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崇信当地的资料.doc

上传人:g****t 文档编号:1361395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3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崇信当地的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2023年崇信当地的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2023年崇信当地的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2023年崇信当地的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2023年崇信当地的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2023年崇信当地的资料.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崇信当地的资料 目录 一、地方文化 1.关月晖:传承达斡尔族民间剪纸艺术2.让枯木逢春的根雕艺人甘博3.梁三林的布贴画情结4.弦子腔5.剪纸、刺绣 6.彩灯7.点灯背猴二、文化古迹 1.芮河流域文明的曙光梁坡遗址2.甘肃最大的周墓群于家湾墓群3.武康郡王李元谅墓 4.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武康王庙5.仰韶文化遗址6.齐家文化遗址三、旅游文化1.三异柏2.菩提树3.华夏古槐王4.五龙山5.武康王庙6.龙泉寺7.公刘文化8.文化三馆9.唐帽山10.老爷山四、产业开展 1.蒸蒸日上的旅游产业2.迅速开展的煤电产业3.方兴未艾的草畜产业4.前景广阔的果菜产业五、地方特产1.核桃2.芹菜3.酥梨4.保健黄

2、酒 当地的特色文化 一、地方文化 1.关月晖:传承达斡尔族民间剪纸艺术 一把剪刀,一张宣纸,心随意动,纸落纷飞,不一会,一张质朴生动,神气活现的剪纸作品便展现在记者面前,这就是县黄寨乡甘庄村剪纸艺人关月晖的绝活。 她出生在XX省XX市具有民间剪纸历史悠久的达斡尔族,从小就在父亲的艺术熏陶下成长,父亲对艺术的执着和追求深深感染了她,从小她就对绘画、剪纸、书法等有着有着浓厚的兴趣。当时由于家庭经济状况允许,她放弃了自己的梦想。几年前,她嫁到了黄寨乡甘庄村和丈夫一起为生活打拼,在这期间她一直不断的琢磨如何能够把剪和刻融为一起,把达斡尔族民间剪纸艺术展现在这片土地上。凭借着一腔对剪纸艺术的热情,通过不

3、断自我磨炼,她终于在剪纸艺术路上开创出了自己的艺术人生。 她的作品既继承传统技法,又不断推陈出新,锐意创作现实作品。作品题材广泛,有民间传说、飞禽走兽、花鸟鱼虫和人物肖像等题材。构图完整饱满,讲究对称艺术,阳剪阴剪运用自如,刻法纤细与质朴巧妙结合,线条流畅,图案精美,采用排剪方法表现鸟兽羽毛,栩栩如生。特别是她刻剪的雄鸡报春、仕女图、飞天、夸父追日等剪纸作品形似神似,令人惊叹。 2.让枯木逢春的根雕艺人甘博 县黄寨乡甘庄村农民根雕艺人甘博、关敬佰,他们利用业余时间创作了60多件以动物为主的欣赏类根雕艺术品,这些栩栩如生的作品,将大自然的原始之美呈现的淋漓尽致。 甘博从小热爱工艺美术,但由于出身

4、农村,家庭贫困,一直都没能实现自己的愿望。1年前,关于根雕的梦想,又一次在他脑海里萌芽,他便毫不犹豫的拿出自己打拼多年积攒下来的钱和内兄关敬佰一起从事根雕艺术创作。刚开始他们做根雕,没有大师的辅导,没有常年的锻炼,没有系统的学习,全凭着自己的一腔热情,靠着悟性,观察别人的成品来汲取经验,经过长期的琢磨。现如今他们制作根雕作品很有讲究,发现好的原材料,首先要在大脑里形成一个构思图,灵感一来就立刻截取、扒皮、蒸煮、雕刻、打磨抛光、后期处理及喷漆,手中小小雕刻工具如有生命,挥洒间游刃有余。 走进他们根雕作品展览室,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他们亲手加工的一件件根雕。它们或盘旋缠绕,尽显其柔弱之美;或自然弯曲,

5、尽显其脱俗之丽;或孑孓而立,孤芳自傲,气质非凡;或巍然挺拔,豪放粗暴。从桌上到地下,两间屋子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根雕艺术品。金蟾招财、鲤鱼跃龙门、飞天献寿、鹰击长空、挣扎等一件件栩栩如生的人物、惟妙惟肖的精灵动物、巧夺天工的器物摆满了整个房间。 随着时代的开展,根雕的工具也越来越现代化。而他们的工具却相当粗糙和原始,锯子,磨刀,锤子,斧子还有撬棍等等,很多都是用农具改造的,没有一件专业的、能够提高效率的工具。然而正是用这些工具,造就了一件件令人惊叹的艺术品。 3.梁三林的布贴画情结 布贴画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贴补工艺,历史悠久,又叫布堆画、布贴花、布摞花,还叫拨花。在传统民间剪纸、刺绣、壁画等工艺的

