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乡村振兴相关素材汇编目录一、方案意见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方案4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工作方案21 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 146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267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389二、领导讲话在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工作会议上的主持词及讲话110在农村工作会议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15在全区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121 9 在市委农业农村暨乡村振兴推进会议上的讲话128在全县农业农村暨乡村振兴推进会议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2、136 三、经验信息多措并举助推乡村振兴140党建引领铺就乡村振兴路142接续推进乡村振兴145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春雨”行动148“三举措”助力乡村振兴150“三治融合”为乡村振兴添动能152招才引智助力乡村振兴154“五化”并举推进乡村振兴156夯实发展根基 助力乡村振兴160四措并举加快推进乡村振兴163四、体会文章在城乡融合发展中振兴乡村167以高度政治自觉奋力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170用“三牛精神”全面推动乡村振兴177三方面着力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180乡村振兴须做好“三篇文章”183以组织振兴引领乡村振兴185聚焦乡村振兴抓实党建工作189做好“后半篇”文章 筑强乡村振兴“堡垒”19
3、5全面推进乡村振兴198以担当作为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205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方案网络乡村振兴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精神,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部署和省委实施意见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及习 近平总书记对我省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 十二届八次全会部署,坚定
4、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 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共同富裕 方向,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放在突出位置,建立农村低收 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帮扶机制,健全乡村振兴领导体制和工作 体系,加快推进脱贫地区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 等全面振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奠定坚实基础。(二)基本思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 署,深刻认识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的重要意义,始终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最大的政治 任务、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推动整个工作体 系从全
5、面推进脱贫攻坚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用乡村振兴来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脱贫地区实现更宽领域、更高层 次的发展。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有序调整、平稳过渡,坚 持群众主体、激发动力,坚持政府推动引导、社会市场协同发 力,明确 5 年过渡期工作重点,做好领导体制、工作体系、发展规划、政策举措、考核机制等有效衔接,从解决建档立卡贫 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为重点转向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 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从集中资源支持脱贫 攻坚转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三)目标任务。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后,“三农”工作进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阶段。到 2025 年
6、,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全面推进,脱贫地区经济活力和发展后劲明显增强,乡村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进一步提高, 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扎实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分类帮扶长效机制逐步完善,脱贫地区农民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农民平均水平。到 2035 年,脱贫地区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乡村振兴取得重大进展,农村低收入人口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二、重点任务(一)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1. 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过渡期内严
7、格落实责任、政策、帮扶、监管等“四个不摘”要求,按照“延续保留一批、调整完善一批、优化创新一批”的思路,对现有帮扶政策进行 梳理,形成政策清单。兜底救助类政策要继续保持稳定。落实 好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民生保障普惠性政策,并根据脱 贫人口实际困难给予适度倾斜。优化产业就业等发展类政策。 创设利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新的政策。脱贫攻坚期间给予 贫困地区的强化财政保障能力政策,要维持一段时间,并与全 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强衔接。2. 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 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开展定期检查、动 态管理
