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举制度的利弊 中国科举制度与高考利弊分析 南充师范学校李长江 一、科举制度及其演变 科举制度是各封建王朝设立科目,通过统一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因分科取士而得名。其以怀牒自投为主要特征,以试艺好坏为取弃的主要依据,以进士科为主要取士科目。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注意研究选拔人才的国家之一,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有了选士、贡士的方法。但是,作为封建皇朝从知识分子中选拔人才担任官吏的一种制度,是在西汉以后逐渐形成的。西汉政府是以察举制作为任用官吏的根本制度。魏晋时又开展为九品中正制。这些制度的共同特点是依赖地方官吏发现和推存人才,选才授官的大权掌握在士族地主手中,一般庶族地主难以出仕从政,这就严重地阻碍了封
2、建统治根底的扩大和封建中央集权制度的稳固。隋文帝时取消了九品中正制,设立秀才科,考试成绩优秀者称之为秀才,可任用为官。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始设进士科,士人可通过地方官推存参加考试,这就是科举制度的开始。从此以后,历代封建政权对人才选拔就由荐举制一变而为考试制,这是统治阶级选拔人才制度的一个历史进步。 科举制度产生于隋,形成于唐,完备于宋、明,至清末1905年被废除,在中国沿用了1300余年,在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唐朝于进士科外,增设明经、秀才、明法、明算、明书等非常设科目,其中惟明经、进士科为士人所趋。武那么天时设武举。宋初因袭唐制,后考试科目、内容和方法发生屡次变化。宋太祖时确定殿试之
3、举,科举考试遂定为三级,殿试及第者即行授官;英宗时定为每三年一试,为后世相袭。宋代扩大了及第名额,提高及第待遇,并建立糊名、誊录制度,严格考试规定。元朝规定以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出题,用朱熹四书章名集注作答。自此,朱程理学占据了科举考试内容。明清两朝仅开进士一科,考试采用八股文体,分作童试、乡试、会试、殿试诸级。 科举制度的最初确立和九品中正制相比,有了一定的客观标准,并使一些中、小地主出身的知识分子有了入仕的时机,扩大了封建统治根底。但随着封建统治的没落,科举制度的敝病也愈加明显。由于考试内容局限于儒家经义的范围,考试的方法注重死记硬背,日益流于形式,其结果是束缚了学术思想的开展,败坏了学
4、风和士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政府发表上谕:从丙午1906年起,所有岁科考试、乡试、会试一律停止。至此,在中国封建社会实行了1300年之久的科举考试制度正式废除。 二、科举制对社会的影响 科举制是一种重要的文教制度,它通过选士的途径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重要影响。这些影响是十分深刻的,其中既有积极的影 响,也有消极的影响;既有直接的影响,也有间接的影响。了解科举制的社会影响,这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改革,起着一定的借鉴作用。科举制度能在封建社会沿用多年,确有其可取之外。第一,科举制比奴隶社会官职世袭的世卿世禄制,汉代的任子制度和后代作为科举制补充的荫子制,汉代偶而行之的举孝廉之类不经检测的选
5、人制度是一大进步;第二,按封建统治阶级的要求,德智体全面考核检测。有严格的政治条件的审查:如唐宪宗时规定迹涉流狂、兼亏礼教不得中选,宋代规定不许有不孝不悌、隐匿工商异类、僧道归俗之徒。文化考试要经过层层选拔、淘汰,极为严格。历代对考生健康也有要求,如唐代考中后,要由史部组织再试身,即考察外貌和健康状况;宋代规定其有残疾、笃疾并不得予解,元代规定患废疾者不得应试;第三,按封建官史的要求,设置考试科目和评价标准。政治理论是最主要的考试科目。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家学说是封建统治的理论根底和思想统治工具,历代都作为必修课、必考科目。文化素养特别是写作的能力是必考科目,同时也注意考查考生分析
6、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知识分子关心重大的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第四,各级政府重视,皇帝亲自过问,并采取许多防止舞弊的措施。法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伏而泰赞叹说:人类思想,肯定想象不出比这样做的政府更好的政府,在这个政府里,重要的衙门彼此统属,任何事情都在那里决定,而其成员,都是先经过几场严格的考试的,西方称为先进的人才选拔制度。当然,封建科举制度由于对人们用儒家思想禁锢、阻碍了科技发 展,封建王朝的腐败,导致科举制弊端丛生,终因不能顺应历史的开展而被废除。 在公荐这一旧制中,假设荐主确是出于公心,以推荐人才为已任,唯才是举,不循私情,以补考试之缺乏,本是一件好事,宋朝皇帝之所以迫不及待地罢公荐,