6、根底上,从生活出发,就地取材,采用不同色彩、不同质地、不同形状的布块,通过剪、撕、粘的方法表现形象,色彩独特,具有笔墨不能取代的奇效,集工艺性、艺术性为一体,画面具有浮雕立体感。一幅完整的布贴画,要有多种布头、各种颜料、丝线和带,通过精心设计、核准配料、灵合组合,细心构点而成,得好几天才能完成。由于布贴画搭配高雅大方,具有强烈的装饰效果,是家居、宾馆、高档饭店极好的装饰品,适合于装饰不同居室、场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青睐和喜爱。 4.弦子腔 弦子腔,也叫老眉户、曲子戏,是在民间小调清唱的根底上而开展起来的。因以弦子为主要伴奏乐器,所以,当地群众叫弦子腔。据说是在清朝光绪年开始流传民间,当地把

7、此小曲小调称“老光社火,传入侯家老庄时已到清朝宣统末年1910年。侯家老庄弦子腔由平凉大潘的教师潘怀仁用了近两个多月的口述、侯成章手写成册而得以流传至今。1984年5月,笔者曾看到一个棉花纸质的抄本,由于年代久远,破烂不堪,幸运的是字迹可辨,上书“平邑大潘庄潘怀仁教,民国元年冬月廿日禀生侯成章沐浴手书的字样,这大概就是县境内一部最早的弦子腔原始资料,弥足珍贵。由此推算,侯家老庄采用弦子腔这种艺术形式在民间演唱,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了。 5.剪纸、刺绣 芮鞫文化赋予妇女水一般的灵秀,千百年来,许多优秀的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就出自妇女灵巧的手,特别是剪纸与刺绣。 6.彩灯 如果说妇女有水一般的灵巧,那

8、么,男子们那么有山一样的淳朴,表达在他们手上的民间工艺美术那么是扎与饰。自古把正月初五叫做“破五,即开市之意。正月初五是财神赵公明的生日,从这一天开始,商家一律开市营业,放鞭炮,迎财神,春节社火从这一天便拉开帷幕。扎龙灯、糊狮子、盔毛驴、绾旱船、绑高芯,制作各种民间花灯,最精彩的要数绑高芯子与扎灯笼。高芯子堪称一绝,在方桌面子上用铁芯子造型,最讲究“玄妙。 7.点灯背猴 每年一踏进腊月门,所有当年嫁出女儿的人家将酒谷碾成米,再磨成面。正月十四晚上,将面用开水烫后做成窝头状焐在锅里,使其发甜;元霄节清晨,再用旺火蒸熟,然后请来本村或亲戚家擅长做面灯的妇女,按照本家族中长者的年龄数或者女儿父母年龄

9、相加数,用蒸好的面团先捏成几十个带花边的小面灯,然后再捏一个约有尺许,头顶、肩膀、腰背、脚面等处都长满小灯的面猴。小面灯和猴灯里面都插上棉花芯子,添上清油,等天一黑,在院子中间先放一张方桌,方桌上架一个小炕桌,炕桌上又放一个量米用的升子。面猴就安放在这个最高处的升子上。这时,新婚女子、女婿走过来,先拜过天地、双亲、再拜过父老乡亲和面猴。然后小两口用麻秆点火。从面猴头顶的那盏灯开始点,接着由家人、亲戚和村里人依次将所有的面灯点着。这时面猴七窍生烟,火眼金晴,煞是威风。欣赏一番之后,随着一阵鞭炮响声,前来观灯的大人小孩一拥而上,去抢面灯,所有的面灯一抢而空。只有那新面猴,早被机灵的新女婿抢去。即使

10、有人成心恶作剧将面猴抢走,新女婿也要带上礼品上门赎回。次日,新婚夫妇“背着面猴回家,蒸熟擀成面卷吃掉。因此,有的乡村把点猴灯还称作新女婿“背猴。点猴灯习俗与希望早生贵子的传统观念有关。 二、文化古迹 1.芮河流域文明的曙光梁坡遗址 遗址位于祟信县城西北梁坡村西、汭河北岸二级台地上,分布面积约10万平方米,文化层距地表1.8至4.4米。暴露在断崖上的遗迹有袋形、锅底形灰坑和半地穴式白灰居住面房子。发现的遗物石器有斧、刀、锛、铲、凿、环、网坠等工具;陶器有尖底瓶、钵、盆、罐、瓮、豆、盉、纺轮以及制陶工具等。陶质以泥质红陶、细泥红陶、桔黄陶、灰砂红陶为主。纹饰有几何纹、弧线圆点纹、斜线纹、蓝纹、绳纹

