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胡适四十自述读后感 夜晨1981 四十自述是一本近200页的小书,有点现今领导干部自传的味道。自序里胡适先生介绍了写作的由起,他感到中国最缺乏传记文学,为此到处劝身边的老辈朋友写自传,大家也都应允,可终不肯下笔。其中,林长民先生容许五十岁生日写一部,不想生日过半年就死在战乱里;梁启超也允许过,可一向健朗的他不料只活了五十五岁。岁月无情,命运多舛,人来之匆匆,去之忽忽。胡适先生怀着抛中年之砖、引老年之玉的心,着手写四十自述,以开启自传风气,其最根本的考虑是“给史家做材料,给文学开生路。 四十自述原本想写留学前、留学时、归国后三个阶段,时间是1891年到1931年,共40年,很遗憾只写到前两个阶段
2、。书中介绍了其父胡铁花,官至台东直隶州知州,晚清绩溪三奇士之一,两任妻子亡故后续贤冯顺弟;其母冯顺弟,17岁嫁与胡铁花,23岁守寡,46岁病故。对于胡适这个阶段的经历,概括一下就是: 幼年丧父,家道崩殂;与母相伴,度日辛苦; 自幼孱弱,勤学好悟;三岁识文,得入私塾; 勤诵五经,通晓四书;痴迷小说,埋头苦读。 十四离家,求学于沪;辗转三校,经历学潮; 十七任教,十八编报;理想受挫,也曾堕落; 思母懊悔,重新振作;改名胡适,应考留美。 游学海外,思虑国学;字应怎写,文该怎做; 书信争论,剧烈辩驳;贯穿古今,揭密文学; 一脉相承,首倡白话;身体力行,改革先锋。 胡适故居安徽绩溪 四十自述全书浸透着一
3、种真实感,有时娓娓道来,有时平铺直叙,有时夹叙夹议,匆匆读完后,细细得品咂,有几个启示: 1.卓荦也得父母争 胡适回忆,自己三岁已经认识一千多字,三岁几个月就进入学堂。可以说自小就卓荦不群,这里面有很大一局部是父母的努力所致。书中有3个情节:一个讲父亲教母亲和他习字,母亲学会了再教给他,3岁就认识千字,而且胡适念的前2部书,是父亲编的学为人诗原学,说明父母十分重视读书教育、功夫也下得深;再一个讲母亲给老师送重金,别的同学都是2元,他上学第一年就给6元,最后一年加到12元,这样老师在讲书的时候,对2元学生只教念死书、死背书,小孩子们开始厌学弃学,对他那么读一句、解一句,学得就用心加开心。哎,看来
4、贿赂老师早已有之,好处也是多多的,怪不得现在幼儿园就开始送礼,可怜天下父母心。第三个是父亲去世后,母亲每天天刚亮叫醒他,说昨天犯的过错,要他认错,用功读书,对他说“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跌他的股(丢他的人)。每日的勉励,长期灌输,也笃定了其学习的志向。 2.读书可以医愚昧 胡适的几本书中,屡次提到他因读书从拜神到无神的经历。他小时候读朱子小学中“形既朽灭,神亦飘散,虽有剉烧舂磨,亦无所施,快乐的直跳,从此再也不怕地狱里的阎王、牛头马面、刀山油锅了;读到资治通鉴中范缜反对佛教的故事“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也。神之于形,犹利之于刀。未闻刀没而利存,岂容形
5、亡而神在哉。(形和神的关系就像刀子和刀口的锋利一样;没有刀子,便没有刀子的“快了;那么,没有形体,还能有神魂吗。)深得其理,从此以后,成了一个无鬼无神的人。放在今天看,好似这没什么大不了。可是在当时那个封建迷信的村落里,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居然有如此想法,还敢于邀伙伴去庙里拆神像,可谓是惊世骇俗,这也影响了他一生的思想。在当今社会,迷信已经远离,可愚昧深藏于心,我们不拜神了,却拜养生专家、气功大师,信网上谣言、大v煽动,听风是雨,盲目从众,唯独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吃多少堑也不长一智,这样的愚也得好好医医。 3.人生谁不曾堕落 192023年中国公学闹出一次大风潮,一群学生为争取修改校章的权力,
6、毅然退学成立新学校,胡适在期间任教。一年后学校解散,少年人理想主义受到了打击。胡适家事也败坏,两个哥哥主张分家产,他自己不要家中产业(其实家中也没什么产业可分),加之母亲心爱的一个妹子和弟弟先后死了,自己也病倒。“在那个忧愁烦闷的时候,又遇着一班浪漫的朋友,我就跟着他们堕落了。2个月内学会了打麻将、喝酒、逛窑子,整天打牌、连日大醉,醉酒还打了警察,被拘留看管,交了罚款回忆起母亲的挂念、年少的梦想,在堕落中惊醒,悬崖边知返。正应了那句话,浪子回头金不换。少年谁人不轻狂,人生谁不曾堕落,不必为过去懊悔,也不必为失足自责,人生不过是跌倒了爬起来,再跌倒再爬起来继续前行。 4.思维决定你高度 人和人最
7、大的差异就在于思想。你脑袋里想着什么决定了你的格局气象。胡适16岁的时候与同学们经历公学风潮,想着向学校公权争取修改校章的权力;17岁新学校成立担任教员,还任竞业旬报的编辑,发表了几十篇文章启发民智;20多岁赴美留学研究中国文学革命,探讨文学改革,提倡做白话文,提出新文学之8个要点: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烂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陈独秀说:文学革命之气运,酝酿已非一日。其首举义旗之急先锋那么为吾友胡适。余甘冒全国学究之敌,高张“文学革命军之大旗,以为吾友之声援。反观自己,也近四十岁,现在脑子里头又装着什么呢。那些青春岁月又在想什么、做什么呢。不禁为之汗颜。所以,人生修炼,得从改装大脑开始,每天想着普渡众生,你就能立地成佛,每天想着柴米油盐,你就只能平庸度日,都是活着,但活法不相同,境界有上下。 第5页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