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云南山谷名族文化.docx

上传人:g****t 文档编号:1321835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6.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云南山谷名族文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3年云南山谷名族文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23年云南山谷名族文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23年云南山谷名族文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23年云南山谷名族文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2023年云南山谷名族文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云南山谷名族文化篇一:哈尼族文化哈尼文化艺术绚丽多姿,有神话、传说、诗歌、故事、寓言、童谣、谚语、谜语等。神话,传说中有表达万物来历的创世纪;有讴歌人类战胜洪水,繁衍生息的洪水记;有反映哈尼族历史迁移的哈尼祖先过江来等。诗歌主要有“拉八热和“阿基估两类。“拉八热多在婚丧、节日、祭祀以及其他庄重的场合吟唱,曲调庄重严肃。“阿基估即山歌,只能在山间田野唱,以爱情为主,男女对唱。民族简介哈尼族属于国际性民族,根在中国。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哈尼族约185万人。其中,中国哈尼族143万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元阳、红河、绿春、金平、建水等县,思茅市的江城、普洱、澜沧、景东、镇沅、思茅、

2、墨江等市县,玉溪市的元江、新平、峨山、易门等县,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勐海、景洪、勐腊等县,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双柏县及昆明市的禄劝县。国外哈尼族约42万人,其中缅甸20万,泰国8万、老挝10万、越南4万。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以下简称红河州哈尼族人口1952年约为24万,到2023年末为68.6万,占全州总人口的17.1%。红河哈尼族人口约占全世界哈尼族人口的37%、全国哈尼族人口的48%;不仅人口多,而且支系称谓也较为繁杂。哈尼族的族源和早期的迁徙活动,在汉文史籍中少有记录,本民族也没有文字可供探究,因而考证难度较大。但凭借哈尼族地区广泛流传的口碑古籍以及散见于汉文史籍的零星记载,仍可窥见哈尼族的

3、历史概貌。使用哈尼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没有文字。在党和政府的协助下,于1957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根底的文字。据史籍记载,公元前三世纪活动于大渡河以南的“和夷部落,可能确实是今天哈尼族的先民。“和夷大约是古羌人南迁的分支。从公元四世纪到公元八世纪,又有局部向西迁移到元江以西达澜沧江地区。在唐人文献里,哈尼族的先民被称为“和蛮。“南诏、“大理政权建立后,其东部的“三十七蛮部中,“官桂思陀部、“溪处甸部,“伴溪落恐部、“铁容甸部等,都在今天哈尼族聚居的红河地区。元朝制服“大理政权后,设置元江路军民总管府隶属云南行省,加强对哈尼族和各族人民的统治。明代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推行土司制度,哈尼族

4、部落领袖由明王朝授予土职官衔,并受所隶流官的统治。清朝在云南实行改土归流,废除了哈尼族地区的一些土官,流官制度代替了局部地点的土司制度,但思陀、溪处、落恐、左能等地土官仍被保存下来,土司仍然是这些地区的统治者。哈尼族的原始说唱艺术哈巴是远古时代保存至今的人类最早的文学款式原始说唱艺术的“活化石。哈巴是哈尼历史的产物,生活和劳动的产物,是哈尼族陈旧的歌。哈巴的标题称为“奴局,哈巴是一种叙事性较强的无伴奏说唱,哈巴的演唱内容,从大的方面能够划分为“十二奴局,包括天体自然、哈尼历史、历法计算、四时季节、农事活动、商业经济、生老病死、宗教信仰、风俗适应等,几乎包含了哈尼人的整个社会活动。在表现方式上,

5、以吟唱、吟诵为主要表现手段。莫批是专门演唱哈巴的人,由于哈尼族没有文字,哈巴的内容全凭莫批的口传心记在加之各支系的方言土语有差异,因而在流传过程中,几乎每一个莫批都在对它进展着加工,哈巴代代相传,成为哈尼人保存历史的工具。文化风俗哈尼族多居住在半山腰,依山势建立村寨。红河、元阳、绿春等地住的是土墙草顶楼房,以石垫基,以木为柱,土基砌墙,屋顶铺茅草,少数用瓦。楼房有上、中、下三层,下层关家畜,中层住人和存放粮食,上层堆放瓜菜等杂物。墨江一带多是土基楼房,平面屋顶,间间相连。西双版纳住的是竹木构造的楼房,旁设凉台,别具一格。哈尼族一般用本人染织的藏青色土布做衣服。男子多穿对襟上衣和长裤,用黑布或白

6、布裹头。西双版纳地区穿右襟上衣,沿大襟镶两行大银片做装饰,以黑布裹头。妇女多穿右襟无领上衣,下穿长裤,衣服的托肩、大襟、袖口和裤脚镶上彩色花边。西双版纳及澜沧一带的妇女,下穿短裙,裹护腿;胸前挂成串的银饰,头戴镶有小银泡的圆帽。墨江、元江一带的妇女,有的穿长筒裙或皱折长裙,有的穿稍过膝盖的长裤,系绣花腰带和围腰。妇女在服装和装饰上区别是否已经结婚,有的以单、双辫区分,有的以垂辫和盘辫区分,有的以围腰和腰带的花色区分等等。哈尼族的家庭方式根本上是一夫一妻制家庭,这在西双版纳比较严格。一般认为多妻不符合哈尼人的风俗,假设婚后多年不育男孩而娶妾那么被同意。青年男女在婚前能够自由恋爱,但结婚要征得父母

