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口和方案生育事业持续开展交流材料 一、竞争上岗,落实人员,稳定队伍保持续 把优秀的人员选派到方案生育工作岗位上,让优秀的干部从事最重要的工作,是地区工委、办事处领导班子的共识,竞争上岗、择优选用是小红门方案生育干部队伍保持高效工作能力的重要措施。早在1999年始,小红门乡就以龙爪树村做为试点在选手村级方案生育干部时采用竞争上岗的形式,将年纪轻、素质好、觉悟高、能力强的人选派到方案生育岗位上,此举一时被当做热门话题在全区计生系统中传播。被选用的计生干部不负重望,把龙爪树村的方案生育工作提升了一个新的水平,在试点成功的根底下,小红门乡又相继在肖村村、牌坊和小红门村都开展了竟聘择优上岗的选拔工作。
2、如今各村都已进行2轮以上选拔工作,竟争上岗,择优选用已成为小红门人口和方案生育工作机制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 针对当前乡计生办工作人员短缺、村计生干部新老交替问题突出,计生干部担负多项工作,投入到计生工作的精力缺乏等情况,此次,小红门地区关于加强人口和方案生育工作意见明提出乡计生办要保证3名,方案生育干部,每个村委会配备2名方案生育干部,各村按每200人配备一名方案生育协管员,新增设协管员的工资待遇乡政府将统一制订标准。按照地区工委的总体要求,今年15月,乡计生办组织村方案生育干部以及协管员参加竞争上岗,200于人报名参加,经过笔试、演讲、面试等环节,34计生协管员被录用,为地区方案生育管理增添
3、了新的力量,保持了干部队伍的稳定,为地区人口和方案生育工作的持续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二、完善机制,落实责任、措施到位管理实 工作意见再次强调各级领导要统一认识,确实把稳定低生育水平作为抓紧抓好当前方案生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并按照“一把手负总责、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原那么,把各级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层层落实责任,村级双正职为第一责任人,将“一票否决制,纳入单位领导政绩的考核内容,做为人口和方案生育保障机制的重要内容。同时,为了加强地区各级领导干部对新阶段人口和方案生育工作的认识,落实各级计生干部责任,地区办事处在乡、村两级计生干部、村书记、主任、村计生宣传员三个层次上,进一步完善三项工作学习制
4、度和两项干部工作承包制度。 三项工作学习制度。一是坚持每月乡计生例会学习制度,乡计生办组织村计生专职干部学习人口计生政策法规,布置每月的工作任务,听取各村计生工作汇报,对新情况新问题进行研究。二是建立村党总支和村委会每季度例会制度。两委会每季度组织一次专题学习,听取计生干部的汇报,研究一次本村方案生育工作的形势,出现重大违反方案生育政策的情况时,村级双正职要深入一线,做好工作,掌控事态的开展。三是加强村计生办每月例会制度。村计生办必保每月一会,采取听汇报、布任务、学业务的例会形式,听取协管员的工作汇报,布置本月重点工作,学习当前的政策法规,通过学习,提高各级各类人员的政策理论水平,提高依法行政
5、能力。 两项工作承包责任,一是建立乡计生干部包村制。乡计生办的计生干部进行责任分工,实行包村制度,乡计生办干部每人包两个行政村,切实把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把管理责任落实到人。二是建立村级计生工作人员包户制。村民小组长兼职计生工作的村委会,按每200名育龄妇女配备1名计生协管员,定期入户为每名育龄妇女提供优质效劳,协管员对采取短效避孕措施和人户别离家庭的人员进行重点效劳,村民小组长指导和协助协管员深入育龄妇女家庭开展访视,每月保证与育龄妇女见一次面,做好对育龄的宣传和孕检工作。 各项制度的建立和各级责任的落实,使方案生育管理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三、考评结合、奖优罚末、促进工作上水平 为加强各级领
6、导和方案生育干部的工作责任,促进地区人口和方案生育工作水平的提高,地区加强对方案生育工作责任的考核,将对工作落实的情况进行年终考核、评估,实行目标考核、分数检验的方法,以分值的上下作为评定工作优秀的标准,并将评定结果与年终奖励、处分挂钩。对于工作标准不达标、有瞒报、漏报出生、方案生育率低于98%的三种情况,实行一票否决,被否决的单位、及相关人员不能评为各级各类先进集和个人。村级双正职、计生专干、直接责任的村民小组长分别给予通报批评,扣罚年终分配奖励的处分。对于方案生育工作任务完成的单位,按工作质量分别对村级双正职、计生专干、直接责任的村民小组长给予物质奖励。按照乡计生考核的管理规定,各村也都结合本村实际情况,制定村级的计生管理考核方法。同时,聘请乡人大代表和方案生育监督员参与方案生育检查催促,保证方案生育考核工作的客观、公证。 选拔干部、提高素质、完善制度、强化责任、加强考核,一系列的举措,使小红门地区方案生育工作者队伍不断得到优化,计生干部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想干事、会干事、觉悟高、能力强已成为地区方案生育干部共同努力现实的目标、在小红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有力支持下,小红门方案生育干部将以更加勤奋的工作、无私的奉献、优质的效劳为地区方案生育工作的开展、为地区和谐建设做出新的奉献。 第4页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