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XX县区教育事业开展“十二五规划相关情况的汇报 一、制定规划的必要性 1.虎林经济社会开展的必然要求。在我市实施“坚持绿色开展加快赶超跨越建设生态宜居幸福虎林战略设想提出之后,虎林开始步入新的开展阶段。经济开展方式深度转变,需要技术创新,走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科学开展道路。经济开展方式的转变,通过技术和人才的需求,对教育的改革和开展提出新的要求;而教育的改革和开展又通过技术和人才的培养,推动和支持经济开展方式的转变。教育在经济社会开展中的先导性、根底性、全局性作用更加凸显,成为创新驱动城市开展的重要动力。 2.虎林教育科学开展的内在要求
2、。“十一五期间,虽然全市教育开展态势良好,但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开展对人才的需要,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接受良好教育的强烈期盼。教育开展总体水平还不够高、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数量、质量和学校的知识奉献还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开展的需要,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制约着教育的科学开展。因此,我市教育要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开展规划纲要为契机,科学制定XX县区教育事业开展“十二五规划,对虎林教育的改革和开展进行战略部署,充分发挥我市的教育资源和人才优势,建设与生态经济强市相适应的新时期教育。 3.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迫切要求。随着虎林经济社会的快速开展,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长,“上好学成为老百姓
3、的共同心声,对教育公平的诉求更加强烈,广阔市民对继续教育和培训的需求日趋多样化、差异化。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是教育开展的根本动力,是教育改革的根本依据。面对人民群众对教育的热切期盼,虎林 -1- 教育应当加快教育改革和开展的步伐,努力提供更加多样、更加公平、更加优质的教育时机。 二、规划依据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开展规划纲要20232023年及国家、省、XX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推动虎林教育事业科学开展,实现教育公平,促进学生全面开展,全面提升各级各类教育质量,办好人民群众满意教育,结合虎林教育开展实际,制定本规划。 三、规划结构 本规划主要参照XX市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20232023
4、年结构,全文共分三局部,分别为: 第一局部:“十一五时期我市教育事业开展的主要成就; 第二局部:我市教育面临的主要困难与挑战; 第三局部:“十二五期间教育开展规划。其中包括:指导思想、根本原那么、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布局调整规划、保障措施等六个方面主要内容。 四、目标设定情况 本规划中提出的开展目标,全部参照国家、省及XX市相关规划纲要指标,其中以XX市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指标为主,结合虎林教育实际,对各级各类教育开展目标进行了科学论证和具体量化。其中几项重点指标说明: 1.学前三年普及率到达94以上。依据省及XX市学前三年行动方案要求;省标到达80%左右,鸡西指标到达70%。以下国家中长期教
5、育改革和开展规划纲要20232023年规定指标简称“国标,XX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开展规划纲要20232023年规定指标简称“省标,XX市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20232023年规定指标简称“鸡西指标; 2.到2023年,全市100%的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根本到达标准化建设要求。省标2023年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任务; 3.提升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程度,城镇内根本普及高中教育,高中毛入学率到达91.5%以上国标90%、省标95%左右、鸡西指标91.5%; 4.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高教育的招生比例接近1。2。鸡西指标要求实现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 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到达40以上
6、。省标到达65%左右; 6.到2023年,特殊教育学校要到达XX省特殊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标准。XX市政府硬性指标; 7.所有中小学校全部实现“班班通,教学用计算机生机比达10:1。国家及省关于信息技术教育的相关规定。 五、规划制定及推进情况 目前,“十二五规划已经定稿。在征求意见阶段,先后征求了市人大、市政协、相关部门、各学校意见,针对反响意见,经过3次修改完善。待市政府常务会审核通过,由市政府正式行文下发。 2023年,经市政府批准,相关规划内容已经开始分步实施。其中:新乐中学、伟光中学、东诚中学、虎林镇中心学校撤并工作已于2023年8月底前顺利完成;第二中学、第四小学校址搬迁工作已经完成;
7、第一小学综合楼、第三小学综合楼、特殊教育学校生活楼、逸夫中学实验楼、第五小学教学楼已经完工;虎头镇、迎春镇、杨岗镇中心幼儿园已完成工程主体建设,正在进行内外装饰工作;东诚镇、虎林镇、宝东镇中心幼儿园正在筹备招投标前期工作;素质教育、队伍建设、布局调整、教育改革、条件改善等各项重点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第二篇:民政事业“十二五开展规划农业“十二五开展规划 编制单位:市农业局 一、开展目标 至x202x年,我市粮食总产达xx万吨,棉花x.x万吨,花生x万吨,瓜菜xx万吨,果品x万吨,肉类x.x万吨,禽蛋x.x万吨,鲜奶x万吨,水产品x.x万吨,林木覆盖率到达xx%,农业增加值到达xx.xx亿元,年均
8、递增x%,农民人均纯收入到达xxxx元,年均递增x%。围绕“生产开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稳步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农村经济结构与市域布局 一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继续坚持“产业调优、品种调良、规模调大、效益调高的总体思路,着眼市场需求,依靠科技进步,稳定产量,提高品质,增加效益。一是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做大做强特色产品,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化工程,在稳固粮食高产的根底上,大力开展标准化农业,重点鼓励支持开展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加工,拉长农业产业链,带动基地化生产。二是大力开展畜牧水产养殖业。拓宽农民
