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前希望解决的思想理论问题 最希望解决的思想理论问题 一、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中央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的重视前所未有,反映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当前我国价值观建设的高度自觉。大多数学者认为,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丰富,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提炼,使人们更加明确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成为什么样的公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表达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表达了鲜明的时代精神。在当今我国思想文化多元多样多变的情况下,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将最大限度凝聚人们
2、的共识,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学者们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西方“普世价值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落地与融入中国梦等问题,展开深入讨论。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任何一种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那么,怎样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华传统美德的关系。二者是继承与创新关系还是根本割裂的。这些问题成为思想理论界讨论的热点。 学者们积极研究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密切关系,普遍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者之间是“流与“源的关
3、系,后者为前者提供丰厚滋养,前者是对后者的传承与超越。学者们谈到, 在当前的研究宣传和教育教学中,要着重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开展脉络、根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引导青年学生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最终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修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有学者强调,正确处理二者关系,对当前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来说,就是要正确处理“继往和“开来的关系,特别要注重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开展;正确处理“守本与“外来的关系,既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又广泛借鉴世界“外来文明成果,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使社会主义核心
4、价值观充分反映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属性和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普世价值 近年来,有关“普世价值的论争不绝于耳。而近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普世价值的论争,便成为两种意识形态、两种政治制度在价值观领域的较量。 近期典型表现就是成心曲解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扬所谓“普世价值。比方,有人说“十八大最大的亮点就是将民主、自由、平等、公正等普世价值列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一次提出了肯定普世价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等。对此,学者们积极回应,从不同方面给以有力回击。一方面,学者们从多个角度对中西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西方所谓“普世价值的差异进行了系统梳理。
5、认为中西方价值观在本质和内涵上存在根本不同,主要表现为制度属性、阶级属性以及所代表的利益诉求的不同。另一方面,学者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深刻揭露了西方所谓“普世价值的真实面目。比方, 有学者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所谓“自由,实质上是商品交换和贸易的自由,是资本的自由;所谓“民主,实质上是资产阶级内部的民主,是有钱人的游戏;所谓“人权,实质上是资产阶级的权利,“平等地剥削劳动力,是资本的首要的人权。有学者指出,西方国家在世界范围内竭力推销的价值观念,其实质并没有它所宣传的那么美丽,只要剥离其靓丽的外衣,“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的本来面目就昭然假设揭。还有学者指出,新一轮“普世
6、价值论的鼓吹者使用的仍然是偷梁换柱的手法,他们从根本上无视十八大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民主、自由、平等、公正等概念所具有的阶级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将其等同于美国等西方国家竭力向全世界推行的那套价值观念。 当前应当积极拓展渠道,加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力度,通过多种活动载体,引导人们特别是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积极与西方“普世价值作坚决斗争。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地与融入中国梦 如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如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融入中国梦。这是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面临的艰巨任务,也是学者们积
7、极研究的重大问题。 针对如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问题,学者们建议,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三个层面展开,实现良性互动:一是在党和国家层面,建立健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落实到经济开展实践和社会治理中;二是在宣传理论界 层面,要开展理论的开掘阐释和教育引导工作;三是在社会和公民个人层面,要形成党员干部引领带动,人人参与、人人实践的生动局面。有学者认为,应突出为人民效劳的思想。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人为本,在价值主体和价值目标上都是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根本价值追求。也有学者指出,应着力在