8、,重点监测其收入支出状况、“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 安全状况,合理确定监测标准。建立健全易返贫致贫人口快速 发现和响应机制,分层分类及时纳入帮扶政策范围,有劳动能 力的,坚持开发式帮扶方针,强化产业、就业等帮扶;无劳动能力的,强化兜底保障,确保基本生活不出问题;遭遇重大自然灾害或家庭重大变故的,实行“一事一议”,形成工作闭环, 确保动态清零,坚决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现象。加强相关部门、 单位数据共享和对接,充分利用先进技术手段提升监测准确性, 以国家脱贫攻坚普查结果为依据,进一步完善基础数据库,提升信息、数据精准度。以县为单位建立农户主动申请、部门信息比对、基层干部定期跟踪回访相结合的易返贫致贫人
9、口发现和核查机制,实施帮扶对象动态管理。坚持预防性措施和事后帮扶相结合,精准分析返贫致贫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3. 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落实行业主管部门工作责任。健全控辍保学工作机制,确保脱贫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不失学辍学(除身体原因不具备学习条件外)。有效防范因病返贫致贫风险,落实分类资助参保政策,做好脱贫人口参保动员工作,确保脱贫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建立农村脱贫人口住房安全动态监测机制,落实脱贫户住房安全兜底保障责任,通过农村危房改造等多种方式保障低收入人口基本住房安全。落实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三个责任”“三项制度”, 巩固维护好已建农村供水工程成果,不断提升农村供
10、水保障水平。4. 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和监督。对脱贫攻坚以来使用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贫困县涉农整合资金形成的扶贫项目资产,摸清资产底数,建立资产管理台账。科学确定产权归属, 健全资产管理制度,对不同的资产实施分类管理,落实管理责任。对经营性资产,要明晰产权关系,加强经营管理,防止资产流失和被侵占。对公益性资产,要落实管护主体、明确管护责任,做到持续发挥作用。各地要落实扶贫资产使用管理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严格资产处置程序, 对扶贫资产的转让、置换、报损、报废等处置,要按照国有资产及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履行相应的报批程序。合理确定资产经营方式,规范资产收益分配,重点
11、用于项目运行管护、村级公益事业等。村级收益部分可用于产业发展和提质增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开展小微奖补、小型公益事业建设及扶贫资产维护等,不断激发脱贫群众内生动力和提升自身发展能力。(二)建立健全重点工作有效衔接机制1. 聚力做大做强脱贫地区乡村特色产业。进一步贯彻落实加强全市扶贫产业项目绩效管控的实施意见,推动现有扶贫产业项目提质增效。狠抓弱质项目整改,相关产业项目实施部门要充分发挥整改主体作用,强化整改主体责任,形成整改合力,统筹抓好弱质项目提升、闲置项目盘活等工作。推进乡村特色产业巩固提升,重点抓好项目主体、市场销路和可持续发展三个关键点,在可持续上、带动能力上、规模上下功夫, 努力
12、实现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加强村级光伏电站维护管理,健全管护机制,完善利益分配制度。全面落实好财政扶持、金融贷款、税收减免、项目用地、用工补贴等优惠政策,推动脱贫地区现有产业稳步良性发展。依托乡村资源资产优势,发展“菜园”经济、“小院”经济,培育鲜食玉米、食用菌、果蔬、 羊禽等有明显供给优势的高效特色种养产业。深入开展消费帮扶行动。持续开展消费农副产品认定工作,打造专馆专柜专区为载体的产品销售渠道。设置食堂的各级预算单位,过渡期内农副产品采购预算中预留 10以上份额,通过贫困地区农副产品网络销售平台采购。2. 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发挥职业学校培训主阵地作用,加大对脱贫人口职业技能培训力度,用
13、好致富带头人实训基地, 继续落实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政策,培育区域劳务品牌。搭建用工信息平台,强化就业服务,加大脱贫人口有组织劳务输出力度。支持脱贫地区在农村人居环境、小型水利、乡村道路、农田整治、水土保持、产业园区、林业草原基础设施等涉农项目建设和管护时广泛采取以工代赈方式,带动脱贫人口就业增收。延续支持扶贫车间的优惠政策。过渡期内逐步调整优化生态护林员政策,优先保障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实现就业。统筹用好乡村公益岗位,健全按需设岗、以岗聘任、在岗领补、 有序退岗的管理机制,过渡期逐步调整优化人员选聘、补贴标准等政策,促进弱劳力、半劳力等家庭就近就地解决就业。3. 持续改善脱贫地区基础设施条
14、件。全面承接国家和省对脱贫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政策,重点谋划一批道路、高标准农田、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继续开展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在光纤宽带和 4G 信号实现行政村全覆盖的基础上,向自然村延伸。持续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按照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统一部署,支持脱贫地区因地制宜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推进脱贫县“四好农村路” 建设,推动交通项目更多向进村入户倾斜,因地制宜推进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加大农村资源路、旅游路、产业路建设力度。加强通村公路和村内主干道连接。加强脱贫地区防洪、农田灌溉等水利工程建设,实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改造建设。统筹推进脱贫地
15、区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 巩固快递“乡乡有网点”布局,大力实施“快递进村”工程。2022 年底,实现有条件建制村“村村通快递”。支持脱贫地区电网建设和乡村电气化提升工程实施,加快补齐农村电网发展短板。4. 进一步提升脱贫地区公共服务水平。继续做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加强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加 强脱贫地区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基础能力建设,打造一批 特色产教融合型企业(产教共同体)和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继 续实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 善计划。加强城乡教师合理流动和对口支援。过渡期内保持现 有健康帮扶政策基本稳定,巩固 30 种大病专项救治成果,持续 19 开展大病专项救治工作,完善大病专项救治政策,优化高血压等慢病签约服务,调整完善县域内先诊疗后付费政策,探索扩大服务对象范围及提供服务医疗机构范围。继续开展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并建立长效机制,推动脱贫地区受援县级医院(含中医医院)开展重点专科建设,持续提升县级医院诊疗能力。通过“远程医疗平台”,推动实现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远程医疗全覆盖,实现农村患者在“家门口”享受上级医院专家诊治。 支持脱贫地区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配备,继续改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条件。加快推进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