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上“节约与和谐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人人节约,社会和谐。 在党的16届三中和四中全会上,中共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决定。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应该是物质文明和道德文明和谐的社会。节约型社会是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因此,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倡导节约,树立节约意识,培养节约美德。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有言克勤兴邦,克俭于家。对于勤俭节约,中国人自古有着深刻的认识。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曾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唐朝诗人李商隐指出: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明代朱柏庐在治家格
2、言中写道: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多少年来,一滴水,一根火柴,一张纸的节约精神,辉映着一个民族的美德和灵魂。毛主席的被子、周总理的睡衣、朱总司令的扁担,教育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令我们为之感动,为之景仰。上世纪60年代,节约更成为我国度过政治和经济难关的法宝之一。在物资极度短缺的情况下,政府把节约上升到政治高度,并以此安排物资的供应、生产,可以说,那个时代的中国就是节约型社会。节约荣耀,浪费可耻,早就成为我国公民的一种道德标准。 近20年来,随着经济的开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节约意识似乎渐行渐远,鼓励消费的宣传铺天盖地,什么首富、金领、豪宅、极品,等等等等。有的人为了紧
3、跟时尚,不顾自己和家庭的实际情况,超前消费;还有的人出现了认识上的误区,认为节约即吝啬,既然生活水平提高了,就应该讲阔气,讲派头。在他们的心目中,艰苦朴素、勤俭建国、勤俭持家的好传统、好风气,早已成为过时的东西。浪费可耻变成了浪费荣耀。在这种不正确的消费观念的影响下,一些人为了到达自己奢靡消费的目的,不惜铤而走险,侵占公私财务,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我曾屡次同爸爸妈妈一起外出吃饭,经常看到饭店里剩下了大量的饭菜,有些菜甚至没动几筷子就被整盘倒掉,多么可惜呀。这可是多少个农民伯伯日日夜夜辛勤劳动的果实呀。难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他们都忘了吗。再看看我们身边,浪
4、费现象无处不在:教室人去灯不熄,纸上写错一个字就撕掉,水龙头的水常流,面包、苹果咬了一口就被扔掉hellip;hellip;这里,我粗略地给大家算一笔账:如果每人每天节约一粒米,那么我们中国每天就能节约2600多斤米,足足可以供一家三口吃两年;如果每人每天节约一分钱,那么我们中国每天就能节约1300万元,可以让多少失学儿童重返校园hellip;hellip;温总理曾说过:在中国,一件小事加上十三亿人就是大事。节约,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今天看来,更显得意义深远。 节约就是充分利用资源,能够增进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自然是人类的母亲,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然而,自然界提供的物质和能量并不是取之
5、不尽、用之不竭的。因此,要实现人类一代又一代延续,就必须合理地使用资源。遗憾的是,长期以来,人们盲目地追求经济开展,无节制地向大自然攫取,在创造大量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付出了环境恶化和生态失衡的代价,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受到了严重破坏。面对这样的状况,如果能够注意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保护自然与实现开展之间找到平衡点,就能不断增进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节约就是尊重他人,能够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外表上看,俭朴或奢侈只是个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似乎无可厚非。其实不然。在资源日渐稀缺的情况下,节约就意味着把有限的东西让给别人用、留给后代用,因而是一种克己利人的高尚品德。同时,任何物质财富的创造无不凝结着劳动者的辛劳。充分利用每一样物品,自然就是对别人劳动成果的珍惜,就是对劳动者的尊重。人们之间相互尊重彼此的劳动,才能相互尊重彼此的人格,进而平等友好地相处,对抗和冲突才会减少,包容与和谐才会增加。 第3页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