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即墨春节风俗调查 研究时间:2023年1月2023日2023年1月15日 学校:实验学校 班级:八年级二班 指导老师:王假设梦 小组成员:姚鑫、任玉洁、宋修伟,辛震 组长:金寒冰 问题现状。同学们对家乡春节风俗了解不多或没有兴趣。 问题建议:同学们要对家乡春节风俗有所了解,传承民族文化。目的意义:通过调查报告使同学们更加了解家乡的春节风俗。 即墨春节风俗调查 (开题报告) 一、课题名称:即墨春节风俗调查 二、学校名称:即墨实验学校 三、班级:八年级二班 四、课题组长:金寒冰 五、课题执笔:金寒冰 六、课题成员。姚鑫、任玉洁、宋修伟,辛震。 七、指导老师:王假设梦 八、研究原因。同学们对家乡春节
2、习俗了解不多。 九、研究目标。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即墨春节风俗,让同学们更加了解家乡春节习俗。 十、研究目的。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即墨春节风俗,让同学们更加了解家乡春节习俗。 十一、研究价值。可以深化同学们对家乡春节风俗的认识。十 二、研究方法。调查、分析,归纳。十 三、研究范围66名18岁60岁的市民十 四、研究条件。一般。 十五、研究困难:局部市民可能不配合调查,调查人数有限,随机性较 强。 十六、实施阶段: 1.2023年2月2023日2023年2月11日,选题。 2.2023年2月11日2023年2月12日,开题。 3.2023年2月12日2023年2月13日,证题。 4.2023年2月13日
3、2023年2月15日,结题。 十七、预期成果。开题报告、调查报告、调查表、结题报告等结集。 即墨春节风俗调查 (调查报告) 一、课题名称:即墨春节风俗调查 二、学校名称:即墨实验学校 三、班级:八年级二班 四、课题组长:金寒冰 五、课题执笔:金寒冰 六、课题成员。姚鑫、任玉洁、宋修伟,辛震。 七、指导老师。王假设梦。 八、问题现状。同学们对家乡春节风俗了解不多或没有兴趣。 九、问题建议。同学们要对家乡春节风俗有所了解,传承民族文化。 十、目的意义。通过调查报告使同学们更加了解家乡的春节风俗。十 一、参考。节趣、俗话田横、网络资源。 即墨春节风俗调查 (结题报告) 一、课题名称即墨春节风俗调查
4、二、学校名称:即墨实验学校 三、班级:八年级二班 四、课题组长:金寒冰 五、课题执笔:金寒冰 六、课题成员。姚鑫、任玉洁、宋修伟,辛震。 七、指导老师:王假设梦 八、课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同学们对家乡的春节习俗了解不多,且没有兴趣。通过调查报告使同学们更加了解家乡的春节风俗。 九、研究方法。调查、分析,归纳。 十、实施阶段: 1.2023年2月2023日2023年2月11日,选题。 2.2023年2月11日2023年2月12日,开题。 3.2023年2月12日2023年2月13日,证题。 4.2023年2月13日2023年2月15日,结题。十 一、预期成果。结题报告。十 二、相关资料: 守岁
5、。守岁是春节最热闹的时候,屋内灯光通明,一家人欢聚一堂,喝团圆酒,吃年夜饭,男女老少,尽情欢乐。年夜饭中,鱼是不能少的,取“连年有余之意,但没有鳞的鱼不能上席。驴肉、马肉、兔子肉等所谓“杂乱肉也不能上席。 年夜饭中饺子是主要的,饺子馅里要放上花生、枣、栗子、硬币、糖果、年糕等,谁吃到这些东西就要说上一句有关的吉庆话,如吃到一块糖那么是“有甜头,吃到一枚硬币便意味着“有钱花。 守岁时禁忌最多,说话做事都要十分谨慎。“破、“坏、“散、“死、“赔、“病、“输、“痛等下吉利字眼都不能出口,不能骂人,不能打骂孩子。饺子破皮了,要说“挣了,蒜要叫“义和菜,打碎了器具,要赶快说一声“岁岁(碎碎)平安或“越打
