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梁启超法家思想的讨论.docx

上传人:g****t 文档编号:1358941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4.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梁启超法家思想的讨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23年梁启超法家思想的讨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23年梁启超法家思想的讨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23年梁启超法家思想的讨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23年梁启超法家思想的讨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2023年梁启超法家思想的讨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梁启超关于法家思想的讨论 一、法家对“法的理解及学说构成 在梁启超看来,“法家作为一个学派崛起很晚,而且在学理上兼收儒、道、墨三家学说:“法家成为一有系统之学派,为时甚晚。盖自慎到、尹文子、韩非以后。然法治主义,那么起原甚早,管仲子产时确已萌芽,其学理上之根据,那么儒道墨三家皆各有一局部为先导。从法理学角度上看,先秦诸家的“法纯属“自然法那么意义上的法,法的根源在“天之道与民之故。“以自然法为标准以示人行为之模范也。所以法家所讲的“法也以此为根本观念。管子说:“根天地之气,寒暑之和,水土之性,人民鸟兽草木之生,物虽不甚多,皆均有焉而未尝变也。谓之那么;义也,名也,时也,似也,类也,比也,状也,

2、谓之象;尺寸也,绳墨也,规矩也,衡君也,斗斛也,角量也,谓之法;渐也,顺也,靡也,久也,服也,习也,谓之化。也有从法的观念中进行分类的论述,如尹文子说“法有四呈:一曰不变之法,君臣上下是也;二曰齐俗之法,能鄙同异是也;三曰治众之法,庆赏刑罚是也;四曰平准之法,律度权衡是也。上述都是法家对法的理解,梁启超断言,法家所讲的法主要是以尹文子所说的第 一、 二、四种为“体,而以第三种为“用,这是狭义的法。韩非子说“法者,宪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赏存乎慎法,而罚加乎奸令者也,“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这些论述说明法家所讲的“法主要是以成文法的形式公布出来并以国家制裁力作为后盾

3、的法律形式。 法家由“儒道墨三家之未流嬗变集合而成,这是梁启超对法家学派思想源流的认识。首先,法家接受了儒家的正名定份的理论。儒家讲正名定分,名份的具体化,势必用礼数来加以区分,荀子所讲的“礼、法之大分也,“礼者人主之所以为群臣寸尺寻丈检式也,都是这个意思。荀子的学说与法家言论最为接近,韩非子就是作为荀子的弟子而成为“法家大师的,这就是法家与儒家的渊源关系。其次,法家吸收了道家的自然法理念。道家言“我无为而民自正,那么“民怎么才能“正呢。道家认为自有“自然法才能使之“正,自然法不可见,于是进一步要求用“人为法来表达。道家后学用法治来证“无为大义,就是这一观念的自然开展。在梁启超看来,墨家以“尚

4、同为教义,务使到达“壹同天下之义,其最终目的是要把人类同铸一型,就是要把“一人一义十人十义变为“一义。尹文子说“万事皆归于一,百度皆准于法,归一者简之至,准法者易之极讲得都是这个意思,尚同论的结果必然导致“归本于任法。 把法家作为一个学派进行概念和源流的探讨,梁启超具有开创性,自他把管子列为法家先驱,管仲成为法家名单上必不可少的人物,把吴起列为法家,后世对此遂成定论。而且梁启超所主张的法家是融汇了儒、道、墨诸家学说而形成的这一观点对后来学者也很有启发。显然法家作为一个学派与儒家有很大区别,有学者认为在战国人的著作中我们可以找到“儒者、“墨者、“辩者这种可以适用于学者群体的称谓,但却找不到“法者

5、或“道者的用语。之所以如此,并不是因为李悝、商鞅、韩非等不能组成法家学派,老子、庄子等不能组成道家学派,而是因为儒者和墨者形成了群体,并有共同的师承关系。因此,法家作为一个学派很有自己的特点:其一,不以师承关系为联结纽带;其二,不是职业称号;其三,不是正在作什么的群体,而是以往持什么主张的群体。有的学者认为,划分法家学派有四个根本标准,就是以法家的治术类别相区分,但凡主张“法治的就是法家,从法律思想史层面讲,法家思想包括:第一,法治思想;第二,与论述法治有关的或效劳于法治的关于法律的认识;第三,与法治有关并用来说明法治合理性的政治思想、哲学思想;第四,与上述思想的产生开展有密切联系的其他思想观

