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docx

上传人:la****1 文档编号:1357251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3年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3年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23年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23年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2023年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建设和谐文化稳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根底 文章标题:建设和谐文化稳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根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表达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实现社会和谐,既需要雄厚的物质根底、可靠的政治保障,也需要有力的精神支撑、良好的文化条件。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当前形势,明确提出建设和谐文化的重大任务,这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的文化自觉。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立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继承中华民族“和合文化

2、传统,汲取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大力开展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相适应的和谐文化,打牢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根底。 一 和谐文化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标准、社会风气为一体,反映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根本理念和理想追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局部。和谐文化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无论是经济社会的协调开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还是人与人的团结和睦,乃至人自身的心理和谐,都离不开和谐文化的支撑。没有和谐文化,就没有社会和谐的思想根基,也就不可能有建设和谐社会的实践追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内在地需要而且

3、必将催生出与之相适应的和谐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就是要培育和谐精神,倡导和谐理念,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标准,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亲和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文化生态。 .建设和谐文化是促进科学开展的需要。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开展。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产力的开展水平,取决于开展的协调性。经济不开展,没有坚实的物质根底,不可能实现社会和谐;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开展失衡,就会引发诸多社会矛盾和问题,同样不可能实现社会和谐。我们党提出科学开展观,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开展。和谐文化强调人类、社会、自然的共生与和谐,包含着协调开展、均衡

4、开展的理念,蕴涵着科学开展的思想方法、思维方式和实践逻辑。在现代社会,和谐文化所倡导的开展,不应该仅仅是经济的开展,还应当包括政治、文化、社会的开展;也不仅仅是经济社会的协调开展,还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那种单纯、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和物质生活提高,甚至不惜付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代价的做法,是与和谐文化所倡导的开展背道而驰的。追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开展的目标,需要和谐文化来指引和推动。建设和谐文化,有助于帮助人们牢固树立科学开展观,转变开展观念,创新开展模式,提高开展质量,正确处理经济开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实现文明开展、和谐开展、又快又好的开展;有助于推动人们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

5、一体总体布局的要求,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社会建设协调开展、相互促进。 .建设和谐文化是实现文化自身和谐的需要。文化自身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局部,也是建设和谐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思想大活泼、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先进文化、有益文化、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同时并存,正确思想和错误思想、主流意识形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相互交织,各种思想文化有吸纳有排斥,有融合有斗争,有渗透有抵御,这种交流、交融、交锋不仅发生在国际而且发生在国内。对不同文化的冲突、碰撞、摩擦,如果不注意协调、妥善解决,就会

6、引起思想混乱,甚至导致社会危机。和谐文化强调各种健康思想文化相互借鉴、相得益彰,主张在坚持核心价值体系的根底上,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推动不同文化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实现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的有机统一。建设和谐文化,必将有利于核心价值体系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开展壮大,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减少思想冲突、增进社会认同,有效防止因认识差异引发社会动乱;有利于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生动局面,使先进文化得到开展,健康文化得到支持,落后文化得到改造,腐朽文化得到抵抗,使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在交流比较中互动融合、相互促进,使各种文化形式、文化门类、文化业态各展所

7、长、共同开展。 .建设和谐文化是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需要。人是社会的主体,人与人之间融洽相处是社会和谐的根底。由于经济条件、社会地位、个体背景的差异,各阶层之间、各种社会组织之间,乃至人与人之间不可防止地会发生一些矛盾和冲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既需要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健全的法律调解机制,也需要思想文化的引导和道德标准的约束。思想文化、道德标准对人际关系具有调解和建设和谐文化稳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根底第2页 整合的功能,社会越是向多样化方向开展,越需要发挥思想文化、道德标准沟通思想感情、调节人们行为、整合社会关系的作用。和谐文化强调和而不同、以和为贵,主张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帮助