6、越发。守岁要守到新旧年交接的时刻,也就是俗话说的“大年五更。这时还要祭天地、敬祖先、吃滑扎(饺子)、放鞭炮,至此,就算是辞别了旧岁,迎来了新春。 第二篇:春节风俗调查报告除夕 农历年的最末一天称岁除,这天晚上称除夕,潮汕习俗谓之“过年。 除夕前人们便忙碌张罗备办各式年货了。买鸡、鹅、鸭、鱼肉;添制新衣饰;新购家具、器皿;选购年画、春联等。尤其要买柑桔、青橄榄等水果作象征桔祥如意和迎送亲友的佳果。旧俗过年前,男必新理发,女必“挽面,现女子多为剪发美容。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神明上天“述职之时。是日起,家家户户大扫除,用物和被帐都行清洗,谓之“采囤。 除夕前一二天,家家户户制作各式粿品,以备过年
7、之用。 除夕日外出家人都得赶回家团聚。除夕夜全家围炉吃团圆饭。饭后大人们给孩童、子女给父母上辈,分发“压岁钱。是晚农家水缸要贮满水,米缸要填满米,灯火不能熄灭,以象征“岁岁有余、“年年不断炊的好兆头。 过年夜守岁之俗十分普遍。守候新春来临,新年钟声敲响,家家户户鸣放鞭炮。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日称元日,为新岁之首,春天之始。天方拂晓喜炮声声,家家户户厅中大桌上,红盘盛满大吉(即柑,柑大于桔,故称大吉)、青橄榄及各式精美糖果,门前张灯结彩,晚辈向上辈敬茶祝福。这天多数人家要吃素,最少是早餐不吃荤。早餐后大人携小孩带上大吉到亲友家拜年,主客互致新正如意,恭贺发财添福等吉利话;主人请客以大吉、槟榔(古
8、俗敬槟榔,今用青橄榄代之),共品工夫茶,客人赠上大吉贺主人桔祥如意,主人要以大吉回赠,俗谓转敬式换吉,意在回敬美好祝愿。 初一早,不少舞狮班及英歌队敲锣打鼓到各村各户参拜贺年,主人燃放鞭炮以迎。还有手摇万年青叶(俗谓摇钱树)或手执书有“招财进宝等吉利句小红纸贴于人家门上的;或是吹唢呐、敲竹板、唱歌谣、做四句、说吉利话挨家贺年的,都趁着讨点赏钱。初 二、初三日乡村圩镇多组织有庆新春文娱活动,除搭戏棚演潮剧、山歌剧、做皮影戏外,还有大锣鼓队、虎狮队、英歌队、舞龙队等沿街挨村寨游行表演。今 还有映电影、赛球、书画展、猜谜语等。白天夜晚人们成群结队尽兴游赏观看,一片迎春的热闹喜乐气氛。 吃团年饭 家家
9、户户的住宅打扮得焕然一新后,除夕将至。于是,主妇们便忙着准备做一年之中最丰富、最富意义的团年饭。团年饭,顾名思义,是一家在过年时欢聚在一起吃饭,连故去的老祖宗也不忘记的。因此,家家户户做好团年饭之后,首先必须“拜老公(祭祖宗)。祭祖时,应该将代表祖宗的香炉从神龛上请下来安放在供桌上,然后焚香祷祝,请祖宗用餐。然后长幼依序跪拜,这充分表现出潮人慎终追远、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祭毕,将祭祖用的饭菜重新热过,设大桌于大厅,一家人团团围坚,这是每个家庭大团圆的美好时刻。一家人不管平时天各一方,或者平时有多少疙瘩,这个时候也应该欢声笑语,不能说伤心事或吵闹。 用过晚餐,家中主妇就忙着收拾饭桌,于是,一场
10、大清扫活动便开始了。这一次清扫不用很讲究,纯粹是为了清洁卫生而已,不像年底的那一场,必须用松枝掇草扫刷。然后便生炉起火,开始准备明天祭神的供品-斋菜。斋菜的种类很多,有芋头做的,有番薯做的,也有的是用枣子做的,有的那么是用花生米、芋头与番薯合起来做的。做斋菜的料都应该在下午时就准备完毕,让其晾干。炸斋菜时,等炉火生好的时候,放上一口铁锅,注上大量花生油。等油沸时,用这些料子拌以粉浆往锅里一放,它就在油锅里吱吱地冒气泡。熟时,黄澄澄、香喷喷地格外诱人。这时,家中假设有客人,女主人就会献上新炸斋菜一盘,再泡上香醇的工夫茶,让你尝尝遐迩闻名的潮汕小食的美味。 第三篇:春节风俗调查报告格式关于春节习俗
