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高新技术武装农业是开展现代化农业、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牢固根底和农业的积累与支持,就不可能有国家的自立和工业的开展;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农业丰,那么根底牢;农村稳,那么社会安;农民富,那么国家昌。只有九亿农民全员参加现代化进程,才能盘活国民经济全局,实现可持续开展;只有广阔农村的落后面貌明显改善,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为此,中央审时度势,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今后我国农村勾画出了
2、“生产开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 所谓“新农村包括五个方面,即新房子、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气。具体来讲,一是开展经济、增加收入。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前提。要通过高产高效、优质特色、规模经营等产业化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二是建设村镇、改善环境。包括住房改造、垃圾处理、平安用水,道路整治、村庄绿化等;三是扩大公益、促进和谐。要办好义务教育;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农民享受根本的公共卫生效劳;要加强农村养老和贫困户的社会保障;要统筹城乡就业,为农民进城提供方便。四是培养农民、提高素质。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气
3、;要开展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民精神生活;要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引导农民主动有序参与乡村建设事业;要大力对农民进行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培训,尽快提高农民的现代化素质,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农民。 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统筹城乡开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是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可靠保证。更是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改变我国农村落后面貌的根本途径和系统解决“三农问题的综合性措施。 二、开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在现阶段,农业既要为经济社会开展提供越来越多、越来越好的食品,又要满足工业化
4、对农产品原料的需求;既要承担生态保护、观光休闲和历史传承等功能,又要为农民就业和增收提供必要的保障。开展现代农业,就是要努力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农业多功能开展的目标。这是实现生活富裕的重要途径,是实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重要根底。可以说,现代农业进程快慢、成果大小,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和成效。因此,开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开展现代农业,就是以资本、物质和技术等先进要求为根底,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以工业化的生产手段装备农业,以先进的科学技术提升农业,以社会化的效劳体系支持农业,以科学的经营观念管理农业,最终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通过实现农业的科学化、集约化、市场化
5、和产业化,最终实现农业的高产、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开展。 三、用高新技术武装农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 纵观世界各国农业开展的状况,从兴旺国家的实践看,由于各国资源禀赋不同,开展现代农业的模式也不相同。目前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资源丰富,劳动力短缺,开展现代化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走的是用资本和技术替代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规模化经营的道路;二是以荷兰、以色列、日本、韩国等为代表的人多地少,农业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走的是以资本和技术替代土地、水等稀缺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集约化经营的道路。学习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实际,由于我国人多地少,水资源短缺
6、,开展现代农业应该选择第二种模式。即用资本和技术替代土地、水等资源,走集约化经营的路子。 当前,提高农业科技研发能力和成果推广力度是开展现代农业的技术支撑。在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的前提下,应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质,加强国家基地、区域性农业科研中心建设;把引进吸收国外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与我国、本地区自主研究结合起来,进行技术组装集成,迅速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要继续增加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的投入,建立和健全乡村级农业技术队伍;要加大对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民群众的培训力度,下大力气培置农村科技示范户,引导农业科技新成果进村入户。根据我国国情,要高度重视土地、水及环境等方面先进适用技术
7、的推广应用,走高产、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农业开展的道路。 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的力度,大力培训乡村农民技术人员,是开展现代农业的根底。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技成果是重要的农业资本。科技成果只有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才能转化为生产力。而广阔的群众就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桥梁和根底。因此,加强农村科技培训,大力提高广阔农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和科技水平,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关键。根据本人几十年从事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的工作实践和体会,提出如下思考: 1、紧密联系农村实际,找准着眼点。 当前,开展高效农业,节水、节能农业,无公害农业和可持续农业,是我国开展农业现代化的重点,也应该是我们培训工作的着眼点。我
8、们科技工作者,必须认清形势,配合政府搞好生产结构调整,整体开发规划,并应把高效节能日光温室生产及其他设施栽培技术,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病虫综合防治技术,双垅全膜覆盖栽培技术,膜下微滴灌技术,新品种栽培技术,标准化栽培技术,灾害性天气预防技术,配方施肥技术等先进技术,作为培训工作的重点。 2、深入农业第一线,实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鉴于我市农村群众文化素质不高,长期受传统农业生产的局限,接受新事物有一定困难的实际,培训工作一定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尽量使用农民群众的语言,采取声、形、图结合的方法,把高深的理论转化为浅显的道理,使农民听得懂,学得会,用得来。 3、帮助乡村建立健全农技员队伍,充
9、分发挥农民协会的作用。 面对广阔农村、千家万户农民,光靠少数专家和市、县(区)技术人员的培训,科技成果很难进村入户。应进一步建立和健全市、县、乡、村四级技术网络,采取层层培训的方法,加快培训力度,提高培训效果。 基层农民协会、专业协会,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一支不可无视的队伍。他们具有广泛的群众根底,他们的示范最具有说服力、带动力,是农业技术推广的骨干力量。因此,要帮助乡、村建立各种类型的农民技术协会及专业协会,并把他们作为基层培训的重点对象。 4、培训形式应灵活多样 针对广阔农民群众文化科技素质不高,我市区域性经济差异大,种植作物种类、方式多样的现状,培训的形式应因地制宜,灵活多样。可采用农忙时一事一训,农闲时系统培训;室内课堂式讲授与现场技术指导相结合;召开现场会议与组织学习参观相结合;文字讲述与播放光碟相结合到达群众听得懂,看得见,能掌握,用得上,由浅入深,逐步提高的目的。 5、重点培置示范户。 在成果转入和技术推广中,应特别重视示范户的培植。以点带面,推动全盘。示范户应选择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热爱农业科技工作,态度积极,工作踏实,种植水平较高的农民作为典型示范户。对重点示范户,要亲自指导,重点培训,技术物资给予倾斜。实践证明,以示范户为典型是加速技术推广的极为有效的方法。 第6页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