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设生态文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途径探讨摘要:生态文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推动力量,是在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上达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高度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使有关生态文明的内涵渗透到社会生活中各个领域。因此,有必要深刻反思传统文明发展实践模式,采取科学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层面上进行一系列有利于推进生态文明的制度安排、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从而达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本文论述了如何建设生态文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关键字:生态文明 和谐社会 建设途径引言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中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按照自然生
2、态系统相社会生态系统运转的客观规律建立起来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良性运行机制,和谐协调发展的社会文明形式。它是人类物质、精神和制度的成果的总和,是一种新的文明形式。生态文明要求人类和自然的和谐以及人类自身的和谐,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环境与发展的关系,物质财富和生活质量的关系,现实追求与终极关怀的关系,以达到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要实现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我们必须打开思路,在生活工作中深入研究实践。1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突出生态文明的地位,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在1992年巴西“里约会议”精神的鼓舞下,我国相继通过了一系列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文件,如中国21世纪议程(19
3、94)、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2000年)、可持续发展科技纲要(2000年),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整治环境、维护人类家园的决心。2003年10月,胡锦涛在中共十六届兰中全会上所作的报告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这些认识表明了我们对生态文明的理解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与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观的性质和要
4、求相符合。“环境良好”一说,国际上并不鲜见,但在中国,目前尚属新生事物,它体现了国民对环境伦理的全新体认,预示着一种新的文明形态的到来。作为一种全球共识,我国对于“环境良好”的认知过程经过了漫长的实践与探索,并付出了一定代价。2005年3月12日举行的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首次被确定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应该看到,从绿色GDP、循环经济、科学发展观到和谐社会,再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这些提法反映了中国政府在发展问题上循序渐进、一脉相承、一以贯之的认识过程。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
5、容有:首先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其次要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再次要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最后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就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2依靠科技创新,切实转变经济
6、增长方式 生态文明进展如何,归根结底取决于科技进步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程度,这充分体现了人的能动性。在今天,面对环境与经济的尖锐矛盾,我们既不能牺牲环境来求发展,也不能牺牲社会经济的发展来保护环境,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惟一可行的是依靠科技进步来改变资源利用方式,通过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来促进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改善,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必然以科技进步为基础,这也是生态文明的最基本的和根本的特征.重点应加强对生态型科技的开发和利用,这是人的能动性的重要表现。 而绿色科技,从直接的微观层面把握,是指从清洁生产到末端治理和人们合理消费的各种生态型科学技术,从本质的宏
7、观层面来理解,绿色科技是能够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科技体系,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资源综合开发、循环利用、降低消耗、有效保护;发展清洁生产、减少污染和治理污染或改善生态环境;倡导生态文明的科学的生活方式和合理的消费方式,三者的协调发展,就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和基本保证。3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客观需要。我们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资源是有限的,要满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努力实现自然资源的良性循环和永续利用。应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节约资源的观念,培养节约资源的良好风尚,
8、努力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构建资源节约型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社会。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通过各项政策措施推动我国循环经济体系的建立,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减轻经济增长对环境的压力。在实际工作中要引入绿色GDP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树立全面的政绩观,各级领导干部不仅要关注经济指标,更要关注社会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建立健全党政领导干部环境保护实绩考核评价体系,并以此作为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之一。要深入研究、探讨和初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绿色GDP指标体系,全面衡量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促使各地区、各部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9、,注重速度与结构、质量与效益的统一,注重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适应。4 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第一,要适时出台相关政策,用行政手段和其他间接手段引导生态文明建设。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抓紧调整生态建设的政策导向,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千方百计加大对生态环境的政策性倾斜,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当务之急。第二,要把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融入法律精神中,在各种相关法律法规中应体现生态环保的内涵,条件成熟时可制订一个统一的“自然资源保护法”。现有的单项自然资源法中,由于在指导思想上没有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主要的立法目标,对自然资源开发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缺乏具体规定,致使有些条款操作性差.因此,在生态
10、文明建设中,有必要对我国现有法律进行修改和完善,进而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各级政府要建立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在制定重大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产业发展政策、建设重大项目、开发改造城市时,要严格进行专家咨询、环境影响评价以及公众听证,要充分考虑环境承载力及对生态的影响,尽量减少因决策失误而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要不断完善环保机构管理与技术队伍建设,加强污染源自动监测站和环境信息网络建设,全面提高环境监测、监管能力,认真贯彻生态保护与污染防治并重的基本原则;要结合国情加大自然资源、生态与环境保护等地方法规的建设和执法力度;要让那些污染环境、浪费资源、危害生态平衡、破坏人与自然和谐的主体承担相应的法
11、律赔偿责任,让那些享受经济利益的人付出生态环境的恢复成本,让生产者自觉追求环保的生产方式和技术,让消费者自觉选择环保的消费方式等。5积极借鉴国际上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进经验,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 环境问题、资源问题是人类共同面临的困境,各国都极为关注并着力解决。对外开放以来,我们和发达国家的交往越来越多,他们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成功经验我们完全可以借鉴。这种借鉴可以是技术方法方面的,可以是法律制度方面的,可以是生产方式方面的,也可以是生活方式方面的。西方发达国家现在流行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清贫”生活,即绿色消费,他们并不期望物质生活有多么丰厚,因为过度地追求物质享受,也会对地球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12、不利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追求富裕的生活无可厚丰,但在追求富有的过程中,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倡导过节俭的生活,崇尚生态文明。通过借鉴他人之长,一方面能够使我们与国际社会迅速接轨,增强合作基础;另一方面也可以使我们少走弯路,少犯错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结语 生态文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推动力量,是在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上达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高度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使有关生态文明的内涵渗透到社会生活中各个领域,必然要采取科学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层面上进行一系列有利于推进生态文明的制度安排、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从而达到人与自然、人
13、与人之间的和谐总之,在生态文明历史发展潮流中,我们有必要把对自然的支配和对这种支配力的控制结合起来,并纳入一个自觉、有效的社会体制之中,以达到人与自然之间不仅在自然意义,而且在社会意义的真正统一。并以此为基础,努力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双重和谐,这就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质所在。正如马克思指出:“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实现了的人道主义”,“它是人与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参考文献1杨通进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伦理人民出版社,2000:232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84:3053063周鸿人类生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4):2032054任恢忠,刘月生生态文明论纲河池师专学报,2004,(3):83845王仕国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四个维度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