11、的调查报告前言: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刚刚度过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的日子,当新春到来之际,自然要充满喜悦载歌载舞地迎接这个节日。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 内容。春节习俗,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年的
12、历史开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下面我将以调查报告的形式,向同学们来介绍了我的家乡湖南春节的几种习俗。 一、调查背景。春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期间,我的家乡湖南也都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办年货)、打糍粑、做叶子粑粑、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 二、调查目的: 探究湖南家乡春节习俗,了解湖南家乡人们是如何度过春节的。 三、调查内容: 1.贴春联。春联是从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桃梗演变而来的。淮南子上说,桃符(即
13、桃梗)是桃木刻成的。上面刻着灭降福的咒语,一年一换。五代后蜀皇帝孟昶在过春节时心血来潮,令人将桃树削片,他提笔在上面题写了 联句:“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就是中国最早的春联了。至于春联这一名称的正式诞生,那么在明朝。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金陵后,曾在除夕时下旨:“公卿士庶之家,须写春联一副,以缀新年。以后,春联得以推广,沿袭至今过年时,各家各户都要贴春联,在我们家乡的对联,有人是去市集买,也有毛笔字写得不错的人买来笔墨自己写。 2.年夜饭。在大年30晚上家家户户都会团聚在一起吃团年饭,当然,这是新年的第一餐正餐既可以在自己家里吃也可以在长辈家里;吃对于团年饭的菜式和菜数都是有很严格的规矩的
14、,在我们家每年的团年饭上都得有8道或12道菜其中鱼是必不可少的菜,鱼象征年年有余,再加上鸡、猪头肉,饭前家人会带着蒸熟的猪头祭拜祖先,还会将筷子插在饭碗中间以示对祖先的尊敬。 3.放鞭炮:每到春节,华灯璀璨,锣鼓齐鸣。鞭炮声此起彼伏,为沸腾的大地奏起了新春之曲。空中流光异彩,百花争艳,为佳节谱成了快乐篇章。放鞭炮贺新春,在我国有两千多年历史。最早的爆竹,是指燃竹而爆,因竹子燃烧发出噼噼叭叭的响声,故称爆竹。说起爆竹的起源,有个有趣的传说。神异经上说:“西方山中有焉,长尺余,一足,性不畏人。犯之令人寒热,名曰山魈惊惮,后人遂象其形,以火药为之。这是爆竹起源最早的记载,说明当初人们燃竹而爆,是为了驱吓危害人们的山魈。据说山魈最怕火光和响声,所以每到除夕,人们便“燃竹而爆,把山魈吓跑。这样年复一年,便形成了过年放鞭炮、点红烛、敲锣打鼓欢庆新春的年俗。春节放鞭炮,作为我国人民欢度春节的习俗,历史悠久,这种活动,虽然可以给节日增添欢乐的气氛,但放鞭炮释放的烟尘,溅出的火星,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引起火灾,一些性爆竹每年都会造成一些人员伤亡。随着社会和人们的文明进步,对春节放鞭炮这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