6、念,如标准观念、守信观念等。 二、主张“法治是法家学派的本质 强调法家主张的法治主义与“术治主义、“势治主义有根本区别,这是梁启超所反复强调的。他一反传统普遍认为法、术、势三位一体,是法家学说本质的观点,认为“法与“术在当时就是相反的名词,因为法家学派代表人物韩非子、尹文子都认为“法与“术具有本质上的不同:韩非子说“术也者,主之所以执也;法也者,官之所以师也;尹文子说“法缺乏以治那么用术,并且对“术定义为“术者,人君之所以密用,群下不可妄窥。所以术治主义的作用在于神秘主义,与“编著诸图籍布之于百姓公开而划一的“法,在性质上完全不同。所以申不害主张的所谓“治术,并为战国时纵横家所乐道的“阴谋,与

7、法家所强调的“法根本不同。在梁启超看来,法家主张的核心内容即是“奉公法,废私术、“任法而不任智、“由是观之,术盖为法家所最恶,而法家所倡道者实于好作聪明之君主最不便,此所以商鞅吴起,虽能致国于盛强而身终为谬也。 术治主义是人治主义的一种类型,势治主义在反对人治主义这点上与法治派相同,当时主张势治主义的慎子认为,象尧那样贤明的君主,他假设作为一个普通人,连三个人也管理不了;象桀那样的人成为天子,就能乱天下,所以人所处的地位和权势最为重要,决定一切,而贤智没有权势作后盾什么作用也起不到,缺乏以令人羡慕。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那么不同意上述观点,他认为,权势具有中性地位,看什么人用它。贤良之人用权势可以

8、使天下大治,不肖之徒用权势就会使天下大乱。然而世上的人贤良者少而不肖者众,如果单单听命于“势治,那么就会产生两种完全不同的结果,“夫尧舜生而在上位,虽有十桀纣不能乱者,那么势治也;桀纣生而在上位,虽有十尧舜而亦不能治者,那么势乱也,因为“此自然之势也,非人之所得设也。对此,梁启超认为韩非子对“法与“势的区别讲得最为透彻,即“势治者正专制行为,而法治那么专制之反面也。势治者自然的惰性之产物,法治那么人为的努力所创造,故彼非人所得设,而此那么人所得设也,是法与势之异也。法家不仅反对暴君用术恃势,而且连明主的勤民任智也反对,所以法家在根本态度上就不主张人治主义。在这里,梁启超与某些学者所强调的法家主

9、干预,凭借政府权威,把“势与“治混为一谈的观点完全不同。 梁启超觉得尹文子对“人治观念与“法治观念根本不同之处论述得最为透彻,尹文子说:“田子(田骈)读书,曰:尧时太平。宋子(宋骈)曰:圣人之治以致此乎。彭蒙在侧,越次而答曰:圣法之治以致此,非圣人之治也。宋子曰:圣人与圣法何以异。彭蒙曰:子之乱名甚以矣。圣人者,自己出也;圣法者,自理出也,己非理也;己能出理,理非己也。故圣人之治,独治者也,圣法之治,那么无不治矣。“人治是独治,法治是众治。梁启超通过列举大量法家的言论认为,法家对“人治的攻击最为猛烈,概括出主要观点即是,人治是最不可靠的,所以不一定能把国家治理好,尽管政权无论何时总要有人把持。

10、人治必须靠贤人政治,但往往难遇贤人治国,于是政权就会落入不肖之徒手中,导致天下大乱,国家危亡。那么唯有“法治才能保证国家长治久安。依靠法治,中等人才就可以治理国家,就可以使“顽嚚聋瞽与察慧聪智者同其治。“人治必须以得明主为前提,否那么难以治天下,既使得明主也难以成立,因为“圣主当阳全属天幸,偶然的事实不能作为学理的标准,学理的标准必须以具有必然性的事物为根底。由此可知法家与儒家在立脚点上根本不同,“儒家尊人的标准,故以圣人喻规矩;法家尊物的标准,故以法喻规矩。其意谓非无贤人之为患,即有贤人,亦缺乏贵也。在梁启超看来,法家不仅反对“人治,还反对“尚贤。法家认为以“尚贤为治,就会奖励人的“饰伪心理

