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的传承与保护摘 要:昆曲是我国传统民族艺术的瑰宝,被称为“百戏之祖。近年来,我国逐渐加大传承保护的力度,在此大背景下,本文对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进行了研究与探讨。既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涵义与范围,对我国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模式进行分析,深入剖析当前的情势,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旨在完善保护昆曲,为今后开展的工作提供一些借鉴。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传承;保护昆曲又称昆山腔,距今已逾六百年,江苏昆山是其起源地。2001年5月18日昆曲被联合国列入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2年被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所收集1。昆曲具有极高的
2、文化价值和丰厚的底蕴,保护昆曲,不仅是我国十分重视传统戏剧的表现,也是我国尊重崇尚本民族文化的表达。但就当下昆曲的不良开展状况,我们需要充分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要加大其适应能力,用创新理念来帮助昆曲受到有效保护与传承。从而使昆曲的古老灵魂活力四射,和现代文化体系相适应,为我们的现代生活注入新鲜血液,使其成为我们精神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局部2。在我国,各个省份地区都有着颇具当地特色的戏曲文化,研究学习一个区域的民间戏曲,是对民族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历史传承的意义3。2022年是汤显祖逝世400周年,这个课题的研究对于纪念大师复兴昆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相关理论根底(一)非物质文
3、化遗产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涵义与范围文化遗产是经历了久远的历史开展,所遗留下的珍贵精神财富,其具有不同的分类,简单地说分为两大类,分别是有形和无形文化遗产。其中有形文化遗产又称物质文化遗产,特点是可以满足人类生存于世且在开展过程当中所有需求的所有文化,例如服饰、家私、饮食、古代墓穴、遗址等都是其中的内容4。而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指的是不同民族的民众继承下来并发场广阔的各种活动与艺术等,并且和人民的生活具有密切的联系。不同形式的民间艺术在经过多年来的更新变化之后,也在逐渐被文化遗产所采纳,具有可观的潜力有待挖掘。非物质文化具有明确的范围,常见的有民族艺术、故事、诗歌、史诗、神话等等,包括人与人之
4、间的自古传承下来的人生礼仪也包含在内,其多见为与手工艺相关的技能,并且无论哪种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都有一定的文化空间有待开展。物质文化遗产在经历了多年的划分后已经明确到包含历史文化名城、可移动文化,它们最大的特点就是本类文化遗产是固化的,无法再生,也不可传承。因此要对其加以保护,假设出现操伤及时修复,通常来说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是保护切实存在的有形物体。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之的最大区别是沃的,而活态的就需要传承人来继承和发扬,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传承人的作用非常重要,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传承,而物质文化遗产不可复制不可再生,这也是二者最大的区别,也是具有对立性特点的区别。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
5、征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多用到的是口头方式,将民间艺术、技能和传说等向一代代传承人进行传承的,通常是口说、眼看、耳听来一代代向后人传授5。另外,少量的传承人无法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通过一代代无数的传承人,不断向外界扩散,并不断演变至今,并且在演变的过程中在不断吸纳群众不同的口味和爱好,所以才能够内容更加完善、形式更加丰富。绵延不断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假设是在传承的过程当中传递中断,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就根本不会流传至今。其次,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性。其独特性主要表达在人们的语言和民族风格上。该民族的人民用自己独特的语言口头传递,以特殊的方式来举办活动,用本民族特有的语言方式,来
6、表达出自身的特色,使本民族内特有的表演艺术、手工艺术等可以代代相传。而这些民族的特色都是在历经岁月后传递下来的,对于子孙后代有深远的影响,是很难改变的。显著的地域风格。不同的民族生活在不同的区域里,这些不同的区域有着不同的特色,而本区域的自然环境极大影响了本民族的文化。通常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区域较为固定,会受到本区域内特殊的位置、自然气候、族人生活習惯等等的影响,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无论是在产生还是在传承上,都直接与本区域的独特环境有关。(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模式1.法律和法规保护在当前形势下,我国十分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保护,运用法律保护是最直接的保护方式。2022年2月25日
7、,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公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具权威性和重要性的法律条文。因此,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展工作正逐步走向有序、健康、生态、制度健全的开展之路。2.政府主导的保护2022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及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确立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开展的工作方针。2022年,国家成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专门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并确立了“国家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及“非物质文化
8、遗产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地方政府对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不可小觑,在国务院统筹下,各地方政府不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例如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形式是无形的,但是会有具体产生和流传的区域,可在保护该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起源地安排人手进行保护,在区域内成立专门的保护部门,方便不分日夜保护各种文物,有条不紊地开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从而形成一套由中央到地方的文物保护体系6。截止到目前,我国已经有多个省份先后建立了本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同时从省到县,建立了一套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民间保护要大力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因为其并非只是一种戏曲、一种手艺活而已,而是
