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融机构年度工作参考方案金融机构年度工作打算今年以来,为落实市委、市政府对通州新城建立的有关要求,配合新城严重投资工程启动建立,金融办在委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发挥好、利用好各类金融资源的宏大潜能,做足、做实融资方式创新这篇大文章,以效劳为动力,以创新为抓手,稳步推进新城建立融资工作,较好的完成了委党组及主管部门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主要工作情况报告如下:一、2023年工作情况2023年,是新城建立的关键之年,也是新城建立融资压力集中显现的一年金融办紧紧围绕全区重点功能区、重点工程的建立融资工作和年初区委、区政府的严重决策部署,解放思想,开辟创新,探究利用多种金融工具,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加快
2、融资速度,为新城建立奉献力量。(一)稳中求进,不断推进新城建立融资方式创新一是推进银行机构信贷融资。金融办积极开掘、整合各银行机构的信贷资源,利用传统贷款方式为新城建立融资。四月份,为保障运河核心区工程后续建立,金融办汇同交通银行等七家银行以银团贷款方式筹组了总规模80亿元的核心区二期贷款,并已全部发放到位。十月份,经前期各项协调工作,文化旅游区工程首期c地块120亿元贷款区级承贷局部的抵押物、资本金等已陆续到位,农发行总行贷前评审工作也已根本完成,贷款发放工作进展顺利。二是募集中关村通州园金桥基地建立基金。为尽早达成奔驰二期工程的供地要求,金融办与建立银行等金融部门合作,采取集合信托+股权投
3、资的基金方式,吸引社会资本投入,为金桥基地土地一级开发工程建立筹集资金。目前基金筹组已进入抵押物手续办理阶段,估计首期将筹集资金9亿元,用于相关地块前期拆迁工作。三是运用委托贷款方式为重点工程融资。金融办开发运用委托贷款这一金融工具,采取三方协议委托的方式,通过金融中介将资金闲置方和需求方进展对接,即提高了闲置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收益水平,又为建立单位募集到了急需的建立资金。目前已筹集资金10余亿元,用于重点工程、园区建立、土地一级开发等领域建立。四是探究利用银行间市场构造化融资工具。与兴业银行北京分行投行部合作,探究利用构造化融资工具,为我区园区建立、土地一级开发等工程融资。通过在银行间市场融资
4、,一方面可募集大量信贷资金,一方面将局部工程风险予以转嫁。目前,已梳理出融资额度达100余亿元的工程,与兴业银行进展了对接,兴业银行总行已对工程的可行性进展论证,马上进入实操阶段。五是推进新城基业公司债券发行工作。为保障核心区建立资金需求,降低融资本钱,金融办积极推进新城基业发行2023年公司债工作,债券期限为7年,拟通过上交所公开发行。目前,债券发行的评级、增信等前期工作已根本完成,马上转报市发改委审核,估计可筹集资金约20亿元。六是探究搭建新型政府融资平台。按照区领导指示要求,金融办会同中信建投公司,对区属国有运营性和非运营性资产进展梳理,探究搭建符合要求的新型融资平台,以充分发挥国有资本
5、对市场资源配置的引导作用,为新城建行后续融资寻找新途径。(二)好中求快,不断提高与投资机构合作共建才能新城建立离不开各类优质资源的集聚,需要借助各类投资机构的智力、资金、技术等优势。金融办积极与各金融机构、战略投资者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引导其为新城建立出谋划策、奉献力量。一是促成区政府与北京农商银行、兴业银行北京分行签订银政战略合作协议。今年以来,区政府与北京农商行、兴业银行北京分行成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两家银行承诺在将来2-3年内,为通州区城市建立、产业开展、新农村建立等领域提供总额不少于250亿元的信贷支持和各项优质金融效劳,为我区新城建立奠定了资金根底。二是落实国开村镇银行奖励政策,为引
6、进金融机构提供示范效应。国开村镇银行属于具有独立法人资质的金融机构,按照市有关政策,可享受一次性资金补助。金融办积极与市级主管部门沟通、协调,为企业争取补助资金提供政策指导和效劳,为今后引进类似工程积累经历。三是与邮储银行合作举办金融效劳“三农及小微企业宣传活动。会同驻通各金融机构以及区经信委、农委等部门,做好市银监局关于金融机构效劳“三农及小微企业调研活动。各驻通银行机构及政府有关部门通过组织创新、产品创新、效劳创新等方式,为我区“三农及小微企业提供便利的金融效劳,相关工作得到了市银监局领导确实信。四是与平安银行、国资财务集团、鑫桥融资等机构保持良好接洽,谋求在新城建立领域的合作时机。针对通
