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开述职干部政绩秀交流 毋庸置疑,干部公开述职具有广泛性和直接性的特点,有助于密切干群关系。营造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离不开切实的民主。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群众了解政府和各级干部工作、实行监督的“主渠道,但是,人大代表毕竟有限,“代表也不能变为“代替。人民群众仅仅通过自己的代表了解政府和干部工作情况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其它形式作为补充。何况,我国人大制度在一些具体环节还需要完善。有的地方,群众对自己选出的人民代表都不够了解,又如何能通过人民代表了解和监督干部。干部通过媒体公开述职,直接面向社会,每个公民都可以亲身直接了解政府和各级干部工作,使社会主义民主的直接性、广泛性更充分地表达出来。干
2、部公开述职使群众在行使监督权的同时进一步了解干部的工作,增强了对干部的信任,密切了干群关系。一个真正为老百姓办事的干部,符合工作实际的述职是会增加自己的威信的。 利用媒体公开述职充分运用了现代科技手段,打破了层级制、采用了扁平化的沟通方式,把党的群众路线的政治优势和现代媒体传播迅速、覆盖面广的特点结合起来,使信息的传播、反响准确、及时,防止客观和主观的误差,是一种适应现代社会的低本钱、高效率的新的民主沟通方式。在当代中国,几乎所有城市和相当一局部农村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此举也可以形成民主的气氛,调动起群众的参政议政热情。 公开述职是否会成为干部的“政绩秀 真正的政绩是干出来的,不是喊出来的,更
3、不是吹出来的。干部的政绩究竟如何,群众最清楚。群众可能不具备科学评价干部政绩的专门知识,也不可能通过短时间的述职全面了解一个干部的全部工作,但是此举可以使群众对干部的政绩有直接的感受。老百姓可能不懂某些统计方法和经济计算公式,但他们懂“菜篮子、“米袋子,能识别环境污染和蓝天白云。“听其言、观其行,是他们了解干部的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可能确有个别领导干部有不实事求是之心,想哗众取宠之意,意在借公开述职之机自我吹嘘。但在众目睽睽之下,把扰民工程说成爱民工程、把臭气熏天说成山清水秀,如此的虚假政绩和浮夸作风必然会暴露。 群众对干部工作中的不尽如人意之处可以谅解,但对虚假政绩那么极为反感,更不能容忍领导
4、干部的不老实。西方公众对政治家最严厉的批评是,“idonttrusthim(“我不信任)。这意味着他彻底了公信力。在民主制度下,干部一旦失信于民,离下台也就不远了。从这个意义上看,公开述职也是对干部诚信品德的检验,非但不会助长吹嘘政绩和自我表功之风,反而是公众全面考察干部工作和品质、对干部进行党的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作风教育的好方式。 在实践中,党管干部原那么被曲解为上级管干部、甚至是“一把手管干部,群众的民主权利被虚化了 领导干部公开述职是干部工作走向民主的重要一步。干部作为人民的公仆,需要向人民负责、接受群众监督。然而,长期以来,干部工作方面权力过于集中、民主缺乏、信息不公开等缺点较为突出。
5、在实践中,党管干部原那么被曲解为上级管干部、甚至是“一把手管干部,群众的民主权利被虚化了。干部的工作情况一般只向党组织和上级汇报,不对普通群众“亮底。考察干部政绩时,对征求群众意见缺乏有效的形式。干部级别越高,群众越难以对他的政绩发表意见。由于自由主义、好人主义、关系学的盛行,有些领导在反映群众对某位干部的意见时还替其文过饰非,把干部的自我述职(有的成为自我表功)层层上交。到最后,上级组织对干部的考察几乎等于干部的自我评价,内容难免存在失真。 民主是与公开相依为命的。政务信息不公开,群众对干部履职情况知之甚少。干部在任期内干了什么、干得如何,人们不甚了了,更难以实行有效监督。正是干部管理体制上
6、的缺陷导致个别素质不高的干部对群众意见充耳不闻,出现了“只要上面一人满意、不怕下面万众生气的现象,使“主人和“公仆的关系被颠倒。领导干部公开述职,群众可以对其提出问题,也可以进行评价,这就能让干部真正感到,自己的工作情况群众是能够了解的,是有发言权、批评权的,也促使干部更加努力工作,尽公仆的职责。 应形成标准和制度,防止“三分钟热度的出现 民主生活不怕小、只怕空;民主进程不怕慢、只怕停。推进民主化应当沿着这个方向继续探索。 作为一项新事物,干部公开述职需要进一步完善。比方,提前发出公告,介绍述职干部主管工作范围,让群众尽可能多地掌握有关信息;科学安排述职时间,多留些时间给群众提问题、出建议;详细收集各界对述职的反映,及时报告有关部门并反响给本人;制定对述职的评价标准,帮助干部提高述职质量,引导群众理性、客观地评价干部述职;逐步把群众对干部述职的评价纳入民主测评、增加民主测评的科学性、真实性等等。应在总结经验根底上形成标准和制度,防止“三分钟热度的出现。 干部公开述职与其它措施相结合,才能够真正地扩大民主,使我们的干部真正让人民放心、满意、拥护。 第4页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