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区就业效劳管理局先进工作者工作汇报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 同志们: 大家好。 我叫,来自区劳动保障局,现任区就业效劳管理局副局长兼劳务输出办事处主任。 初,我区筹备组建驻劳务输出办事处,得知这个消息,生在、长在、部队转业正想干一番事业的我,主动向领导请缨,赴负责劳务输出工作。心想,这正是实现人生抱负的大好时机。 同年 5月,我满怀信心坐上了开往的列车,迫不及待地来到我父亲的老战友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111团王浩政委的办公室。王政委告诉我“小成啊,我们要的拾花工年龄在40岁以下啊。这可让我蒙了,我区40岁以下的劳务工都心仪长三角、珠三角。这劳务输出做还是不做。怎么去做。王政委的一席话,真让我始料不
2、及。 第一次赴开展工作,就遇上了这样的难题,我心情特别不好。正在一筹莫展之际,突然想起了那次我随区总工会救灾组赴庆元乡飞龙村,发放救济款和救灾物资时的感人的一幕。当时,一位50多岁的农民大姐对救灾组领导说:“全社水稻收不到一千斤谷子,明年生活是个问题。政府组织人员到摘棉花,我虽然年纪大一点,但我手脚麻利,能不能介绍我也去,找点钱,弥补点损失。,想起这位农民大姐这个靠劳动补收的朴实的小小的要求,我的灵魂为之一颤:这就是农民的精神,这就是人的精神,不等、不靠,只想在政府引导下奔生活奔小康。我急促地走进王政委的办公室,把这个事例耐心的讲给王政委听,王政委当即拍板:“好,小成,我信你一回,破个例。 方
3、面的工作有了眉目,市委、政府为我们在开展的工作也十分满意。但回来组织劳动力时,听说是到摘棉花,我们很多农民朋友却犹豫了。就在这关键时刻,我市市领导、局领导兵分八路、全面铺开,乡村干部齐发动,磨破了嘴、踏破了鞋,蹲在田间、坐在炕头,向群众保证,到摘棉花是一条赚钱的路子。市委、政府为最大限度的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还专门出台了以奖代补的方法。发开工作真难啊。有的群众甚至把我们当作骗子,作为七尺男儿,为组织拾花工赴疆,我都不知道掉过多少次眼泪。即便如此,农民大姐们还是心存疑虑。我只好搬来救兵,请的王政委到现场发动,王政委讲到动情处,大声说:“你们放心,你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劳动局全力以赴,我们一定会
4、妥善安置,保证你们有活干、有钱赚、平安返乡。再说,有成勇世侄具体负责这件事,我放心,你们应该更放心。 人员算组织起来了,但平安送达目的地却又成了一个问题。多人的拾花工队伍,市政府屡次召开协调会,落实公安、卫生、相关乡镇、新闻单位等派人护送;落实交通局,商请涪陵、万盛、武隆等交通运输单位协助,一次性调集了70多辆大巴将拾花工送到了重庆。可重庆到3200多公里,这么庞大的队伍,只有专列才最有序最平安。我们找到籍重庆火车站张正强副站长,请他帮助落实专列,但落实专列实在太困难了,只能集中购置了十节车箱的车票。尽管赴疆前,劳动局组织了岗前培训,但许多拾花工是第一次赶火车,护送途中,意想不到的事还是时有发
5、生。古花乡的邓凤英,刚上火车就突发胆结石,痛得直不起腰,浑身大汗,车开不久乡又出现低血糖反响,随队医生立即分别实施救治;列车行驶到第二天,水江镇的在车上到处游走,同一车箱的几个年轻人发现后,立即向我汇报,送随队医生检查,主要是年纪偏大、车内空气质量较差,导致心情烦燥,我们安排专人照顾。经过72个小时的长途跋涉,多人平安抵达。这让我切身的感受到:有组织的劳务输出,不仅政府能最大限度的帮助农民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更重要的是农民工能实现相互救助。,在汪洋书记的亲自关心下,铁道部为重庆十万拾花工安排了赴疆专列,为我区拾花工赴疆也解决了一个大难题。 平安抵达后,妥善安置就是一个迫切的问题了。农民工外出务
6、工,都想早点干活,都想在最能挣钱的地方干活。我们几个负责安置的同志,在解决了他们的食宿后,立即前往兵团洽谈。可是,我们却万万没有想到出现了“气候问题。由于气候原因,棉花花期推迟,估计一周内不能开工,民工们情绪波动较大,有的甚至提出要立即回家。怎么办。仅靠说服是绝对解决不了问题的,我们当时就请求兵团方面另想方法解决花开之前的务工问题,所幸的是当时的蕃茄还未摘完,尚可安排一周内的短期务工。拾花工安排下地后,我们几个负责安置的同志悬着的心才落了下来。 同志们都知道,是我国幅员最大的省区,我们的拾花工分布在东、南、北疆。我的工作区域跨度达202300多公里,一天跑上几百公里那是常有的事。还记得那是一个星期六的晚上,我们在北疆XX县区将身患急性胃肠炎的骑龙乡拾花工郑泽淑送医院治疗,那是一夜没合眼。第二天,要火速赶到南疆XX县区处理拾花工与当地连队的纠纷,行程800多公里,我们驾着兵团的越野车,奔驰在旷野中,跃过一望无际的戈壁、跨过一道道干涸的河流,十多个小时过去,随车的同事很快就困的睡着了,我也上眼皮搭下眼 第4页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