7、州新城建立的实际,金融办与各类投资机构在融资方式创新领域深化沟通,对融资租赁、买入返售、中期票据等方式进展了讨论,为今后工作打下一定根底。(三)变中求新,不断引导金融资源助力新城建立接着引导、发挥我区现有金融机构、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等机构助力新城建立、产业开展等方面的作用,引导金融机构效劳“三农及中小企业开展,不断为新城建立奉献力量。一是引导金融机构合理规划,缓解农村金融效劳供给缺乏征询题。金融办依照人大代表的相关建议,积极协调农商行在宋庄、张湾等金融效劳供给缺乏的地区装备自助终端、自助银行,以满足当地百姓根本需求。目前,农商行已在宋庄装备一处自助银行。同时,工商、农业、中国、邮储等
8、银行打算在将来两年内新增网点约23处,以提高金融效劳的辐射范围,更好地满足通州地区百姓需求,二是大力推进北京“村村通金融工程建立。农村根本金融效劳“村村通工程是指在偏僻农村的村委会、小超市等场所内,由金融机构建立金融效劳自助设备,用以弥补千人以上村落两公里范围内银行网点的空白。目前,金融办已完成全区9个乡镇400多个行政村的金融需求效劳摸底调查,共收回有效征询卷400余份,为下一步自助设备布放工作奠定了根底。三是发挥民间资本在支持“三农及中小企业开展中的作用。稳步推进小额贷款公司设立工作,指导现有3家小额贷款公司充分发挥其支持“三农及中小企业的作用。做好小贷公司政策解读工作,细心梳理工作台账,
9、做到每个小贷公司从征询到设立开业及后续开展都有一份专门台账。接着加强对融资性担保公司的标准工作,严格按照市金融局有关工作部署,对辖区内获得融资性运营许可证的担保公司进展监管。二、明年的工作思路和主要措施今年以来,尽管区有关部门在新城建立融资领域获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与首都城市副中心的功能定位相比,与通州建立开展的需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和征询题,主要表如今利用金融资源促进新城建立的手段还不完善,撬动民间资本参与新城建立的力度还不充分,创新提升工程融资效率的机制还不健全等几方面。针对工作中存在的征询题,金融办将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确定的目的任务,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接着加强与金融机构合
10、作共建。在我国目前的金融治理体质下,大量的资金、人才、信息、政策等金融资源集中于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内,因而,进一步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战略合作,建立起长期有效的沟通机制,是实现银政“合作共建、优势互补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明年的工作中,要跟踪好北京农商行、兴业银行、国开行等已与区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的金融机构,推进合作工程的落实。同时,加强与证券、信托、保险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合作,探究在证券市场、基金市场、保险市场等领域开展更广泛的合作。二是积极撬动民间资本参与新城建立。目前,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业已通过国务院批复并开场施行,其改革的要点在于合理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用以支持实体经济的开展。随
11、着信贷政策的收紧,政府从银行机构获取大规模、低本钱贷款资金的难度有所加大。因而,撬动民间资本参与新城建立,是提高融资效率、拓宽融资渠道的有效途径。在明年的工作中,要进一步研究国内外比较成熟的产业投资基金等方式,鼓舞民间资金以设立新城建立基金、产业引导基金的方式,参与新城根底设备、土地一级开发、产业开展等领域建立,以实现新城建立资金来源的多元化。三是构建高效投融资衔接体系。过去几年中,我区主要采取土储贷款、工程贷款、bt等传统方式融资,今年以来,有关部门尝试了信托、基金、公司债等新型融资方式。传统方式的特点是借贷双方对接,新型方式的特点是三方甚至多方对接,涉及的部门较多,环节较复杂。目前,我区尚