7、同意,也有一些地区实行包办婚姻。墨江碧约人有“踩路订婚的适应,确实是男女双方情投意合后,由双方老人同走一段路,假设在路上没有遇到兔子等野兽,就算订婚了。哈尼族仍然保存着古羌戎父子连名制的传统,即父亲名字后头的一个字或两个字作为儿子名字的起头字,世世代代连续下来。丧葬主要实行火葬。信仰多神和祖先崇拜,祭祀由巫师“贝玛主持。用巫术和草药治病。西双版纳的哈尼族,每年祭祀意味寨神的“龙巴门。20世纪初,基督教传入局部哈尼族地区,佛教也曾在一些地区传播过,但信教的人不多,阻碍不大。新中国成立后,上述宗教活动已逐步减少。传统的节日主要有十月节和六月节。哈尼族以农历十月为岁首,过十月节,确实是过新年,节期5

8、6天,多至半月。六月节在红河地区称“苦扎扎,一般在6月24日前后,节期36天。此外,内地和红河地区的哈尼族群众同汉族一样,也过春节、端午节、中秋节。文化意味梯田被称为鬼斧神工的人类艺术。唐代樊绰蛮书记载“蛮哈尼族治山田梯田殊为精好,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将哈尼梯田列入全国七大田制之一,称为“世外梯田。哈尼族靠勤劳的双手,制造出了万亩如锦似绣的梯田,代表着哈尼族历史悠久的农耕文化,是哈尼族智慧的结晶。梯田艺术的神韵,是一幅宏大的田园风光画,是哈尼族千百年来改造自然的历史见证。近万亩梯田沿着哀牢山从山脚不断修到山顶,层层叠叠,埂回沟转,鳞次栉比,连成一片成为让人蔚为大观的“天梯。梯田绣在山梁上,村庄镶

9、嵌在梯田中,一年四季,变化无穷,美不胜收。观那诺云海梯田最正确时间在十一月至次年三月,这期间,千余米的山谷,因红河元江低海拔热潮的抬升与哀牢山腰干冷空气的交融,哀牢山云雾缭绕,随风变幻。这时的那诺,就会出现云海梯田奇迹,像神仙居住的地点,素有“何必再忆桃花源的赞誉。“云海梯田满哀牢,茫茫云海绕元江的奇迹在这里一一展现。这时候的那诺,是摄影家的理想去处。由于在这里,你不但能够看到美景,还能够领略到人与自然高度的和谐统一,感受勤劳智慧的哈尼人制造出的农耕文化。饮食文化哈尼族以稻米为主要食粮,也吃玉米和荞麦。呈红褐色的米皮富于营养,有益于身体健康。做米饭,是把新近舂就的米粒,头天夜里用清泉井水浸泡,

10、第二天早晨经淘洗,把生米置于饭甑里生蒸,特蒸气升腾片刻,又把夹生的饭倒出加水稍许搅拌,复蒸至饭粒无核即成熟饭。饭甑销量日增,特别受省内外群众欢送。哈尼族多利用房屋后和村子附近田边地头的小块空地种植蔬菜。有青菜、白菜、萝卜、黄豆、芋头、洋芋、茄子、扁豆、豇豆、南瓜、冬瓜、黄瓜、茴香以及苤菜、韭菜、葱、姜、蒜、芫荽、竦椒等。品种大概也不少,但每种菜的数量不多,常年食用的蔬菜,还要靠妇女采集野菜。哈尼族山区,水土富饶,气候平和,各种野菜常年不衰,有蕨菜、甜菜、碧色菜、细芽菜、蘑菇、木耳、香椿、老鸹花、棠梨花、甜笋、苦笋、野山药等。有些野菜不仅营养丰富,而且有益于人体,可防治疾病。红河南岸的哈尼族擅长

11、用发酵的黄豆渗合豆壳灰制造具有特别风味的豉,用以佐食,被称为“哈尼豆豉,用油炒香或在火塘边烤熟,舂碎后拌菜,都特别好吃。哈尼蘸水用豆豉、姜、蒜、葱、草果、八角、薄荷、胡椒和辣椒等作料调配而成,清香可口。哈尼人不管是日常用餐依然招待来宾,餐桌上都不少了一碗“哈尼蘸水。“吃新谷 :红河一带哈尼族,农历七月的第一个龙日,有“吃新谷的风俗。吃新谷这一天,每户人家按照老规矩,应在东方刚露鱼肚白时,到自家水田拔回一小捆连根带穗的稻子。拔稻时要选择株数逢单的稻穴,背回时不管遇到生、熟人都不打招呼,否那么以为不吉。“长龙宴 :到了新年的后半期,每个寨子都要在寨中心摆上长长的酒宴,全村共饮同乐,庆贺意味他们团结

