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针罐疗法与牵引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针罐疗法与牵引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对比观察疗效对比观察 李建萍 宓轶群(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200233)摘 要 根据临床表现及体征将 320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腰痛组、臀痛组、腿痛组,再在每组中随机分为针罐组与牵引组。其结果针罐法在治疗腰痛、臀痛时,疗效优于牵引法(P005)。无论是针罐法还是牵引法,各不同组间的疗效均有显著差异(P005),腰痛组疗效最好。主题词 牵引术 椎间盘移位/针灸疗法 拔罐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目前非手术疗法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绝大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非手术治疗后症状缓解或消失,只有约 10%15%患者需手术治
2、疗1。而传统针灸火罐与牵引方法是治疗腰突症的重要的非手术方法。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对针罐疗法与牵引法治疗腰突症作了疗效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共有 320 例患者,其中男 165 例,女 155 例;病程最短 1 周,最长 10年。均经 CT 或 MRI 明确诊断。其中腰痛组 120 例,臀痛组 100 例,腿痛组 100 例。1.2 分组方法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体征分组,再在每组中随机分为针罐组与牵引组。腰痛组:病人主诉以腰痛为主,体检时 L4/L5 或 L5/S1 棘突或椎旁局部有压痛,仰卧挺腹试验(+)。臀痛组:病人主诉以臀痛为主,同时伴有腰痛
3、的症状,体检时下腰椎局部有压痛,且向臀部窜痛,仰卧挺腹试验(+)。腿痛组:病人主诉以腿痛为主,同时伴有腰痛的症状,体检时下腰椎局部有压痛,且向腿部窜痛,仰卧挺腹试验(+),直腿抬高试验(+)。2 治疗方法 针罐组:针刺后在针上拔罐,留针罐 1015 分钟,每日 1 次,10 次为一疗程。针刺取穴为肾俞、大肠俞、阿是穴、环跳、委中、承山、悬钟。牵引组:将床抬高与地面呈 15 度角,根据患者的体重及承受能力取体重的1/101/8,采用骨盆牵引的方法,每日牵引 68 小时,10 日为一疗程。两组均治疗 2 个疗程后评定疗效。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根据改良的 Macnab 疗效评定标准2评定。
4、优:疼痛消失,无运动功能受限,恢复正常工作和活动;良:偶有疼痛,能做轻工作;进步:症状有些改善,仍有疼痛,不能工作;差:有神经根受压表现,需配合或改为其他治疗方法。32 治疗结果(1)腰痛组针罐法与牵引法治疗腰突症疗效对比见表 1,针罐法优于牵引法(P0.05)。(2)臀痛组针罐法与牵引法治疗腰突症疗效对比见表 2,针罐法优于牵引法(P0.05)。(4)不同组别针罐法治疗腰突症疗效对比,结果见表 4,腰痛组、臀痛组、腿痛组疗效不同(P0.05),腰痛组疗效最好。(5)不同组别牵引法治疗腰突症疗效对比,结果见表 5,腰痛组、臀痛组、腿痛组疗效不同(P0.05),腰痛组疗效最好。4 讨论 腰椎间盘
5、突出症的临床发展过程与椎间盘形态学的变化及炎症的生成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大致可分为下列三个不同时期:慢性腰痛期即相应椎间盘膨出,可以压迫后纵韧带;腰痛合并一侧臀部疼痛为相应椎间盘局部轻度突出或膨出,轻度炎症生成;典型的坐骨神经痛相应为典型的椎间盘突出,即各种不同程度的炎症生成3。我们根据临床症状与体征即根据腰突症不同时期的病理变化而分组辨治。从临床观察结果看,无论是针罐的方法还是牵引的方法,对于腰痛组、臀痛组、腿痛组疗效均有差别,腰痛组疗效最好,可见治疗腰突症应防微杜渐,在疾病的早期治疗一般均可收到满意的疗效。对于腰突症的症状机制,目前仍沿用机械受压、化学性神经根炎、自家免疫等三大学说,后两者一
6、般认为是由于邻近破裂椎间盘产生的化学物质给神经根带来化学及自身免疫刺激,使之产生水肿及炎性反应,尤其是当髓核突出较小时,化学及自身免疫刺激是主要的病理变化,如何有效地消除无菌性炎症是治疗的关键4。有实验报道5,对于物理和化学性神经根炎的动物模型,活血化瘀治疗有减轻炎性反应程度、缩短炎症期和减轻结缔组织形成的作用,针罐的方法正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作用。腰痛组、臀痛组以无菌性炎症为主,而腿痛组除无菌性炎症外,机械受压也较严重。从我们临床观察结果看,针罐法治疗腰突症的腰痛、臀痛的疗效优于牵引组,而治疗腿痛的疗效与牵引组无明显差别。从此可看出针罐法对改善无菌性炎症有较好疗效,而当机械受压较严重时,需配合能改善机械受压的牵引法。5 参考文献 1 罗先正,杨雍.腰椎间盘手术失误防治本毖痛杂志,1999;20(2):81 2 蒋松鹤,黄飞虹,叶天申,等.牵引态下针刺治疗腰突症 62 例.针灸临床杂志,1997;13(1):173 3 史可任.颈腰痛注射疗法,颈腰痛杂志,1999;20(1):61 4 胡有谷.腰椎间盘突出症.第 2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31,137,141 5 蒋位庄.活血化瘀治则对模拟神经根炎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中国骨伤,1987;(1):10(收稿日期:20000127,齐淑兰发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