7、取缔座主与门生关系,其实质正如收军权、政权、财权一样,不过是为了将选人用人之权力一并收回到皇帝手中,不使臣下有染指余地而已。在现代高考制度中,实行的大学生保送制度,其原因之一也是为了选择德才兼备的优秀学生,同时利于中学端正办学指导思想,让学生全面开展。 宋初对科举制的改革,最终取消了门第限制,逐步扩大了取士范围。科举应试范围的扩大,直接鼓励了世人读书的热望,再加上统治者的提倡和带动,读书遂成为当时的社会风气之一。社会上具有文化知识的人大量增加,范围已不限于地主阶级,城镇一局部商人和少数富裕农民也有了一定的文化。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入仕,入仕的途径,主要靠科举,科举制遂成为读书和做官之间的中介,它
8、极大地调动了不同阶级不同阶层出身的知识分子的读书热情和应试勇气,从而也促进了当时教育的空前开展,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同时也带动了与此相关的印刷业的开展。科举制对社会的影响是深远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重视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在实现四个现代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局部,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在现化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因此,一定要在全党和全社会造成一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风气。 科举考试后对及第者的优待和荣誉,是打动千百万知识分子乃至全社会人们的一个重要因素。科举制已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文化心理,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科举成为最吸引人的事业,读书成了最有意义和价
9、值的活动科举及第与否成为人生极喜极悲的重大因素。久旱逢甘雨,他乡见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挂名时成为当时世人对科举制的一种普遍心态,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成为许多知识分子形象的写照。由于封建统治阶级的提倡和鼓吹,逐渐形成了世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社会心态,也成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推行读书做官论的滥觞。 三、现代高考制度及其开展 新中国成立后,教育上根本是照搬苏联的教育管理模式,在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上借鉴了中国传统的科举制度,从1951年开始,实行全国普通高等院校的统一招生考试来选拔培养人才。而现在世界各国选拔新的培养人才根本上全部都采用这一方法。高考制度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废除了十年,从而导
10、致我们国家严重的人才断档。邓小平同志在1997年曾经提出:要经过严格考试,把最优秀的人集中在重点中学和大学。在当年的科学和教育工作会上,邓小平同志明确表示:今年就要下决心恢复从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考学生,不要再搞群众推荐。从高中直接招生,我看是早出人才、早出成果的一个好方法。2023月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通过了招生工作文件。国务院批转了经邓小平同志修改的教育部关于高校招生的两个文件,宣布当年立即恢复高考。实行高考制度来选拔人才,除对教育带来积极 篇二:我看科举制度的利与弊 我看科举制度的利与弊 有利于控制思想文化 打破阶级桎梏 利有利于教育的开展和文化的繁荣 有利于印刷业的开展 科举制度对各
