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绿色金融实践及思考 一、绿色金融的涵义及其在国际、国内的开展情况 绿色金融在全球有着较长的开展历史,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70年代,当时的西德就设立了世界上第一家环境银行。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国会通过了环境应对、赔偿和责任综合法(comprehensiveenvironmentalresponse,compensatianandliabilityact,cercla),规定由联邦政府设立专门的基金(因此,cercla也称“超级基金法案),从而使商业银行密切关注与环保有关的信贷风险。此后,其他兴旺国家以及国际组织也着手探索与环保有关的金融实践。2022年,由来自7个国家的2023家跨国银行
2、共同提出的与环境治理相关的授信管理原那么“赤道原那么,成为金融机构工程融资业务中评估环境风险的主要国际惯例和财务准那么。2023年,联合国完善“赤道原那么并提出责任型投资原那么,进一步要求金融机构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充分考虑融资工程的潜在环境影响。2023年9月,为落实巴黎协定的精神,世界银行宣布推出气候融资平台,通过聚集政府部门、金融机构、慈善机构以及私人投资者的资金支持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绿色金融的内涵包含三方面的要求:一是在信贷投放、期限以及利率设定等方面,金融业应当优先向绿色相关产业倾斜;二是金融业要坚持可持续开展的目标,利用金融业务的运作推动环境保护和经济开展之间的协调;三是要将绿色金融
3、作为相关环境政策的推行手段。总的来说,绿色金融旨在推动社会经济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开展,从而实现社会可持续开展。可见绿色金融不仅指某一特定金融产品,更是指与绿色产业及环境政策相关的一套金融体系。具体来讲,一方面通过出台一系列金融措施,利用各渠道会聚的资金支持环境友好工程;另一方面通过引导金融体系做出相应改变,使得融资工程和投资决策考虑环境因素。政府可以利用绿色金融体系为环保产业和可持续开展进一步筹措资金,通过新的金融产品支持可持续开展,撬动社会资金去建设和维护环境根底设施,从而加强企业绿色经营实践,进一步拓展相关金融支持。目前国际上较为主流的绿色金融产品主要有绿色零售金融产品、金融机构绿色资管
4、产品、企业相关绿色融资类产品和绿色保险等产品。其中绿色零售金融产品主要包括绿色按揭、绿色消费贷款、绿色商业住宅贷款以及绿色信用卡等面向个人、家庭或者小微企业的相关金融产品。 (一)国际绿色金融开展的概况为应对气候变。化以及资源环境压力,对根底设施建设的绿色化需求在不断增加。绿色根底设施建设工程投资不仅有提高生产效率的潜力,而且还能为公民健康、环境保护和经济开展带来各种利益。相关资料显示,全球在20232030年间对绿色根底设施建设和投资需求将到达2万亿美元,超过同期全球gdp的2%。 1.德国:利用政府贴息和环保认证推动绿色贷款业务开展。德国是全球最早开展绿色金融相关业务的国家之一,德国政府主
5、要通过出台配套政策措施大力支持环保工程及企业,以构建绿色环保机制促进绿色金融的开展。目前由德国银行参与制定的“赤道原那么已得到推广,并成为德国金融机构内部行业标准。在企业绿色贷款工程的审批中,德国金融机构严格按照“赤道原那么的相关标准对工程进行归类,以行业制定的环境、健康与平安指南(ehsguidelines)为评判准那么,对提交审批的贷款进行综合审查,并给出减少风险的相关意见。德国的绿色贷款业务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其开展中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政府部门积极参与绿色贷款业务。政府不仅是金融机构的合作对象,金融机构作为政府部门的执行机构以及环境事业的融资机构,借助政府影响力有力地促进绿色贷款业务开展
6、。二是实行绿色金融产品自由化政策。德国绿色贷款相关产品不会由于政府参与而受限制,绿色信贷产品需求企业在社会了解全部信息的条件下对产品招投标,而德国政府仅提供利息补贴并进行相应监管。三是环境保护机构对企业进行绿色环境认证,凭此认证判定企业或工程是否有资格获得规定的贴息补贴,从而保证相关补贴政策可以精准地执行并用于环保事业。 2.美国。利用信息透明和法律保障推动绿色金融业务开展。作为绿色金融领域先驱国之一,美国在节能减排及环境污染治理方面成效显著,而这些成效有赖于美国完善的绿色金融开展制度和法律环境。首先,美国商业银行主要的管理模式并非传统意义的股东管理模式,而是相关利益人管理模式,可使很多主体参
