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开展劳务经济的思考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关于加快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会议精神XX县区委、县政府关于加快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意见要求,把劳务经济这一新兴产业做大做强,实现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新突破。县劳务输出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县的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进行了重点的调查研究。现就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我县既是一个农业大县,也是一个人口大县,全县万人,农业人口万,农村劳动力万人,农村劳动力占农业人口的。按目前的生产力水平,剩余劳动力万人左右。全县耕地面积万亩,人均耕地亩,低于全国人均亩的平均水平。如此众多的劳动力生产要素的配置比例,耕地稀缺的问题非常突出。只有把大量农村剩余劳动
2、力转移出来,实现劳动效用最大化,增加农民收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事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农民贫困、农业停滞、农村偏枯问题。 某年以来,我县把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扩大劳务输出,开展劳务经济,作为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实现小康目标的一项战略性措施来抓,使这项工作得到了较快开展。全县劳动力转移人数逐年增多,某年万人次,某年万人次,今年到达万人次。其中县外转移到达万人次以上,省外,人,境外,人。全县劳务收入到达亿元左右,农民人均增收元,占农村人均收入的左右。 全县初步形成了由各级党政一把手亲自抓的县、乡、村、组四级组织领导体系,层层落实了工作目标责任制。一些乡镇,还制定了奖惩
3、措施,做到了人人身上有任务,个个头上有指标。 宣传力度逐年加大,营造了良好的劳务输出气氛。某年以来,劳动部门与电视台专题部联合拍摄了四部黄龙儿女走四方系列专题片,并在电视台“社会关注栏目开辟专栏,专门报道劳务输出工作。在农民外出打工旺季,电视台几乎每周都有劳务输出的新闻报道。今年月日,全省“劳务输出市州行采访团在长春地区首站来到我县,国家和省市家新闻单位进行了专题采访和报道,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中国农民报、中国就业杂志、吉林日报、长春日报、吉林就业信息等报刊,次刊发报道我县的劳务输出工作。去年月,在市委、市政府召开的“劳务输出电视 会议上,我县作为唯一的县级代表在会上介绍了经验,省市领导对我
4、县的劳务输出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总结宣传了一批工作典型和劳务致富典型。 加强了效劳平台建设。建起了多平方米,符合“三化(科学化、标准化、现代化)要求的人力资源市场和就业培训中心,实现了同省市的微机联网,成立了“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开展了就业培训技能鉴定职业介绍“一条龙效劳。各乡镇都加强了劳动保障事务所建设,设有专门的办公场所、办公设备、根底工作薄册。根本上能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报名、登记、体检、护送等各项效劳。 建立了输出窗口,扩大了输出渠道。与省市就业部门、省内外一些大企业集团、劳务中介组织、境外就业效劳机构近多家单位建立了“手拉手的供求关系。注重发挥能人、经纪人和中介组织的作用,初步建设了
5、一支劳务输出能人队伍。 很多乡镇还制定了优惠政策措施,解除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鼓励和支持农民外出务工。 由于采取了上述的一些措施和方法,有效地调动了农民外出务工的积极性,全县外出务工人数连续三年都稳定在万人次左右,常年在外务工经商的能到达万多人。域外输出到达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四分之一,与长春地区外市县相比,也处于领先位置。境外输出也突破了千人大关,到达,多人。今年到蒙古国打工一次就输出了人,明年可到达人以上。 二、当前劳务输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全县劳务输出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按省里的要求,与其它市县相比,与县域经济的自身开展要求和目标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
6、的问题。 一些干部对加快劳动力转移,开展劳务业在思想认识上还存在模糊认识。一是认为抓劳务业门路少,困难多,群众工作难做,易出风险,怕惹麻烦,不愿做。二是对劳动力转移,对加快土地流转,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拉动作用认识缺乏,没有认识到要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只有减少农民才能扩大土地的规模化经营,才能推进农业机械化,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三是对如何开发利用劳动力资源,解放、开展、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激活农村经济开展主体,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研究探讨的不深刻。 市场意识不强、渠道不宽、思想保守。劳动力作为一种商品,劳务业作为一个特殊的产业,如何提高质量、打造品牌、扩大规模,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与城市接轨
7、,与兴旺地区和国际接轨探讨研究的不够,导致劳动力对外输出窗口不多、渠道不宽、流动不畅。到目前,虽然县乡在周边地区有些大城市、大企业和一些用人单位、中介组织建立了一些供求关系,协作关系,有了一些窗口和基地,但还不能满足大量剩余劳动力和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要求的需要。在域外没有设立专门的联络、办事机构。县乡政府所能提供的域外就业岗位每年不超过万个,仅占外出务工人员的左右,这与我县剩余劳动力万人的资源总量相比,远远不能适应转移的需求。 劳动力整体素质与市场需求不适应,难以到达多层次,宽领域、规模化的输出要求。全县劳动力平均年龄岁,平均受教育程度年,技能型人才仅占左右。由于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导致劳动力
8、转移中出现体能打工的多,技能打工的少,临时性打工的多,常年性打工的少,招工报名应聘的多,录用合格的少的“三多、三少局面。很难适应市场的需求。 职业技能教育不适应城乡新生劳动力就业培训的需要。我县每年升入上一级学校的初高中毕业生大约,人左右,转业兵人左右,这,人都面临职业教育和就业问题。近几年,由于受重学历教育、轻职业教育的影响,使得一些部门和群众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和认可程度大大降低。就我县而言,农村的职业高中相继关闭,县职教中心在校生仅有多人,年招生量缺乏人,仅占应教育人数的。社会力量办学数量少,规模小、信誉低。整体职业教育在资金投入、师资规模、办学模式、运行机制、就业渠道上都存在着一些急待