8、,反对相互敌视、相互欺诈、相互对抗。建设和谐文化,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就能够形成解决社会矛盾的新认识、处理社会关系的新方法,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思想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使崇尚和谐、维护和谐内化为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就能够培育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道德情感和见利思义、顾全大局的处事准那么,在处理利益关系和各种矛盾时,互谅互让、友好协商,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风气。 .建设和谐文化是促进人的心理和谐的需要。和谐始于内心。良好的心态、健全的人格,是人的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和谐的根本条件。在现代社会,工作和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加剧,人们

9、的精神压力也随之加大,这既能够激发人们发奋进取,顽强拼搏的精神,也容易产生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的心态,特别是当个人遇到某种挫折时,甚至会产生怨恨、仇视的情绪。人们精神上的这些不健康因素一旦变成极端行为,就会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和谐文化强调人的自身修养、自我完善,塑造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实现人的心理健康、心理和谐的文化源泉。通过和谐文化的熏陶和哺育,必将提高人的境界、情趣、品位,培育乐观、豁达、宽容的精神,促进人的素质提高、精神解放和全面开展;必将有效调节人们的情感和心理,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以开阔的心胸和积极的心境看待一切,用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 二 建

10、设和谐文化既是长期的战略任务,也是紧迫的现实课题。必须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最大实际,科学把握社会转型时期思想意识开展变化的新特点,以培育和谐精神、树立和谐理念为根本,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文明道德风气、营造良好思想舆论气氛、丰富社会文化生活等方面持续不断地加以推进,努力在构建和谐社会实践中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新辉煌。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的地位。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主导,和谐文化建设就会迷失方向、失去根本。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

11、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丰富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只有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抓住社会主义价值需要、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的关键,也才能在和谐文化建设中突出重点、抓住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最根本的层面看,包括四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这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针,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动力;三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

12、时代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支撑,是当代中国人民不断创造崭新业绩的力量源泉;四是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判断行为得失、确定价值取向、做出道德选择的根本准那么。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贯穿,成为我们党团结带着全国各族人民开拓前进的精神旗帜。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把这些要求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使之成为全民族发奋向上、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凝聚力量、激发活力

13、,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国情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不断增强人们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信念和信心。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增强党的思想理论工作的创造力、说服力、感召力,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思潮,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增进思想共识,团结不同阶层、不同认识水平的人们共同前进。 .培育文明道德风气。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道德是调整社会关系、标准人们行为的根本准那么,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和人际关系的重要保证。

14、没有共同的道德标准,失去了普遍遵循的行为准那么,就无法有效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协调不同利益主体的相互关系,也就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现在,局部社会成员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问题。必须把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根底工作和建设和谐文化的中心环节,摆在重要位置。要按照重在实际行动、重在持之以恒、重在形成机制的要求,大力倡导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使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成为普遍奉行的价值准那么和行为标准,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风气。要着眼于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意识,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处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自觉履行社

15、会责任和法律义务,做一个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负责任的公民。要着眼于促进人际和谐,广泛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标准,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要着眼于促进人的心理和谐,注重人文关心和心理疏导,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要着眼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引导人们牢固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树立科学开展、可持续开展的意识,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开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开展道路。诚信是市场经济健康开展的道德根底,是良好人际关系的道德基石,和谐社会离不开诚

16、信道德的标准和维护。要把诚信建设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深入开展“共铸诚信活动,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培养诚信观念和规那么意识,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守信荣耀、失信可耻的社会气氛。 .营造良好思想舆论气氛。坚持正确导向、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气氛,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也是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任务。当前,媒体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舆论结构呈现出多层次的复杂状态。能不能坚持正确导向,有效引导社会舆论,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舆论环境,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积极宣传党的主张,反映人民心声,通达社情民意,疏导公众情绪,努力营造倍加顾全大局、倍加珍视团结、倍加维护稳定的良好气氛。我国正处在黄金开展期和矛盾凸显期,社会热点和突发事件对社会心理、群众情绪有着重要影响。要紧紧围绕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针对人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与职业考试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