7、与者参加到绿色金融业务相关规那么制定中来,从而使多方利益得到兼顾。其次,美国的金融法律体系非常健全,能有效协调政府部门、企业及金融机构三者之间的关系,能够利用健全的法律规定促使金融机构在绿色工程中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再次,美国政府积极通过多项配套政策推动绿色贷款开展,同时通过搭建完善的信息传输以及保障体系有效躲避信息不对称可能带来的各种风险,从而保障绿色金融业务的可持续开展。最后,由于完善的法律体系能够有效地躲避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产生,这也促使银行在向绿色企业和工程放贷的过程中能够充分考虑自身的社会责任和商业利益,在积极推进绿色金融业务开展的同时保障银行自身的稳健经营。 3.英国。利用财务工
8、具和鼓励措施减少绿色金融投资障碍。英国政府利用政策法规、财务工具以及鼓励措施来减少绿色金融的投资障碍,促进绿色金融市场的开展。首先,英国政府推动制定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的绿色金融政策框架,通过制定全球首个有法律约束力的应对气候变化目标,提出“205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大幅减少至少80%的目标;同时提出相应的可再生能源开展路线图,明确承诺增强对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和部署,并将其作为英国能源部门脱碳的关键环节。其次,在英国,绿色根底设施工程可以利用广泛的财务结构转移绿色金融产品的各种风险,使得企业能够通过结构性金融产品分享未来的收益或者现金流,以此抵消工程风险,从而为非传统股权投资者带来满意的回报。最后,
9、英国还积极推出各种鼓励措施,鼓励绿色金融投资。例如允许投资者通过分期付款方式支付绿色根底设施的股权,或者由商业银行通过贷款帮助投资者获得股份,然后签订股权购置协议解决相关投资者面临的风险;要求金融机构为投资者提供关于绿色根底设施工程的高质量信息数据,从而使投资者能够评估其潜在的投资风险;同时金融机构提供相关风险转移工具,如推出气候保险产品以及交叉抵押现金汇兑产品等。 (二)我国绿色金融开展历程。绿色信贷等绿色金融业务在我国开展已经有一段时间,在调整我国产业结构、推动环境治理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绿色金融业务从小到大,正在不断开展壮大,逐步形成规模。目前我国绿色金融正处于迅速开
10、展的扩张时期,即将迎来绿色金融3.0时代。 1.绿色金融1.0时代。以与环保设施相关的贷款为主。绿色金融1.0即绿色金融开展的起步阶段。这一时期,通常只有少量银行向环境治理工程提供绿色融资效劳。早在1995年,当时的国家环保局等相关政府部门已明确要求各级银行在信贷工作中要充分重视环境保护工作,把支持生态保护以及污染防治作为银行发放贷款考虑的主要因素之一。但随着我国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运营的转轨,国有四大银行转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业化运营模式,也逐步降低了包括环保在内的相关政策性贷款的承担量;同时,由于政策性银行组建时间不长,立足未稳,无法承担过多的环保相关信贷业务,也因此,这一时期我国的绿色
11、金融业务以银行发放的环境治理相关贷款为主,且数量较少。此外,随着环境污染治理相关设施由事业单位转为企业运营,只靠财政资金已经难以满足自身开展需要,因而只能通过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抵押或第三方担保向银行申请工程贷款。由于环保设施运营通常具有稳定的现金流,因此商业银行愿意向相关企业提供贷款。这一时期的绿色金融业务主要为提供与环保设施相关的贷款。 2.绿色金融2.0时代。金融产品和效劳更加多元化。绿色金融2.0即绿色金融业务的快速扩张阶段。202322年,由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以及原环保总局联合推出相关政策,旨在通过信贷手段遏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和工程的盲目扩张,从而解决国内日益棘手的节能减排问题。紧