9、解决的问题。 现代化信息网络建设开展缓慢,基层劳动保障部门缺少专门力量。到目前,我县只实现了县与省市的微机联网。各乡镇虽然配备了微机、 机,都是政府办公用,基层劳动保障事务所都没有配备专门的微机、 机等设备,更谈不上联网。这就给劳务信息的及时采集、传递和发布带来一定困难。多数乡镇都是由助理员兼职,没有设专人负责此项工作,这就出现了兼而不兼的问题。个别乡镇数字没人统计,表不能及时报,情况不能及时反映,使劳务输出工作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三、今后的开展目标及对策 历史和现实说明,劳动力转移是我国现阶段农业和农村开展的客观要求,是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实现现代化的普遍规律。要顺应这一历史潮流和开展
10、趋势,解决目前急待解决的“三农问题,劳动力转移必须有明确的指导思想、长远的开展目标、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方法、加大组织领导力度、抢占用工市场、打造农安品牌、坚持不懈地抓出成效。 (一)未来开展的总体目标和指导思想 按照省委的设想和要求,未来农民的就业格局和农村人口的分布格局将发生重大的变化。第一步到年要大体上实现农村劳动力三分天下的格局。即:我县万农村劳动力中,种粮的农民万人;从事畜牧业生产和园艺特产业的万人;从事二三产业和常年外出务工经商的到达万人左右,劳务收入到达亿元,比现在翻一翻,占农村人均收入的以上,三分之一的乡镇、村屯要到达以上。第二步是经过年或更长一点的时间,农村人口实现三分天下的格局
11、。我县万农村人口,万人进入大中城市;万人进入县城或小城镇;万人留在农村。为实现这一总体目标,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县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要以党的十六大和全省加快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解放和提高农村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创新机制为突破口,以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开展农村二三产业、加快城镇化进程、扩大劳务输出为措施,以建立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长效机制、提高劳务输出质量和效益为着力点,健全完善劳动力就业效劳体系,努力实现全县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新突破。 (二)要充分认识劳务业在县域经济开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我国的根本国情是人多地少。“三农问题的根本症结也在于有限的耕地承载
12、过多的劳动力。由于土地等自然资源的约束,南方有些省市包括两部一些欠兴旺地区,劳务业早已成为区域经济开展的主导产业,成为农民谋生和脱贫致富的主要手段,农民外出务工早已成为习惯。就我县目前经济开展角度来看,单靠开展粮食生产来增加农民收入已经没有大的文章可做,牧业生产需要本钱,有一定风险,投入产出有一定的周期性,其它产业又没形成规模。因此要加快农民致富的步伐,加快土地流转,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必须加快劳动力转移。只有把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去,扩大人均资源的占有量,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现代化管理,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从提高农民素质、改善农村经济结构上看,很多充裕农民离土离乡外出打工
13、,不但带回了资金技术回乡创业,也带回了致富信息和先进观念。给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各项事业开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事实证明,劳动力转移,不但可以富裕农民,而且可以改造农民,外出打工的农民,经过现代城市工业文明的熏陶洗礼和科学技术的武装,综合素质明显提高,由此必将带动农民思想观念的不断更新和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因此,必须把开展劳务业同开展农业、牧业一样作为主导产业,作为推动农村社会进步的重要措施,放到重要的位置去抓。 (三)要进一步明确劳务业的开展方向 劳务业作为我县经济开展中的一个新兴产业,如何开展、怎样开展,必须认真总结经验,有一个明确的方向。 一是要坚持“四个转变不动摇。即。由域内输出向域外
14、输出转变;由体能输出向技能输出转变;由短期输出向长期输出转变;由无序输出向有序输出转变。这“四个转变既是劳务经济由(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量变到质变的一个开展过程,也是一个奋斗目标。目前,我们县转移的万多人当中,在县内经商务工的有万人;省内的有万人;省外的有万人;境外的仅有,多人。在全部外出务工人员中,靠技能打工的缺乏,规模输出缺乏,因此,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坚决不移的抓好“四个转变,扭转目前“三多、三少的局面。 二是要树立强烈的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市场经济的特点就是竞争。劳务业也一样,没有竞争就没有市场,没有市场就没有效益。现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在研究劳务,开展劳务,近两三年内,谁抓
15、住了机遇,谁占领了市场,谁就争取了主动。因此,我们必须不失时机,捷足先登,把目标瞄准大城市、大企业集团,兴旺地区。而且要力争在省外、境外劳务的数量上有大的突破。特别是要向沿海兴旺地区和周边国家扩张,抢占市场份额,扩大输出领地。到年,常年外出务工的要到达万人以上,境外劳务要到达万人以上,技能输出人数到达左右,每年都要上一个新的台阶 三是要向规模化、技能化、品牌化开展,增强竞争力。比方我县青山乡的“大亮施工队等十几个施工队,每年都能组织出去一二百人,年年有活干;靠山镇东排木村的农民技术员,每年都能出去几十人承包“大棚技术指导;现在这个村技能打工人数到达人,占总数的,平均年收入,元,是体能打工年平均收入,元的倍。合隆镇谷家村的地沟挖掘队,多人常年在一汽承包施工任务,由于干出了窍门,挖出了信誉,施工单位每天车接车送。这充分说明,今后的劳务业必须向规模化、技能化、品牌化开展。 四是树立全民办劳务的思想,要大力培养能人、经纪人队伍。就目前来讲,要实现全县万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目标,单靠政府组织是有一定困难的,必须发动群众,帮助政府做工作。因此,必须注意发现能人、培养能人、联系经纪人。各乡镇可考虑成立“劳务经济协会,把“能人、“经济人和“劳务输出基地的联系人吸收组织起来,研究开展战略,落实工作任务和措施,有效地加强和扩展政府对劳务经济的组织程度。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