12、未构成一个统一的、高效的投融资衔接体系,各部门、各乡镇、各园区的金融资源较为分散,基层工作人员的业务才能还需习惯新的情势。明年的工作中,要加强对构建高效投融资体系的研究,加大协调沟通力度,促进各部门构成合力同时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和培训,提高基层队伍应对新征询题、新情势的才能。四是培育打造重点企业上市。推进区属企业上市,是加快转变经济开展方式,提升区域开展形象的有力抓手。在明年的工作中,可尝试选取一到两家经济效益和开展前景好的企业,在市级主管部门和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坚持“企业为主、政府引导、标准运作、积极推进的原那么,不断加大对拟上市企业的培育和支持力度,努力为企业处理上市过程中的实际困
13、难和征询题,积极推进本区企业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中关村股权代办转让系统等上市融资工作,以提升企业开展实力,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金融机构年度工作打算2023年是“十一五收官之年,市金融办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连续“十一五以来各项工作的良好态势,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奋力拼争,锐意进取,不断拓展融资渠道,加快提高金融效劳才能,积极推进金融中心建立,成效明显,圆满完成了“十一五主要目的任务,金融对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开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有关情况如下:一、阔步前行的5年,“十一五期间金融业快速开展为金融中心建立打下坚实根底(一)腾飞的5年,金融规模迅猛增长,跃升为支柱产业金融产业做大做强。202
14、3年,全市实现金融业增加值481.2亿元,是2023年的5.1倍。占GDP比重提升至6.2%,较2023年提高3.2个百分点,连续两年超过5%,国民经济重要支柱行业的地位进一步稳固。金融业在为社会经济开展提供强力支撑的同时,本身建立获得了宏大成就,行业地位不断提高。信贷规模增长有力。存贷款余额双双打破万亿元大关,截止2023年底,存款达13614亿元,是2023年末的2.8倍,年均增速24.9%,高于全国4.4个百分点。各项贷款余额10999.8亿元,位居西部第2,是2023年末的2.9倍,年均增速25.4%,高于全国4.5个百分点。存贷比81%,排名全国第5。其中,中长期贷款占比79.4%,
15、较2023年末上升了31个百分点,有力支撑了全市经济高速运转和严重工程建立。证券市场融资实现较大跨越。5年来新增海内外上市企业15家,上市企业总数已达48家。总市值4071.6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948%;证券化率52%,较2023年末增加了40个百分点。5年来累计通过证券市场融资947亿元,其中股票市场498.4亿元、债券市场448.6亿元。证券市场已经成为重要的融资渠道。保险业务快速提高。保费收入到达321.1亿元,较2023年翻了两番多,保费规模在西部地区从第5位上升到第3位。年均增速34.5%,排名全国11位。为社会提供风险保障5.1万亿元,是2023年的3.2倍,保险业效劳社会、
16、保障民生的作用日益凸显。(二)开放的5年,海内外金融机构纷至沓来,创新型金融机构走在全国前列银行数量跃居西部第一。得益于重庆良好的经济社会开展态势和优良的金融生态环境,各类银行加速入渝,构成了大型银行、中小型银行和区域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共同开展的良好格局。全市银行数量到达48家,比“十五末增加26家,其中法人银行3家、外资银行及代表处10家,我市成为西部地区银行总数和法人银行数量最多的城市。证券、保险市场主体稳步开展。证券行业快速成长,现有证券营业部98家,较2023年增加35家。保险公司总部经济优势突出,5年来新设法人保险机构3家,排名全国第5位,中西部地区。市级保险分公司37家,较2023年增加17家。创新型金融机构蓬勃开展。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机构、股权投资类机构、金融(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