各地上报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后,向各省疾控中心反馈。标本种类及采集、运送标本种类及采集、运送 (一)粪便标本 采集病人发病7日内的粪便标本,用于病原检测。粪便标本采集量58g/份,采集后立即放入无菌采便管内,4暂存立即(12h内)送达实验室,20以下低温冷冻保藏,需长期保存的标本存于70冰箱。(二)咽拭子标本 采集病人发病3日内的咽拭子标本,用于病原检测。用专用采样棉签,适度用力拭抹咽后壁和两侧扁桃体部位,应避免触及舌部;迅速将棉签放入装有35ml保存液(维持液或生理盐水,推荐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