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受阻的原因及解决对策.docx

上传人:g****t 文档编号:1325959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受阻的原因及解决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3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受阻的原因及解决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3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受阻的原因及解决对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3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受阻的原因及解决对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3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受阻的原因及解决对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受阻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受阻的原因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转移的过程中受阻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农民素质问题。 西方开展经济学家舒尔茨说过,改善穷人福利的决定性要素不是空间、能源和耕地,决定性要素是人口质量的改善和知识的增进。促使农民增收,必须努力提高农民素质,提高农民素质是突破农民增收缓慢问题的“瓶颈,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劳动力总体素质不能适应经济开展和就业需求。劳动力受教育水平低导致了中国劳动力结构的失衡.2022年,中国15岁以上人口中仍有文盲8699万人,其中34在农村;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38.2%,初中文化程度占

2、49.3%,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占11.9%,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0.6%,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9.1%。随着经济开展水平的提高和新兴产业的兴起,社会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缺乏转岗就业技能的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领域将越来越窄,转移就业难度将越来越大,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任务非常艰巨而紧迫。 2022年全国共转移农村劳动力2385万人,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只有12.5%。大量农村劳动力既没有打工所必需的一技之长,也缺少保护自己的法律知识和城市生活常识,不适应就业和城市生活的要求,这就导致出现一方面用工单位招不到人,而另一方面大批进城农民工又找不到适宜工作的现象。根据我国城镇化开展的目标,

3、每年需要转移202300多万农村人口;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也制约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及产业结构升级。 中国的农村劳动力素质同兴旺国家相比差距悬殊。1997年我国每百万农业人口中有科研人员数为77人,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137人)的56%,兴旺国家平均人数(2458人)的3.1%。美国的农场主大多数是各州立大学农学院的毕业生;西欧国家的农民除文化水平外,还要经过专业培训并考试合格领到“绿色证书后,才能正式成为农民。而我国具有中专文化程度以上的劳动力仅占农村劳动人口的2.5%,这种现状对于未来在农业开展过程中新科技成果和现代化生产工具的推广使用,农业产业结构以及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的升级等方面都构成

4、巨大障碍。 (一)农民文化素质低,造成劳动力结构失衡。 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不高,是我国劳动力结构的重要特征。据统计,我国农村中仍以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为主,占90%以上。素质不高的农村劳动力滞留在农业部门进行谋生的可能性更大,在工业部门和效劳业部门,由于市场结构不同,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较高。这也可以从近几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情况看到,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工作技能的劳动力在剩余劳动力转移中所占的比重逐渐提高。 一般来说,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是其向劳动生产率较高部门转移的前提条件。因此,农村劳动力向劳动生产率高的第 二、第三产业部门转移的速度和规模,从根本上取决于农村劳动力素质。并且,随着市场的开展

5、,企业、政府机构等用人单位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于是就产生了由于我国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影响其自身就业的情况。 (二)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制度,制约了城乡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 由于历史原因和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的城乡别离的政策等原因,所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使农村劳动力难以在城市和乡村之间自由流动,形成了城乡二元的缺乏竞争的劳动力就业体制,农村劳动力难以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优化配置。农村劳动力不能及时填补城市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产生的岗位空缺,城市劳动力也难以到农村就业,以弥补农村在人才、技术等方面的缺乏。改革开放以后,国民经济得到了迅速开展,但是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结

6、构仍然没有得到彻底的改变。如目前的户籍制度、就业制度、升学制度,以及农村土地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的就业,无法形成统一开放的城乡劳动力大市场。 (三)农业面临产业化、集约化生产的压力。 (四)“人口逆淘汰问题。 城镇居民只能生育一个子女,而农村居民可以生育两个子女;城市的教育条件要远远好于农村;城镇居民基数要远远小于农村居民的基数;从长期来看,被淘汰出局的不是素质低反而是素质高的人,这就影响了人口总体素质的提高。这是人口出现教育素质的逆淘汰,即城市家庭的生育率低,而农村家庭的生育率高,每年的新增人口80%以上分布在农村。 社会开展应该使得低素质的人所占

7、比例越来越少,高素质的人所占比例越来越大,这样,人们的平均素质才会越来越高。但是,如果社会中低素质的人所占比例越来越多,那么社会就出现了“人口逆淘汰问题。 二、加快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策 当农产品需求的增长慢于工业产品需求的增长,这种情况是农民的一个负担,那么当经济增长时,快速增长的农业生产率同样会使调节的过程变得更加困难。过去几十年来,由于农业生产率增长的幅度大于非农业,农业所占的国家生产份额的不断减少必然导致农业在国家劳力、资金等资源中所占份额的不断减少。如果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不能及时转移,有可能导致农民的收入进一步下降。即使在劳动力流动和移民方面没有政策限制,在大批劳动力有待从农业转出

8、这一重大转换时期,农村与城市的劳动力在报酬上的巨大差异已经存在并且还将继续存在。因为巨大的收入差异将引导劳动力从农村地区流出,当经济增长发生在农业劳动者还占全部就业人数的相当份额的时期,劳动力转移是非常巨大的。 我国政府最近采取的一系列的措施来降低农民的负担,增加农民的收入。但是这只能暂时增加农民的收入,延缓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时间,降低转移过程中的矛盾。大多数国家的农业政策是为影响农产品的价格或是通过降低给农民的信贷本钱而制定的,但是从长期效果来说,这并非是长久之计。因为如果农业资金的本钱可以被补贴的话,那就意味着,与农业资金不被补贴(即按它的实际本钱考虑)相比较,农业生产率将会更快增长,甚至会有更多的劳动力必须离开农业。因此对于农民而言,给他们廉价的信用贷款并非是件好事。应该通过实施适当的政策来加强要素市场尤其是劳动力市场的功能,农民才可以分享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利益。 第5页 共5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与职业考试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