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粤语童谣在幼儿园课程中的传承与开展:多元文化是当今世界儿童开展的主题,儿童的开展必然受到其所处的文化的影响。粤语童谣作为岭南地区独特文化体系的重要载体之一,近年来,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粤语童谣不仅能增强儿童对岭南文化的认同感、实现粤语方言的传承,还能帮助儿童了解岭南的历史开展。幼儿教师应该根据教育性、适宜性和时代性的原那么选择适合幼儿开展的粤语童谣,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改编与创新童谣;粤语童谣可在幼儿园的语言、艺术、游戏、一日生活等活动中融合渗透。关键词:粤语童谣 幼儿园课程传承与开展引言从对广州3-6岁儿童的随机调查中了解到,能听会唱粤语童谣的儿童越来越少。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随着改革
2、开放的不断深入,大量的外来人口涌入广州,在促进广州经济开展的同时,也弱化了粤语在人们生活中的交流和使用,很多外乡的儿童在幼儿园里也都使用普通话进行交流,会讲粤语的儿童逐渐减少。二是受到现代传媒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儿童听的、唱的都是从电视和网络上获得的,粤语童谣在儿童的世界里渐行渐远。因此,保护粤语童谣,发挥其在促进儿童的文化认同感和精神归属感方面的积极作用,无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一、 粤语童谣与儿童开展粤语童谣是以粤语方言为根底进行传唱的一种儿童文学样式,主要流行于岭南地区,它以短小的形式,明快的韵律,顶针的修辞,盎然的童趣叙说着广府的骑楼、老火靓汤、西关小姐、凉茶早市表现
3、了广府人民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和地域文化,彰显了广府人民诙谐、豁达和务实的精神。粤语童谣作为儿童喜闻乐见的文学样式,它摆脱了抽象的说教和枯燥的道理灌输,代表着和儿童的经验相类似的许多成熟的经验,也代表着儿童拥有的许多能力和需要。(一)区域文化的认同语言绝不仅仅是人类交际的工具,更是一个地区深厚文化积淀的外在表现。粤语童谣源于民间,与岭南文化密切相关,是岭南区域文化延续和传承的载体,是乡音乡情的象征,更是让儿童产生岭南文化认同的关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和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开展,激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可见,感受民间的、民族的艺
4、术也是我国幼儿教育开展的一个根本指向。教育与文化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任何文化特质或者形态,如果没有教育就难以延续。在本研究中,通过对民间粤语童谣的收集、整理,挖掘出适合粤语地区儿童开展的童谣,在幼儿园课程中加以保护和传承,使儿童通过对童谣的学习,加深其对外乡文化的认识,增强其对外乡文化的认同感和精神的归属感,萌发儿童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二)粤语方言的传承粤语童谣不仅美在它是童年记忆的坐标、文化认同的载体,更美在语言的抚慰。粤语方言作为汉语的一个分支,主要来源于古代中原的“雅言,从西汉灭南越国之后开始在岭南地区传播,是我国最古老的“普通话,有着悠久的演变历史,保存了我国语言演变的丰富
5、信息,尤其是汉语古音韵的保存,均优于现代汉语,是研究语言的活化石。而粤语童谣是用纯真的语言去描述儿童天然、质朴的生活世界,语言没有经过刻意的修饰,最能反映粤语方言的真实面貌。儿童在这种清爽、明快、朗朗上口的粤语童谣吟唱中,将自然而然地习得了粤语方言的表达,从而实现粤语方言的传承。(三) 岭南历史的了解粤语童谣是传唱于岭南儿童之口的民间口头文学艺术,它来源于古代中原的“雅言,于西汉灭南越国之后传入岭南,在以广信为中心的“沿江流域传播,承载着千百年的历史足迹。而非物质文化区别于物质文化的无形性使其更注重于其本身所具有的历史传承价值。粤语是经过岭南人民把中原文化和百越文化相互融合、相互吸收而开展起来