11、国选拔人才有带动作用 的利与弊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阻碍了科技和文艺的开展 弊与时代和社会开展严重脱节 导致官场的腐败 仍然存在不公 翻开历史的一页,我们发现。科举制度产生于隋,形成于唐,完备于宋、明,至清末才被废除。这种沿用了1300余年的选官制度,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对于如此重要的文教制度,评价众说纷纭,有利有弊。了解科举制度,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改革会起借鉴作用。因此,我们更要正确客观地评价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是时代开展的产物,其产生是具有一定合理性的。 科举制度有利于控制思想文化。自古以来,政治经济决定思想文化,但思想文化对政治经济又有不可无视的反作用。在封建社会里,思想文化不仅是
12、稳定国家的保障,也可以成为颠覆政权的有力武器。因此,古代君王一直都是谨慎对待思想文化的。秦始皇就没有做好,他的焚书坑儒是采用绝对暴力的手段抑制思想文化的传播。在经历了长达五百年的诸侯割据,战火硝烟,人们从心底里渴望和平统一,希望能够有安定的生活。然而秦始皇仅为维护自身统治而粗暴地否认先秦思想文化,不仅不施仁政,反而采用让百姓苦不堪言的暴政,强行压制人们的思想,最终造成国家覆亡的后果。之后,历代王朝吸取教训,用各种手段控制思想文化,科举制度的产生可谓到达了控制的新的高度。在封建统治阶级竭力地提倡和鼓吹下,人们通过学习思想文化步入官场,最终只是成为皇帝手中的工具。皇帝便轻而易举地将选人用人之权收入
13、手中,利用手中的“工具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这种方式是控制思想的非常直接的一种手段。官方立儒学为正统思想,不仅防止了社会上思想混乱的现象,适应了君主专制的时代需要。 科举制度打破阶级桎梏。中国早在西周时期就有选士和贡士的选拔人才的方式。这种方式从一定程度上沿袭“世官制,选官范围非常狭隘,底层阶级的知识分子很难任官。西汉政府以“察举制作为任用官吏的根本制度。魏晋南北朝时期,产生了以九品官人法为根底的“九品中正制。遗憾的是,这些制度多依赖地方官吏发现和推荐人才,选才授官的大权掌握在士族地主手中,一般庶族地方很难有时机参与从政。这就严重阻碍了封建统治根底的扩大和封建中央集权制度的稳固。而科举制度与之不同
14、,科举制度改变了以官举士、权操于上的局面,使世家大族无法垄断官场,把大局部时机留给知识分子。正如余秋雨所说:“科举制度的最大优点是从根本上打破了豪门势族对政治的垄断,使得国家行政机构的组成向着尽可能大的社会面开放。如此一来,不同阶级、阶层出身的知识分子的读书热情和应试勇气被调动,更多平民开始入仕从政,社会阶级结构被大大改善协调,社会矛盾也明显缓解。 科举制度有利于教育的开展和文化的繁荣。科举考试后对及第者的优待和荣誉,打动了众多出身于寒门的知识分子。这些处于社会中下阶层的知识分子虽然只是出于追求功名而非对知识的渴望,但从客观的角度分析,科举制度也推动了他们学习文化知识。为了通过科举考试,有志之
15、士必须不断学习和掌握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精髓,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也可得以继承。莘莘学子千千万,大多出于贫民,是社会的根底阶级,科举制度会使中国传统文化流入民间。这样不仅可以普及知识,促成普遍持久的读书风气,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也可以让传统文化获得广泛坚实的根底,使之生命力变强,传承起来更稳定有力。另外,要想进入官场,知识分子必须经过层层考试与选拔,而能过五关斩六将、通过科 举考试的进士多属非等闲之辈。科举制度保证了专制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使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士人从政。这些进士在为官的同时,一般都会关注年轻一代的读书人。他们会把自身的知识与经验传授给下一代,提拔年轻人。比方北宋的欧阳修,官居显位仍不忘鼓励提携后进,但凡被他赏识的人大多成了有名望的人。王安石、苏轼还是平民时都受过他的赏识。因此,科举制度可以促进教育的开展,使文化在被继承的根底上,经下一代得到开展。儒家学说正是在科举制度进行的条件下不断被完善,成为官方正统思想。 科举制度有利于印刷业的开展。科举制使社会卷起阵阵读书浪潮,读书的人越来越多,社会上对书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中国古代早期的印刷术主要是雕版印刷。这种印刷方式过于死板,存在很多的弊端,比方难以修改雕错的文字,印刷速度慢等等。雕版印刷的方式逐渐跟不上社会的需求,于是产生了活字印刷术。用胶泥制作的活字排印,不仅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