12、接着又制定了绿色证券和绿色保险等相关政策,形成包括绿色信贷、绿色证券以及绿色保险等绿色金融业务在内的更加多元化的金融产品和效劳格局,绿色金融业务范围进一步扩大,使得更多企业的污染治理和节能降耗工程得到融资支持。局部银行开始涉足排污权抵押贷款,从而解决了企业进行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缺乏抵押担保的困境。随后,排污权抵押贷款这种绿色信贷业务在全国得到推广,成为环保治理工程信贷融资的重要方式。此外,一些银行开展收费权质押贷款以及专利权质押贷款等相关业务的探索,并取得了预期的效果。2023年,原环保部启动名为“银政投的相关绿色信贷方案,随后在海南、山东两省进行试点,主要通过政府、商业银行、投资机构三方出资
13、提供优惠贷款,从而解决中小企业环保治理资金缺乏的问题。 3.绿色金融3.0时代:绿色金融提质增效成为重中之重。绿色金融3.0即绿色金融业务的提质增效阶段。在此时期,绿色金融业务的提质增效成为重中之重。绿色金融提质增效的关键在于:一方面,要逐步调整绿色金融业务支持的重点,由过去支持企业购置或更新环保设备转向支持企业进行绿色技术的研发或研发成果的产业化,这是促进生态文明和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另一方面,要推动绿色金融产品和效劳的升级,由过去以提供绿色信贷为主转向以开展绿色创投为主,这是推进创新驱动战略以及实现创新型国家目标的需要。因此我国需要进一步加强绿色产品的创新研发,不断提升企业绿色竞争力,从而
14、提高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相应地,我国绿色金融开展也应及时转型升级,大力开展更多的绿色创投业务,支持更多具有高风险的环保技术的研发。此外,与互联网、碳金融业务结合,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以及金融衍生品,将会推动我国绿色创投产业得到快速开展。 二、我国金融机构开展绿色金融业务的着力点及实践 (一)金融机构开展绿色金融业务的着力点。从金融机构的角度而言,要开展绿色金融业务,首先要明确自身的经营定位,要把环境保护相关情怀、道义的理念转换为自己的经营模式并落实到位,这样的绿色金融业务才是可持续的。因此,金融机构开展绿色金融业务应关注以下三方面:一是同时重视对绿色环保产品供需双方的支持。当前市
15、场上,金融机构通常更重视对绿色产品供应方的支持。金融机构应加大对相关应用方的支持,通过进一步加大对消费终端绿色环保产品的金融支持,促进消费者绿色环保意识提升,从而为供应方带来实实在在的商业利益。首先,金融机构可设定相关绿色门槛,制定绿色黑名单,进一步强化对绿色行业以及绿色企业的支持,同时限制对绿色黑名单企业的支持;其次,金融机构在内部资源分配上,应逐步向绿色金融业务倾斜;最后,金融机构要优化政策流程,从而更好地为绿色企业以及行业效劳。二是根据绿色企业的商业模式积极创新业务模式。金融机构需通过深入实体经济了解相关绿色产品及行业的主要需求和各自的运行模式,按照不同绿色工程的特点设计相应的金融产品。
16、由于环保领域并不像传统的制造企业购置原材料、制造销售产品这么简单,整个过程除了买卖关系,还有后期效劳如污水处理、设备维修、技术效劳等,除了提供设备,更主要的是供应商及其用户之间形成的持续效劳关系,因此金融机构应通过研究环保领域的新经营模式,实现精准提供绿色金融效劳。此外,金融机构要重视研究绿色企业间的资金结算,同时结合上下游安排分期投入以及分期付款,从而为绿色企业的经营提供流动性,进一步降低绿色工程的融资本钱。三是积极将绿色理念贯穿到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中。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效劳要表达绿色,内部运行管理也要表达绿色,具体来讲可通过应用金融科技减少自身的运营本钱。以浙商银行为例,许多企业结算方式主要为承兑汇票,资金流动性不高,同时相关票据的整理、真伪区分都较为繁琐。为此,浙商银行通过金融科技推出票据池业务,可向企业提供在线整理票据、甄别真伪和到期托收效劳,同时为企业持有的票据建立票据池,从而为企业提供一次性审批信用额度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