6、的,传承了大量的中原一带的民俗风情,如舞狮子、逛花街、打灯笼等等。粤语童谣是岭南岁月的忠实记录,它以稚趣灵动的语言、幽默幽默的形式承载了岭南开展的历史渊源、岭南人民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社会道德等。粤语童谣也是透视岭南历史开展的一个重要窗口,儿童学习粤语童谣的过程,也是儿童了解岭南历史的过程。二、 幼儿园课程对粤语童谣选择的根本原那么人类必须从自己深厚的文化积淀中挑选出最优秀的局部,同时也是与个体早期接受能力相一致的局部构成一个“文本,这便是课程。如果这些需要塑造的个体是幼儿,那相应的课程便是幼儿园课程。粤语童谣是岭南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精华与糟粕同在,如果从入选幼儿园课程的角度来审视粤语童谣
7、,它应该是人类文化中最优秀的局部,而且还应该是适合幼儿开展水平的。(一) 教育性原那么粤语童谣属于传统文化的一局部,保存了大量的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但是由于受到时代的局限,并不是所有的粤语童谣都具有正面的教育作用。因此,在将粤语童谣融入幼儿园课程时,要对其进行价值判断,认真地鉴别和区分,注重其教育性和思想性,选择那些有助于幼儿获得有益关键经验的童谣,对于有些存在着迷信或者伪科学色彩的童谣要淘汰、剔除。从而,使儿童在优秀童谣的滋养中体验快乐、连结乡情、积累经验。(二) 适宜性原那么人的一生都处在不断地学习和开展当中,但是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学习的内容和方式是不一样的。处于儿童期的幼儿有其特殊的学习内
8、容和学习方式。在将粤语童谣融入幼儿园课程时,必须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不能把成人的知识简单地灌输给幼儿,进行超前教育。也就是说粤语童谣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必须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是幼儿可以理解和接受的。(三) 时代性原那么社会在飞速开展,人们在不断进步,当前的社会生活充满了时代气息。粤语童谣要想具有时代性与丰富性,就要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实际。对幼儿来说,只有跟他们的生活有关的童谣,才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引发他们的联想,促进他们的理解和运用。因此,幼儿园课程在对粤语童谣的内容进行选择时,应尽量选择具有时代性的,使幼儿能够看得见、摸得着,或者是能够感受或体验得到的童谣。比方童谣“落雨微微,水浸田
9、基,田基有条蛇,吓亲大老爷,大老爷有支枪,吓亲个缠脚娘,缠脚娘有粒糖,吓亲国民党。虽然读起来朗朗上口,但是童谣中的“缠脚娘“国民党等都离幼儿的现实生活比拟久远,幼儿很难理解,这类童谣就要剔除或者进行改编才能纳入幼儿园课程。三、 幼儿园课程中粤语童谣的改编与创新粤语童谣作为一种文化的存在形式,其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再加上历史的局限性,很多粤语童谣中的内容都超出了幼儿的理解力和接受力。杜威指出:“教育必须以儿童已有的经验为起点,在现有经验范围内,选择那些有希望有可能提出一些新问题的事物,这些新问题能激起新的观察和新的判断方式,从而拓大未来经验的范围。因此,幼儿教师在将粤语童谣运用于幼儿园课程
10、时,不能对幼儿进行成人知识的系统灌输,要根据幼儿可以接受的形式对童谣进行改编与创新,把童谣复原于生活,复原于幼儿可以感知的生活经验和可以操作的具体活动,使幼儿在学习粤语童谣的过程中,能借助其生活中原有的经验来建构新的经验。点虫虫是一首描述岭南地区荔枝成熟景象的童谣,在流传的过程中有很多版本,最常见的是:“点虫虫,虫虫飞,飞到荔枝基,荔枝熟,摘满屋,屋满红,陪住个细蚊公。在融入幼儿园课程时,教师将童谣与当地的风貌结合在了一起,改编为:“点虫虫,虫虫飞,飞到高山饮露水,露水饮唔到,返来食青草。点虫虫,虫虫飞,飞到荔枝基,荔枝今年结满子,个个红红坠断枝。点虫虫,虫虫飞,飞到广州亚运村,环保智能叻到冇
11、得顶。点虫虫,虫虫飞,飞上广州电视塔,俯瞰花城处处系靓景。点虫虫,虫虫飞,飞过大街同小巷,文明互助好风气。点虫虫,虫虫飞,男女老幼齐锻炼,活力羊城添朝气。改编后的童谣中参加了幼儿比拟熟悉的高山、荔枝基、亚运村、电视塔、大街和小巷等元素,帮助幼儿借助生活中原有的生活经验,更好地理解“点虫虫的意义。四、粤语童谣在幼儿园课程中传承与开展的策略粤语童谣在幼儿园课程中传承,并不是仅仅在原有的课程中参加粤语童谣,而是采用一种新的视角和方式来实现原有的课程,使局部课程内容的学习和粤语童谣的学习在同一过程中有机地结合起来,表达粤语童谣在幼儿园课程中的渗透性和融合性。粤语童谣要成为幼儿园课程中的内容还要注重其可