9、艺术形式是凝聚了民族的智慧,并且在漫长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得以存活,自然是弥足珍贵,非常有必要进行保护与传承。而在发扬的同时,民间也有了空间来开展,所以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具有了民族色彩。另外,诸多民间艺人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作出了不小的奉献,比方说民间团队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比其他众多部门更有优势,可谓是不可或缺,将民间文化与官方文化、草根文化与上层文化等等紧密相联,用更加客观和严谨的态度来使全社会都更加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比其他保护部门在制定有针对性的保护策略上更加客观和实际。具体有民间自发组织的公益性机构、科研部门和基金会等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作出了很大奉献,紧密配合以及
10、支持来自政府的保护,使保护工作更加到位。4.旅游开发和保护在历经了漫长的开展过程后,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衰败,严重的正在慢慢消失在我们的视野里,究其原因,不外乎是因为如今的现代化工业进程不断深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无法在这竞争大潮中站稳脚跟,因此脱离了社会开展,市场逐渐减小直至消失,不断向着消亡的方向走去。只有在我们可以填饱肚子的情况下,我们才能够有能力去追求美食;在我们有足够的衣物保暖之后,才能够开始追求服饰的美观和品牌;在我们居得其所后,才能有追求精神满足的能力7。而那些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艺人们,面对如今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衰败,自身的生计都难以得到保障,传承文化自然也是力所难及,有心
11、无力。只有传承人可以很好的生存下去,才能够有能力传承文化。想要使更多的人来体验到民族文化,旅游是其中一个途径,并且通过旅游,可以翻开昆曲的市场,使更多的人认可其社会文化地位和价值。在推广当地的旅游资源时,将昆曲作为内容之一,可以帮助昆曲融入到社会中。通过旅游这种方式可以重新再现昆曲,实现其可持续性开展。(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模式我国经历了长期的农耕文化和自然经济时代,在当时的环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然传承模式保存与延续的作用是十分有效的。之所在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延续至今,是依托了自然传承方式的结果,假设离开了自然传承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很难说可以有今天的模样。所谓自然传承,传承的并
12、不仅仅是简单的手工技能,更多的是传播了民族的民间智慧。由于自然传承没有明确的模式,而且规那么与技巧也不够标准化,所以传承时便对于传授者以及传承者两方都提出了资质、悟性、才华以及配合度的要求,甚至有的传授人依靠的仅仅只是自己对于昆曲的看法与灵感,传承者也要不断吸纳外界的经验,以及发挥自身的才华、创新能力以及各种技能。所以自然传承具有流派多元化、风格多样化以及技艺个性化等等传承范畴内的特点。很多不同种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里,不少的绝活、工艺均是这样流传下来的。比方说以潍坊杨家埠的年画生产工艺来说,虽然说这些年画在构图工艺上相差无几,印刷的过程也是如出一辙,但是由于制作年画的工艺存在差异,而且师徒传承
13、也不一样,所以潍坊杨家埠年画的细节也不一样。有很多民间绝活都是通过传承的过程演变得来,这一点恰恰表达出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元化的特点。二、昆曲开展存在的问题(一)传承艺人存在严重断档在以前昆曲的传承中,根本上均为祖辈相传,最大的特点是师承关系,但是随着时代的开展,如今艺人们的年齡趋于老龄化,身体每况愈下,而时代高速开展带来了丰富的就业时机,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学习昆曲或热情不够,虽然我国目前在很多昆曲发扬地的学校中参加了昆曲内容的学习,但是很多学生在学习时也只是当作任务来完成,无法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对此不感兴趣。而老艺人们传承下来的数十支曲谱如今年轻的艺人们无法全部传承下来,例如在逐昌,已经出现
14、了昆曲其中一支内容“十番后继无人的情况,严重的艺术断档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来说消灭是致命的。所以收集整理昆曲相关的资料,对老艺人进行保护和照顾,并大力培养年轻的传承艺人迫在眉睫。(二)表演场域生态流失在漫长的历史开展中,屡次出现的战乱使昆曲中的不少内容曾经有过濒临消亡,且民间庙会和昆曲具有密切的关联性,因此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曾经有段时间我国不同地区的民间戏曲和民俗活动都受到了影响,有的损坏严重较为严重,局部的昆曲曾经因为叫停庙会所以有几十年的时间是中止的。如今昆曲在发源地江苏出现较多的方式是春节时的彩灯、庙会游行时、结婚或生子喜事活动中或是茶余饭后的休闲活动里。因为时代进步以及受西方思想的
15、影响,如今现代文明强烈冲击着我国传统形式的民俗集会,像庙会、节日采灯会等活动不断减少,留给昆曲的表演场域也是逐渐萎缩。(三)缺乏充足的资金扶持要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就必须有物质根底作为保障,而资金那么是最重要的保障,特别是民间戏曲需要购置乐器、音响、服装等设施设备,乐队的成员们学习和生活都要有开销,所以更加需要充足的资金加以扶持。在归纳了诸多学者对于相关领域的研究之后,发现目前我国昆曲在传承和保护中因为资金管理问题、乐队规模和运营模式问题、艺人表演水平问题等多种因素所制约,特别是国家及地方投入的资金远远缺乏,无法满足开展的需要,而且覆盖面也十分有限,亟待解决。三、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昆曲的文
16、化传播策略(一)提升政府主导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通过人来传承,表达了核心为人的特点,但人的学习、生活和生存都需要物质,要有经济来源才能够有精力和能力去传承文化。有些艺术形式不需要经济作为根底,但是民间艺术的实际性极强,在外界环境影响下,像前文所述无论是乐器等设备或是艺人的生活都需要开销,所以昆曲的传承也需要考虑现实问题。尤其是受时代开展和目前的经济体制影响,如今的年龄艺人们更加看重的是眼前的利益,对于政府提出的宏观影响力和长远的开展利益,认为遥不可及,所以也不放心思。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们也是普通人,没有能力去改变传承的形式来获得利益,所以会有很多人基于生活和生存情况考虑,从而放弃了文化的传承。如果想要解决本项情况,笔者认为政府应积极加大保护传承团体的力度,只有让传承人的生活质量得到了保证并获得了合理的利益,才能够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这是一种生产性保护措施,通过传承人的生产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