8、“怎么说上下功夫。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人们的思想认知、情感认同,除了做好常规的理论宣讲、思想教育,还应重视发挥文以载道、文以释道、文以传道的优势,多做“以文化人的隐形、软性教育。要聚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开展进程及个体命运变迁等方面的典型事例,善于用艺术的形式把深刻的大道理和贴近百姓的小道理结合起来讲述好、传播好,使人们在得到审美享受的同时感受到真理的魅力,更加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梦的问题,学者们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的过程也是中国梦从理想变为现实的过程,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与中国梦的宣传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有学者指出,
9、在宣传阐释中,应厘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的内在逻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中国梦,要与人民日常生活密切契合。还有学者建议,应着力在“做什么上下功夫,实现中国梦,需要团结发动不同阶层、不同利益群体的人们做好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上升为国家层面的要求,成为制定法律法规、制度设计、决策部署及实施公共管理的价值准那么,表达于经济社会各方面政策措施及其实践之中。 二、关于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是近年来思想理论界一直关注的热点。一段时间以来,仍有人继续宣扬和鼓吹历史虚无主义,出现了以下两种值得注意的倾向性问题:一是对“历史虚无主义作出与中央文件精神相反的解读。比方,有
10、的把否认和抛弃资产阶级的宪政民主、自由经济制度等所谓的“现代世界文明定义为历史虚无主义,称马克思主义陷入了历史虚无主义。有的认为,把李鸿章、袁世凯等定性为汉奸卖国贼而不是爱国者,是“实实在在的“历史虚无主义,而指责、否认革命史、为已有定性的历史人物翻案的行为是“虚的“历史虚无主义。二是把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专家学者称为真正的历史虚无主义者,有的把我们党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和反对说成是“大搞历史虚无主义。 历史虚无主义否认革命、把“五四以来中国选择社会主义开展方向视为离开所谓的“以英美为师的“近代文明的主流,把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说成是一系列错误的延续,其要害就是否认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
11、社会主义制度和道路及党的领导的选择和接受,主张当代中国放弃四项根本原那么的指导,接受西方资产阶级价值观的指导。在历史虚无主义者眼里,在我国如果批判或否认西方资产阶级的宪政民主、经济自由等所谓“现代世界文明,就是对人类文明的虚无,就是历史虚无主义。可见,上述对历史虚无主义的种种错误解读,其潜台词就是全盘西化,本质上是主张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而反对中国在坚持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必须高度警惕目前这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当前泛起的这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继续散布种种历史谎话的同时,也抛出与中央精神完全相反的历史虚无主义观,意在夺取对 历史虚无主义解读的主动权、话语权,以扭转批判、反对历史虚
12、无主义的方向。它打着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旗帜,间接地隐晦地反对批判历史虚无主义,宣扬资产阶级价值观念,有着明确的政治诉求和现实指向,实质是一个具有强烈意识形态的、事关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政治原那么问题,对此绝不能掉以轻心。学者们反映,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不仅表现在史学研究中,而且开展到文学、艺术和影视作品中。如果任其蔓延,必然会搞乱理论,搞乱思想,使广阔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社会主义的必然性、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理性产生疑心,进而丧失国家观念、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情感,使党的四项根本原那么失去根本的历史依据,由此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是不言自明的。 三、对策和建议。第一,深入揭露历史
13、虚无主义思潮的实质和危害。应组织相关专家撰写一批有分量有说服力的文章,深入分析批判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实质和危害,帮助人们澄清思想认识,自觉抵抗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影响和侵蚀。第二,加强党对宣传思想舆论阵地的管理。长期以来,一些媒体打着追求自由民主的旗号,不断宣扬错误思想和言论,已成为各种错误思潮的发源地。防止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蔓延,必须切实加强对媒体的管理。第三,适度解密我国近现代历史档案。对于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上的关键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重要历史人物的言论行为,需要通过对档案材料的梳理和研究,实事求是地展现出来,让人们客观公正地评价历史。过度限制档案材料的使用,会导致一些真实性有限或看法片面的出版物大行其道。建议制定标准有效的档案解密制度,进一步开放档案资料,使专业学者能够根据档案史实,反驳和抨击那些歪曲历史的言行。第四,切实 解决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展中的现实问题。我国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取得了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也产生一系列亟须破解的开展中难题,比方腐败问题、贫富分化问题等,这些问题往往导致局部群众思想认识上的困惑和矛盾,在客观上会助长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影响。因此,切实解决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展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在实践中更好地发挥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有效抵抗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治本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