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百年孤单是一部什么作品篇一:百年孤单文学风格百年孤单文学风格现实生活中,风格说的是一个人的气度、作风和常有的行为特点,文学作品也是如此,而文学作品是有人创作完成的,因而要讨论一部作品的风格我认为就不得不以作者为中心点展开。作者生长的时代、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生活家庭环境、接触的阶级、种族还有他的人生经历和由此构成的人生观价值观等等一系列的要素都阻碍到它所创作作品的文学风格,也确实是说以上所有的要素都是构成文学风格的要素,这些要素共同组合就定下了作者的文学风格!马尔克斯1927年3 月6日生于哥伦比亚阿拉卡塔卡。1940 年迁居首都波哥大。1947年入波哥大大学攻读法律,并开场文学创作。1948
2、年因哥伦比亚内战中途辍学。不久他进入报界,任观察家报记者。1955年,他因连载文章揭露被政府美化了的海难而被迫离开哥伦比亚,任观察家报驻欧洲记者。1960年,任古巴拉丁通讯社记者。1961年至1967年,他移居墨西哥,从事文学、新闻和电影工作。之后他主要居住在墨西哥和欧洲,接着其文学创作。1975年,他为抗议智利政变举行文学罢工,搁笔5年。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并任法国西班牙语文化交流委员会主席!一个人最初的生活环境可能阻碍这个人的一生,马尔克斯的童年都是在外祖父母家度过的,可能阻碍马尔克斯最终走上文学道路的,是他的外祖母,听说她是一个相信万物有灵和鬼怪世界的女人,擅长讲故事,因而,从小他
3、就在外祖母的膝盖旁听她讲故事,这些恰恰给他的想象力增添了最初的动力。作为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的百年孤独,就处处透露着无比奇妙的色彩,小说中描写霍阿卡蒂奥被枪杀后,他的鲜血从门下流出,居然穿过客厅,流到街上,在土耳其人大街上奔腾。然后左拐右拐,径直流向他母亲乌苏娜的房子。还有,描写连 日阴雨导致空气潮湿,“甚至鱼儿也居然能够从门里进来,从窗户里出去,在房间的空气中 畅游。再有,写奥雷连诺第二当家以后,他家的家畜居然抑制不住地奇妙地繁衍起来,这 是由于他的情人佩特娜柯特,她的爱情具有刺冲动物繁衍的功能,能使他养的母马一胎下 三崽,母鸡一天下两次蛋,肉猪不停地长膘,几只兔子一夜之间就在院子的地上繁衍了
4、一层 小兔子。这些夸大无一不具有鲜明的魔幻特点。作者确实是如此巧妙地把现实事物披上一层魔幻的色彩。这也反映出了作者所生活的那个奇妙而光怪陆离的土地是多么具有奇妙魔幻的特质:在幅员宽阔的拉丁美洲,同时夹杂着土著印第安人、印欧混血人、被贩运的非洲黑人以及欧洲移民,这些人生活形态十分不同,各自都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逐步构成了玛雅、印加和阿兹台克三种文化中心。由他的生活经历不难看出他早期的职业是记者,如此一个接触政治接触第一线的行业,使他对政治对政府对政事有了最严肃和深化的考虑,政客们的虚假,统治者们的残忍,民众的盲从和愚昧等等都写得淋漓尽致。他用犀利的批判目光直截了当指向统治者、指向当局的罪恶和谎话
5、。作品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因而作品中更透露着无比残酷的现实:1967年6月29日小说发表。其写作背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这时受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宏大阻碍,在开展中国家聚拢的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兴起了广泛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运动。但是,那次革命浪潮不是民主革命,不是伊斯兰革命,也不是要求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革命。在争取到民族解放和民族独立的权利之后,尽管民族矛盾缓解,但阶级矛盾并没有处理。在世界范围内,广阔开展中国家在政治上、经济上仍然处于被奴役、被剥削、被压榨的地位。文中阿卡迪奥第二在美国人创办的香蕉公司里当监工,鼓开工人罢工,成为劳工领袖。后来,他带着三千多工人罢工
6、,遭到军警的镇压,三千多人只他一人幸免。他目睹政府用火车把工人们的尸体运往海边丢到大海,又通过电台宣布工人们临时调到别处工作。阿卡迪奥四处诉说他亲历的这场大屠杀揭露真象,反被认为神智不清。这些内容足以反映当时它所处环境的真实情况。这恰恰是现实,外国侵略权力和本国反动权力勾结共同压榨哥伦比亚人民,1903年美唆使巴拿马独立后,美权力就进一步浸透哥伦比亚。因而作品是对跨国资本主义的一次振聋发聩的怒吼!反响的是哥伦比亚、拉丁美洲和现代世界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神话般的历史!用魔幻的表达控诉着令人发指的现实!马尔克斯写百年孤单时所处的时期非常典型,拉美文学表现为大爆炸时期!多数作家的作品多是反响拉丁美
7、洲各国所遭受的命运、历史和社会政治现象,借助这些作品来表达本人的民主思想和立场,对本人国家和名族的爱,还有挥之不去的对军事专制统治者、政治寡头和外来大资本家等黑暗权力的厌恶!百年孤单的文学风格突出代表了那个时期魔幻现实主义作品的文学风格: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真幻交错,运用极度夸大的意味手法,将真实发生的事件用印第安民族神话和民间传说加上古代玛雅人的奇幻文学风格,用怪诞的手法表现出来,让人感受处在一场真实的梦境中。每一个意象都带着奇妙感将人深深吸引,有时像是真实的历史,有时又像一个虚构的故事,虚虚实实之间读完,抬起头竟已觉不管魏晋了。再有确实是百年孤单的语言文字简单而易明白,深化浅出。有好几位拉美文学评论家说,百年孤单的表达语言仿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