11、,因为在人治背景下,君主皇帝金口玉牙,一言定乾坤,一语祸天下,臣子为获功名利禄就不得不投机钻营,揣摩君主的心思,以君主的是非为是非,以君主的好恶为好恶,从而将丧失一切客观公正的标准,于是将会出现“得美者不知所以美,得恶者不知所以恶的结果。总之,将一切主观的标准舍弃,专凭客观的标准的“一人心,即“以物为法是法家所主张的关节点,所以梁启超总结道:“彼宗以为欲使道家无私无欲之理论现于实际,舍任法未由。故法家实际以道家之人生观为其人生观,太史公以老庄申韩合传,殆有见乎此也。 第二篇。梁启超梁启超(年年)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这是许多人都知道的。但鲜为人知的是,梁启超在忧国忧民

12、、勤奋著书、匡国济世的同时,还十分注重对下一代的教育。他将自己的学识和感悟润泽在儿孙身上,言传身教,悉心培养,使长大成人的个儿女各有自己的成就,并和他们的父亲一样有爱国心。他们从不依靠父亲梁启超的名声,从不炫耀自己的功绩,而是像陶行知先生所说的那样“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默默无闻地奉献。 梁启超的个子女皆才俊 梁启超的个子女依次为。思顺、思成、思永、思忠、思庄、思达、思懿、思宁、思礼。其中,思顺、思成、思庄为梁启超的原配夫人李蕙仙(年年)所生;思永、思忠、思达、思懿、思宁、思礼为梁启超的第二个夫人王桂荃(年年)所生。 一、长女梁思顺(年年):诗词研究专家 梁思顺出生于广东新会,毕业于日本女子

13、师范学校。她自幼受到父亲的熏陶和教育,爱好诗词和音乐。梁启超在世的时候,思顺长期担任父亲的助手,并尽心照顾自己的弟弟妹妹,深受梁启超的喜爱。在梁启超流亡日本期间,她曾担任梁启超的日语翻译。梁启超逝世后,她精心保存了父亲的许多信件,后来成为梁启超年谱长编的重要素材。她还编有艺蘅馆词选,此书年初版,后屡次再版,是研究梁启超学术思想的重要参考资料。她操守高洁,在年丈夫周希哲去世后,她单独抚养个孩子,虽然生活十分困难,但她却坚决不肯为日本人做事;抗战胜利以后,她又拒当“国大代表,并向XX县区捐赠衣物。她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曾参加北京女青年防痨协会。新中国成立后,已过花甲之年的她还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并

14、曾任XX省XX县区政协委员和中央文史馆馆长。 二、长子梁思成(年年):建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梁思成年进入清华学堂学习,年和林徽因一同赴美留学,后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获硕士学位。年回国后,他去了条件十分艰苦的东北大学,并在那里创办了我国北方的第一个建筑系。“九一八事变前夕,他离开东北大学回到北平,参加了中国营造学社,从事中国古建筑的研究。他率先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对我国的建筑进行了分析研究,为中国的建筑史研究开拓了道路。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编撰了我国第一部中国建筑史,并用英文为外国读者写了一本通俗易懂的中国建筑史图录,让中国建筑在国际上闪耀着灿烂的光辉。年抗战胜利后,他深感国家建筑人才的缺

15、乏,因而着手创办了清华大学建筑系。解放后,他立即投身到新中国的建设中,领导并参加了国徽图案及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工作,指导整修了怀仁堂。 梁思成长期从事古建筑研究和教学工作,在建筑理论、建筑教育思想、城市规划理论方面都提出了不少超前的新观点,是我国古建筑研究的先驱者之一,也是我国建筑教育的奠基人之一。年,他被推荐为联合国大厦设计参谋团的中国代表。同年,美国普 林斯顿大学因他在中国建筑学术上的重要奉献授予他名誉博士学位。他中选为第一届中国科学院院士、技术科学部委员。他是第 一、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二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年,在动乱中受尽屈辱和折磨的梁思成含冤去世。 三、次子梁思永(年年):考古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梁思永出生于澳门,但其童年也是在日本度过的。年,梁思永自清华学校留美预备班毕业,赴美国入哈佛大学研究院攻读考古学和人类学,研究东亚考古,曾参加印第安人古代遗址的开掘。期间,梁思永曾一度回国到清华学校国学研究所担任助教。年夏天,梁思永从美国哈佛大学毕业后,回国参加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工作。同年秋季,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与职业考试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