12、和睦,桔祥幸福的传统节日。这种酒宴恰似一条长龙,故称“长龙宴;因设在街心,人们又称之为“街心酒。假设是小寨,街心酒一个下午就可完毕,假设是大寨,那么按户划分为三组,分三个下午举行,每组轮番做东道主。按商定的日子,做东的各户人家,一大早就把方桌抬到清扫洁净的街心,一张接一张地摆放好,百来张桌子连成100多米的长龙。午后,经一声招呼,做东的各户人家争先恐后地把拿手好菜和美酒摆上桌。哪家的酒菜越好,就越有风光,因而许多人家连本人平时都舍不得吃的美味佳肴都一一献出来。一眼望去,鱼雀、江鳅、鲤鱼、竹笋、木耳、蘑菇、大肥鸡每桌20来碗,桌桌飘香,显示出哈尼人辛勤劳作的成果和传统的烹调技巧,展现出哈尼族最长

13、最浩大宴席的风采。在锣鼓喧天的喧闹气氛中,人们依照不同的年龄、兴趣与爱好自愿组合就座。这时锣鼓止息,锣鼓手端锣抬鼓逐桌接受人们敬酒献菜。接着,由一对小姐代表众人向老奶奶们一一敬酒。妇女先开吃,此后男人才举杯动筷。一连几个小时的街心酒宴,温馨和谐、喜气洋洋,笑语欢歌不绝于耳。到了下午,把早上背回来的稻穗搓下谷粒,连壳放在锅里烘焙直至出米花。大家吃米花前,应先给狗吃一点。由于自古传说,哈尼族在一场大洪水后重新得到的谷种是狗叼来的,因而要感谢它。吃过米花,也要把当年栽种的瓜豆菜蔬统统拿出来尝新,同时一定要吃一碗嫩竹笋,意味来年的收成象新竹一样节节高;还要杀吃阉过的大肥鸡,希冀来年的生活丰足美满。婚俗

14、文化哈尼族实行宗族外婚制,同一宗族内一般不联姻。青年男女自由恋爱,但一定要履行求婚的礼仪。情投意合的青年男女,互赠定情物后,马上实情告诉父母。男方家长需请能说会道的媒人,带上一瓶米酒、一包草烟,主动到女方家中去求婚。女方父母以接过媒人的敬酒,表示同意儿女的婚事;以不接敬酒表示回绝。在一般情况下,女方父母决不轻易接受媒人所敬的烟、酒,并找出许多借口(如女儿年幼无知,或父母离不开女儿等),回绝男方的求婚。有些时候,女方亲友还会赶来给媒人找烦恼,他们会趁媒人不留意时,将媒人带去求婚的烟酒暗藏起来,指责媒人不明白礼节,登门求婚不带礼品。有时,女方亲友会端上大盆、大碗向媒人要酒喝,成心作弄媒人。碰到这种

15、情况,媒人要随机应变,揭露其所耍花招,反唇相讥,使其无言以对。遭到女方父母的回绝以后,男方父母和媒人应再次带礼物登门相求。由于女方父母回绝婚事多数并非真意,只是想借男方登门求婚之机抬高女儿身价,让男方反复恳求,方才应允。因而,媒人要因势利导,讲解双方联姻的好处,对女方父母提出的咨询题进展耐心解释。有时还得展开唇枪舌战,使女方父母无言以对,不得不接下媒人带来的礼物,喝下媒人敬给的酒,把婚事决定下来。再按传统适应商定婚期,为儿女备办结婚用品,等待举行婚礼。哈尼族的求婚,一般是三次定夺。经三次求婚不应允者,一定另有缘故不便明说,求婚不成将阻碍男方家族在寨内的威信,并会败坏伙子的声誉。假设遇到这种情况

16、,男女双方又情真意切,小姐会与伙子暗暗商量,筹划一场“抢婚闹剧。双方把“抢婚的时间、地点定下来以后,伙子的亲友按计行事,在预先商定的地点暗伏,小姐如约按时投入罗网,让伙子及其亲朋好友“抢走。小姐被“抢时,要装模作样高声哭喊呼救。旁人深知微妙,笑而不睬。小姐被男方“抢走以后,一般在亲戚朋友家藏匿几天,造成“米成饭、木成舟的态势,男方再登门求婚。面对此情此景,女方父母再也无法回绝,只得应允婚事。“抢婚多是昔日追求婚姻自由的青年,对父母包办婚姻的一种对抗,解放后已不多见。在商定婚期的时候,小姐的父母往往一反常态,显得谦虚客气。他们会热情招待媒人,当着媒人和男方亲属的面讲本人女儿的缺乏,诸如脚不勤手不快呀,不明白礼仪呀、毛手毛脚呀等等。尽讲女儿的缺乏,不讲女儿的长处。也确实是人们常说的“把丑话说在前,不让男方在成婚后挑剔缺点。婚期一经确定,便按自家的经济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与职业考试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