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中国音乐剧走进“迷狂时代”重生之摇滚时代宝鉴.docx

上传人:sc****y 文档编号:1266077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0.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中国音乐剧走进“迷狂时代”重生之摇滚时代宝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23年中国音乐剧走进“迷狂时代”重生之摇滚时代宝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23年中国音乐剧走进“迷狂时代”重生之摇滚时代宝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国音乐剧走进“迷狂时代?_重生之摇滚时代宝鉴周报评点 四、中国的具体国情无视不得 音乐剧是舶来品,因此开展中国音乐剧一定要虚心学习欧美同行的先进经验;音乐剧是风行世界的摩登艺术,因此我们的艺术观念和市场操作一定要与世界接轨。 然而也不要忘记,我们在中国开展音乐剧艺术和音乐剧产业,有自己的特殊国情、特殊条件和特殊对象特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娱乐市场和文化产业的特殊现实,音乐剧观众的审美习惯、当代趣味和娱乐消费水平。我们在音乐剧的创编、制作、演出、营销过程中,一定要把这些特殊国情同时考虑在内,并将它当作我们一切工作和所有环节的根本出发点和最后归宿,假设对此采取无视和无视的态度,就有可能导致南

2、辕北辙的结果。 即以所谓“与国际接轨而论,音乐剧的艺术观念、产业链和营销模式等等,当然有必要与世界接轨,然而一旦进入具体操作过程,特殊国情问题便无法回避-我们的剧目写的是中国故事和中国人物,传达的是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而且首先是为中国观众写的,是写给中国观众看的;你就不能不考虑产品的适销对路问题,你就不能不研究某一消费群体的特殊消费观念和消费能力,你就不能不根据这些特殊要求来决定产品的设计理念和制作规模,你就不能单单假借一个美丽动人的民间爱情传奇的外壳来运载创作者离奇独特而又艰涩难解的戏剧创意。 再说,请几个欧美音乐剧专家担任主创任务,当然有助于我们“与国际接轨,但也不能直接“与国际接轨划等号

3、;倒是要请这几个外国专家首先与中国国情接轨,了解并熟悉中国文化、中国观众的历史与现实。否那么,台上演绎的虽是中国故事和中国人物,但整个舞台呈现样式(包括服装、化装、灯光和戏剧陈述方式等)及其中所渗透的审美趣味却根本上是欧洲某国的风味,显得不伦不类。老实说,这样的剧目和这样的“与国际接轨,休说能否得到中国观众的认可,即便真的到了欧美,人家也未必觉得你接的就是他的“轨;而中国音乐剧假设不把自己的第一立足点放在中国观众和中国市场上,却期盼“出口转内销后会有奇迹发生,我看此类期待十有八九要落空。 五、立项决策的科学性马虎不得 一部音乐剧剧目的制作,不管投资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有一个从创意、论证、决策到

4、立项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讲究科学性,必须让良好愿望、远大抱负符合音乐剧的艺术规律和市场规律,以躲避盲目决策所带来的种种风险。 一些剧目的上马,从程序上看好似也有想象丰富的创意,有头头是道的可行性研究,并也经过了假设干专家的论证,但其中的科学性到底如何?在剧目上演前,人言人殊;但剧目一旦上演,其实际效果立马可见。即以打造“中国音乐剧之都这个创意而言,我相信举凡每一个音乐剧从业者都会为此而欢欣鼓舞,也对东莞市委市政府的过人胆识深感钦佩。但这个宏伟设想可行性如何?这就不单取决于相关人等的良好愿望、雄厚财力、巨大决心和出众才华,还与音乐剧的剧场艺术特性、东莞地理位置和文化积淀传统、交通条件之是否

5、便捷、流动人口的规模与质量(文化水平、审美趣味、用于文化消费的经济实力等等)这些主客观因素极度相关。根据上述诸多因素进行综合考量,我看这个口号的提出是仓促的,其决策过程科学性缺乏,相关决策者对其中不利因素和困难的估计很不充分,其前景不容乐观。 在剧目创作和制作中的类似例子也许更多,本文开头列举的茉莉花白蛇传以及眼前的蝶均属此类。不同的是,茉莉花暂时搁浅,后二者都已上演。我不知道蝶在立项时是否经过严密论证、论证中有无不同意见、相关决策者对这些不同意见作了怎样的应对和处理,但从蝶的舞台呈现看,此剧的剧本创作、音乐创作都存在着不少问题,有的问题还相当严重,从而直接削弱了该剧的艺术感染力;在既往的中国

6、音乐剧创作中,此剧尚不能被视为较好的作品。然而,6000万元巨资已经投入,作品艺术本体的整体框架已然定型,小修小补无回天之力,动大手术那么伤筋动骨,进退两难,前景堪忧。 六、相关行业的大腕迷信不得 新时期以来,我们在舞台艺术领域人才辈出,大腕云集,这些著名作曲家、剧作家、诗人、导演、舞蹈编导、舞美设计家在不同的艺术门类里向我们奉献出大量优秀作品,从而赢得我们的尊敬和爱戴。但音乐剧艺术与我们所熟悉的现存艺术品种,既有共同点,更有相异处;从本质上说,音乐剧之于我们,是一门相对陌生的艺术新品种。20余年来,我们在创造中国音乐剧过程中已有相当丰富的艺术创作积累和市场操作积累,但其中的成功经验不多、沉痛

7、教训不少,因此在整体上依然处在学习和摸索阶段。我国舞台艺术家,不管他在自身专业领域造诣多深、奉献多大、名气多响,一旦从事音乐剧创编、表演、教学、研究或市场营销活动,先前的艺术经验积累当然还有一定作用但毕竟相当有限,更不能自我迷信、照搬往日经验;最好还是甘当小学生,虚心从头学起,将彼此的位置放在同一起跑线上,在平等的切磋和探索中集思广益,共同提高对音乐剧艺术规律、市场规律的认知水平和驾驭能力。 对于地方领导人来说,也应作如是观。对著名艺术家,尊重不可缺而迷信不可有。迷信是科学的大敌,也是艺术的大敌。来自名家的音乐剧创意和作品值得重视和珍惜,但也要通过严格论证进行科学分析,多听逆耳之言,多想不利因素;否那么头脑便失去冷静,判断便不能清醒,决策便陷于主观,行动便流于盲目在既往的音乐剧决策中,不少失误多是因此而起,其间的沉重教训令人痛惜。 以上六个“不得,仅是一家之言,虽不甚入耳,但发自肺腑。 一部音乐剧之是否成功,衡量的标准只有一个,这就是观众、票房和市场。因此,本文谈论到的相关剧目、相关决策、相关创意之能否获得成功,本文对它们所作的评论之是否能够成立,一样都要接受观众、票房和市场的无情检验。(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与职业考试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