9、增收渠道,积极扶持养殖大户和畜禽水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在养殖上规模、规模上配套、配套创品牌、品牌创名牌上下功夫。三是林果业。着力加强速生丰产林、经济林建设,大力开展林菌禽间作种养增加丰产林综合效益。四是积极推进标准化农业,开展精准农业和生态农业,加快开展农村二三产业,重点开展农产品工企业、民营经济和小城镇建设;促进农村劳动力合理分流,充分就业,不断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益,力争到x202x年,根本建立起结构明显优化、布局较为合理、素质显著提高、活力进一步增强,能够较好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新框架。 二市域布局 x、种植业布局 一是优质粮产
10、业。以开展优质小麦、玉米、水稻为主,在生产趋势上以优质高产并重,按全生产和商品化提高为目标,+、+、+、+等镇为主大力开展优质小麦和优质玉米种植,优质粮率达xx%以上。以+、+街道及沿运夹河套地带为主建成x万亩优质水稻生产基地,力争将我市建成优质粮生 产基地县;二是瓜菜产业,以开展品牌菜为主,露地菜与反季节菜并重,以品牌菜创名牌,名牌菜增效益为目标,市域分布在沿大沙河两岸的+、+两镇及+、+等镇,尽快形成x万亩食用菌、x万亩水田藕、x万亩大白菜、x万亩土豆、x万亩黄瓜和西红柿及x万亩拱棚辣椒种植的蔬菜生产基地;三是油料和小杂粮生产,以开展油料经济作物为主,小杂粮市域化开展。小杂粮主要分布在+、
11、+等镇山市丘陵地市,平原镇以栽培夏大豆和花生为主。饲料作物种植,以沿河道两岸及山市丘陵地带,食草畜禽养殖根底较好的+、+等镇为重点,从x202x年开始,前三年试点,后两年大面积推广。 x、林牧渔业布局 实施大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必须把畜牧业放在突出位置,努力提高林牧渔业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 一是林果业。在产业布局上重点建设四大基地,即以+镇黄丘山市为主的甜桃生产基地,以+镇南部山市为主的大枣、板栗、冬枣等杂果基地,以+镇西部山市为主的石榴、甜杏等杂果基地,以+、+、+、+镇为主的速生杨丰产林基地。 二是畜牧业。在产业布局上,全市围绕粮食转化增值和秸杆开发利用,以适度规模为根底,把食草节粮型畜禽
12、作为开展重点。生猪生产重点放在+、+等镇,肉蛋鸡主要放在+、+、+等镇,肉牛以+镇为开展重点,示范秸杆青贮饲料喂养,奶牛重点放在+、+等镇,肉鹅重点放在+、+镇,肉兔立足+镇向全市扩展。 三是渔业。在市域布局上,以+、+街道、+等镇街水塘养鱼为主,建成xxxx亩的名优鱼精养基地,沿运重点开展网围养殖,搞好鱼、藕综合开发,建立立体生态渔业生产基地。 x、农村第三产业布局 x202x年,农村一二三产业比例到达xx:xx:xx。重点培育xx大龙头企业,开发xx大名牌产品。 三、主要政策措施 一稳定落实政策,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x、稳定完善农村土地政策。要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的统分结合
13、的双层经营体制,坚决不移地贯彻执行土地承包期延长三十年不变的政策,签订承包合同,发放经营权证书,加强标准化管理,切实保障农民的土地承 包权、生产自主权和经营受益权。要逐步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在提高农业集约化程度、促进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和在群众自愿的根底上,积极稳妥地推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允许土地使用权租赁、转让、入股、反包,进一步促进土地经营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 x、认真落实惠农政策。严格落实国家关于取消农业税、对种粮农民进行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补贴等扶持农业开展的优惠政策,促进农业快速健康开展。 x、积极完善农村所有制结构。坚持从实际出发,积极开展公有制经济,鼓励开展集体经济,
14、大力开展民营经济。要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步伐,完善农业企业运行机制,努力在“五荒拍卖、农田林网、小型水利设施等拍卖承包上取得新进展。 二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加快农业科技化进程 x、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加快步伐,不断探索新机制,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真正把农业科技示范园建成集科研、开发、示范、推广、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窗口。 x、实施良种产业化工程和农产品质量提升工程。把引进、推广新品种作为产品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根本措施来抓,大力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引进名优稀特品种,搞好品种搭配,实施良种统繁、统供、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商品价值,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x、加大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重点推广农业生产中的关键环节的先进实用技术,落实生态农业建设的“两减三保工程,实施病虫害的统防统治、配方施肥的统测统配及生物治虫、间作套种、异体嫁接、立体种养、暖圈饲养、节水灌溉等农业高新技术和适用技术。健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稳定机构,充实队伍,增加经费,使其真正发挥农技推广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x、努力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按照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目标,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农村劳动力技能型就业能力,实施“绿色证书工程、新世纪青年农民培训工程,不断提高农民接受新知识,运用新科技的能力。进一步完善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努力向村级延伸,切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