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牢固树立依法治国理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宣讲稿之一牢固树立依法治国理念授课人:检察长赵淑珍同志们: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根本内涵可以概括为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效劳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准备分五课讲完。今天我讲第一课:牢固树立依法治国的理念。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根本方略。树立依法治国的理念,就是在全社会和全体公民、特别是执法者中养成自觉尊重法律、维护法律权威、严格依法办事的思想意识,使广阔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务,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的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
2、标准化、程序化和法制化。一、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199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立为治国根本方略;在1999年3月召开的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又被写入了宪法修正案。依法治国方略的最终确立,在我们党和国家的开展史上,具有伟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1、依法治国是我们党治国理政观念的重大转变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传统的封建“人治思想的影响,我们党在治国方略的选择上经历过一些曲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总结“文化大革命中法制被严重破坏、“无法无天的惨痛教训,清醒地认识到加强法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做出把党的工作重
3、心转移到经济建设的同时,提出了开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战略方针。xxx同志强调要“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把法制建设与经济建设放到了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推进,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实立,促使我们对社会主义法治认识的不断深化。1997年,党的十五大最终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根本方略。依法治国方略确实立,标志着我们党最终战胜和彻底抛弃了封建“人治思想的羁绊,坚决不移地选择了社会主义法治的治国道路,从而完成了我们党执政治国理念的一次深刻而重大的转变。2、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国家长治久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
4、前提和根底,是十三亿中国人民最大利益之所在。没有稳定,什么事也干不成;如果社会动乱不安,已经取得的成果也要丧失。怎样才能保持社会持续稳定呢?要搞法治,实行依法治国,才能保持国家的长治久安。小平同志就讲“还是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为什么搞法治才能保持国家稳定、社会稳定?因为法律制定后必须公布,这样人们对自己的行为就会有一个合理的预期,有了矛盾纠纷、或者权益受到侵害,人们能够通过法律途径去化解,去讨回正义和公正,而不是没完没了地相互争执,或者不断找组织、找政府、找领导,永无止息。而且法律一旦制定公布后,就有一段相对稳定的有效期,法律所标准和确认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自然也就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改革
5、开放以来,我们党和国家大力加强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开展,有力地保障了我国社会的持续稳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长期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3、依法治国是开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开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开展社会主义民主,就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xxx同志早就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制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只有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才能使广阔人民群众在法制的轨道上正确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才能保障社会主义民主的健康开展。实行依法治国,就是把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从而保证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真正当家作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