12、体验性和可活动性。杜威指出:“成人心目中系统的和精确的经验对我们具有的价值,在于按照儿童生活直接所表现的那样来解释它,而且还继续对它进行引导和指导。对幼儿来说,粤语童谣就是一种动手、动口、动脑的活动。因此,在将粤语童谣融入幼儿园课程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并不是解释和说教,而是引导和启发幼儿在愉快的体验和分享过程中学会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一) 在语言领域的渗透和融合粤语童谣本身就是一种儿童语言,它既像音乐,又像诗歌,能说,能唱,这种精练、富有节奏感的语言正是幼儿所喜欢的,更是幼儿语言教育领域不可缺少的内容。比方月光光:“月光光,照地堂,年卅晚,摘槟榔,槟榔香,摘子姜,子姜辣,买(胡辣、菩达、
13、萝卜),(胡辣、菩达、萝卜)苦,买猪肚,猪肚肥,买牛皮,牛皮薄,买菱角,菱角尖,买马鞭,马鞭长,起屋樑,屋樑高,买张刀,刀切菜,买箩盖,箩盖圆,买只船,船无底,浸亲两个番鬼仔,一个蒲頭,一个沉底。整个童谣运用了顶针的修辞和“三三句式,环环相扣,一气呵成,描述了岭南人民的生活环境以及当地的土著文化。根据童谣本身的特点,我们把它融合在了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首先运用多媒体的手段向幼儿播放童谣,并展示相关的图像,请幼儿欣赏,帮助幼儿在观图、视图和倾听的过程中感受“月光光的情境。接着教师和幼儿进行有关童谣内容的谈话活动,加深幼儿对童谣内容的理解。然后教师请幼儿随着音乐,一边看着图像学念童谣,一边用手拍出
14、节奏,充分体验童谣的幽默幽默。整体朗诵童谣之后,教师请幼儿两两一组自由组合,一边相互拍手,一边朗诵。最后教师再让幼儿根据童谣的节奏,自己创编童谣。幼儿在积极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到了童谣的丰富、有趣,不但激发了幼儿对语言的兴趣,而且丰富了词汇,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二) 在艺术领域的渗透和融合粤语童谣作为民间传唱的一种文学样式,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和音乐性,把粤语童谣恰当地融合渗透在音乐、舞蹈和绘画中,不仅能使幼儿饶有兴趣地多感官参与学习粤语童谣,而且还能整合幼儿原有的经验,促进其全面开展。以粤语童谣凼凼转为例:“凼凼转,菊花圆,炒米饼,糯米团,阿妈叫我睇龙船,我吾睇,睇鸡仔,鸡仔大
15、,摞去卖,卖得几多钱?卖得三百六十五个仙。描述的是广东过端午节时,幼儿一手拿着多彩的风车,一手拿着好吃的炒米饼和糯米团,围着圆圈,在午后斑驳的日影里转呀转的情景。我们把它融合在艺术活动中,首先教师借助凼凼转的视频和音乐让幼儿完整地欣赏童谣,充分感受童谣有趣的意境;接着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童谣的内容,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童谣描述的情景;然后请幼儿在音乐背景中,一边念童谣一边自由创编童谣动作;最后教师和幼儿一起玩“转圈圈的游戏,让幼儿根据已有的各种转的经验创编唱玩游戏,当唱到“阿妈叫我睇龙船时游戏结束。在活动的过程中,不但开展了幼儿的艺术表现力和艺术创造力,而且萌发了幼儿对民间艺术活动的热爱。(三)在
16、游戏活动中的渗透和融合在幼儿的日常活动中,除了教学活动、生活活动,就是游戏活动。游戏是幼儿主要的学习方式之一,“幼儿让自己的世界适应于自己的行动,而不是让自己的行动去适应世界的限制,幼儿通过游戏,便能使世界之难以制服与难以理解的方面变得可以制服和可以理解。因此,游戏中也是粤语童谣传承和开展的一个重要领域。比方咕碌咕碌:“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前前后后,咕碌咕碌一,咕碌咕碌二,咕碌咕碌三,准备开炮打敌人!我们把它渗透在户外游戏环节,教师首先在户外创设了一个稻草怪兽的形象,然后带幼儿一起念童谣,念到前面三句时,边念边拍手,待念到咕噜咕噜时拳头在胸前滚转,当念到“一、二、三时分别伸出相应的手指头,最后到“开炮打敌人时立即出手做出打“怪兽的动作。整个活动幼儿激情高涨,兴趣盎然。还有趿跛跛:“趿跛跛,跳跳脚,咚咚咚,上跳下跳似麻雀。是一个让幼儿单脚跳着走路比快的游戏。在活动中,幼儿一边嬉戏,一边传唱,既体验童谣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