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深静脉导管尖端的定位.ppt

上传人:la****1 文档编号:128913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2.2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静脉导管尖端的定位.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深静脉导管尖端的定位.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深静脉导管尖端的定位.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深静脉导管尖端的定位.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深静脉导管尖端的定位.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深静脉导管尖端的定位.ppt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深静脉导管尖端的定位深静脉导管尖端的定位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麻醉科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麻醉科 邱少钊邱少钊 意义 中心静脉导管异位发生率:不在上腔静脉4.5,不在最佳位置10-40 中心静脉导管顶端位置可因呼吸、心跳、颈部伸屈、体位改变而移动23 cm(310 cm),易伤及腔静脉薄壁(0.51 mm)意义 过浅:CVP测量不准,导管脱出,血栓形成,静脉炎 过深:导管尖端进入右心房会引起心律失常、损伤心肌或瓣膜,甚至发生心包填塞。定位方法 术中判断:DSA、C臂、TEE、ECG、患者主诉 术后判断:胸片、患者主诉 最佳位置 一般认为导管尖端的理想位置应在上腔静脉的上部近右心房处。上腔静脉在右

2、第一胸肋结合处由左、右头臂静脉汇合而成,至第三胸肋关节处注入右心房。由于上腔静脉在进入右心房前平均3 cm长度仍有心包膜向上延行包裹哺,因此目前主张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心房入口上2 cm较为适宜。最佳位置 一般认为深静脉导管尖端胸片最佳位置:第四胸椎()与第六胸椎()水平之间。第34前肋间水平。与水平之间 第四胸椎()与第六胸椎()水平之间,相当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的连接处。(1)气管(2)食管(3)右头臂静脉(4)左头臂静脉(5)胸廓内动、静脉(6)头臂干(7)左颈总动脉(8)左锁骨下动脉(9)椎动脉(10)气管前间隙(11)血管前间隙(12)淋巴结(13)胸腺(14)胸导管(15)胸骨柄(1

3、6)第1肋软骨(17)第2肋骨(18)第3肋骨(19)肋间肌(20)胸大肌和胸小肌(21)腋窝(22)肱二头肌和喙肱肌(23)肱骨(24)三角肌(25)肱三头肌长头(26)大圆肌(27)小圆肌和冈下肌(28)肩胛骨(29)肩胛下肌(30)前锯肌(31)大菱形肌(32)竖脊肌(33)第3胸椎(34)食管胸膜带(35)右气管旁带 (1)气管(2)食管(3)主肺动脉窗(4)心包(5)血管前间隙(6)胸腺(7)主动脉弓(8)升主动脉(9)上腔静脉(10)胸主动脉(11)气管前间隙及淋巴结(12)左喉返神经(13)胸骨柄(14)第2肋骨(软骨)(15)第3肋骨(16)第4肋骨(17)第5肋骨(18)胸导

4、管(19)第4胸椎(20)竖脊肌(21)乳腺(22)食管胸膜带(23)右气管旁带 (1)气管前腔静脉后间隙(2)主一肺动脉窗(3)右上叶支气管(4)右主支气管(5)左主支气管(6)左肺动脉(7)肺动脉干(8)上腔静脉(9)升主动脉(10)心包(11)胸腺(12)胸主动脉(13)食管(14)奇静脉(15)尖段支气管(16)前段支气管(17)后段支气管(18)前段动脉(19)后段动脉(20)上肺静脉后支(21)乳腺(22)胸骨角(23)第2肋软骨(24)第3肋骨(25)第4肋骨(26)第5肋骨(27)第5胸椎(28)胸导管(29)前联线(30)后联线 (1)肺动脉口(2)主动脉根部(3)左冠状动脉

5、(4)右心耳(5)上腔静脉(6)右上肺静脉(7)右肺动脉(8)叶间动脉(9)中间支气管(10)食管(11)奇静脉(12)胸主动脉(13)第6胸椎(14)心包横窦(15)左心耳(16)左上肺静脉(17)左上叶支气管(18)左下叶支气管(19)左肺动脉降支(20)上段动脉(21)乳腺(22)胸骨体(23)第3肋软骨(24)第4肋骨(25)第5肋骨(26)第6肋骨(27)背阔肌(28)左气管后带(29)奇食窝 (1)右心房(2)右冠状动脉(3)三尖瓣(4)右心室(5)左冠状动脉前室间支(6)左心室(7)二尖瓣(8)乳头肌(9)室间隔(10)左心房(11)房间隔(12)下肺静脉(13)食管(14)奇静

6、脉(15)胸主动脉(16)基底段支气管(17)第7胸椎(18)乳腺(19)胸骨体(20)第4肋软骨(21)第5肋骨(22)第6肋骨(23)第7肋骨 第34前肋间水平 心的体表投影右上点:在右侧第3肋软骨上缘,距胸骨右缘约1 处。上腔静脉:合成后沿升主动脉右缘下降,平右侧第三胸肋关节下缘注入右心 房。深静脉导管常规置管深度 置管深度在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中未作规定 置管深度的医学参考值范围分别为1216 cm,1015 cm,在临床操作中建议置管深度不超过16 cm较为安全,可避免将导管置入心脏 置管深度常用公式 藤井真法:经右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深度(cm)=身高X 0.07-5+A(穿刺部位至胸骨

7、切迹的距离);经右颈外静脉穿刺置管深度(cm)身高X 0.08-1+B(穿刺部位至锁骨的距离)。导管置入深度()(身高/10)-2 导管置入深度()身高X8 患者,男,62岁,身高165CM,行右颈内后 路入路输液港置管,穿刺点刻度15CM,术后拍片 剪除6CM后再次拍片 讨论 从颈内静脉置管测量结果,身高并非影响置管深度的主要因素。观察中,最小右锁骨上缘至右房口的平均距离为8.3cm(身高163cm),最大为12.5cm(身高163cm),个体差异大,且与身高无明显关系。锁骨上缘至右房入口处的平均长度为10.021.15cm,而穿刺点多在锁骨上3-4cm,因此,穿刺点到右房长度为132cm左

8、右。右颈内静脉穿刺时,穿刺点在锁骨上3-4cm,理想的置管长度应在12-13cm左右。右颈外静脉穿刺置管,穿刺点在锁骨上6cm左右,理想的置管长度应在14-15cm左右。推荐公式 右侧颈内静脉置管时,导管置入长度为 8CM+穿刺点到锁骨上缘距离;左侧颈内静脉置管时,导管置入长度应再加3CM(因为左头臂静脉比右头臂静脉长2-3CM)。小儿置管深度 右侧颈内静脉 _ 患儿体重(kg)置管深度(cm)_ 22.9 4 34.9 5 56.9 6 79.9 7 1012.9 8 1319.9 9 2029.9 10 3039.9 11 4049.9 12 5059.9 13 6069.9 14 7079.9 15 80100 16 经右颈内静脉中心静脉导管的正确位置可按身高进行预测:(1)身高100cm按置管深度(cm)=身高(cm)/10-2 谢谢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