11、、锥刺纹等。梁坡遗址文化层堆积厚,内涵丰富,器形复杂,从采集和征集到的遗物看,此遗址包含有仰韶文化半坡、庙底沟类型以及齐家文化等遗存。1993年3月29日XX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甘肃最大的周墓群于家湾墓群 墓地位于祟信县于家湾村东二级台地上。为了进一步研究陇东地区先周文化的开展历史,考古工作者于198 2、198 4、1986年相继在于家湾开掘了一批先周、西周和十六国前赵光初二年的墓葬,这是我省规模最大的一次西周墓葬的开掘;也是迄今为止全国唯一发现的一处十六国前赵时期墓地。于家湾墓地目前已探明的墓葬达270余座,已开掘80余座,出土铜器有鼎、簋、觚、爵、鉞、斛、戈、弓形

12、器、镞、泡、铃等;陶器有鬲、罐、卣、纺轮等,此外,还有大量的玉饰、蚌饰、海贝等装饰品。1993年3月29日XX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武康郡王李元谅墓 陵墓位于祟信县城西北梁坡村的半山坡上。封土呈椭圆形,高7米,南北底径12米,东西底径8米,当地群众称为康坟疙瘩。据祟信县志记载“唐武康郡王李元谅陵在县西三华里许,与此墓相符。李元谅公元732793年11月,唐代安息今伊朗人,本姓安,出生于伊斯兰教世家。自幼为宦官骆奉先收养,改姓骆,名元光。唐德宗时著名将领,数次参加平叛,屡建奇功,先后加封镇国军节度使、华州刺史、检校尚书左仆射、武康郡王。贞元三年五月率部参加了平凉会盟,吐番劫

13、盟,骆元光备守而得免。唐德宗嘉奖,赐姓李氏,改名元谅。贞元四年正月,加封陇右节度使,驻守良原,收复失地,新筑祟信城,取“推祟诚信,保境为信之意。并开凿甘泉,人称“康王井。 1981年9月10日XX省人民政府公布李元谅墓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2年5月被国务院定为第五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4.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武康王庙 武康王庙,又名李元谅寝宫,俗称城隍庙,位于祟信县城东街。据县志记载,祟信人民因其“开拓疆土,修筑镇城,德彼民生,感恩王功而于唐代贞元十三年以前在县城东门外一里许建祠塑像,春秋祭祀。宋绍圣四年祟信知县事王需重新庙貌。明洪武三年县民李斗等人迁建城内。后因塑像主次不当,改为寝

14、宫,另在寝宫前重建正殿。原有一组建筑,明祟帧六年因兵荒殿亭俱毁,仅存寝宫。清光绪二十五年十月又重建拜殿。 武康王庙大殿为木结构,坐北向南,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拜殿为砖木结构,面阔五间,进深一间,是一座前后开敞的卷棚顶小殿。 2022年5月XX省文物局拨付专项经费,对武康王庙及拜殿进行了半落架维修和迁建。6月25日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仰韶文化遗址 境内发现的仰韶文化遗址有梁坡、张咀、鲁家塬子等十多处,遗址面积从 一、两万到数十万平方米不等,文化层堆积厚达一至数米。有半地穴式房子、窖穴、灰坑等遗迹和一定的村落布局。遗物分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农业生产工具的发现,

15、说明当时的人们不仅创造了畜牧业,而且还开创了农业,当时的人们可能采用刀耕火种、土地轮休的耕作方式,从出土的石斧、石刀、石铲、石网坠、陶刀以及制陶工具来看,都说明和反映了其经济形态属于一种较兴旺的定居农耕文化遗存,主要栽培粟、黍。而网坠的发现,证明在当时的村落附近,水域宽阔,水产丰富,也是当时捕鱼活动的写照。 6.齐家文化遗址 境内的齐家文化遗址陶器造型以平底器为主,夹有少量的三足器和圈足器。遗迹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白灰面居址,就是在房内居住地面和墙壁下部涂抹一层白灰,这在建筑史上是一大进步。1990年夏天,在刘家沟遗址区清理了一处父系氏族阶段的村落遗迹,发现的房子其居住地面和墙壁下部均涂抹了一层白灰。其中有一座保存完整的圆形房屋地面,面积达40平方米,门向东南,房子正中挖有一直径1.2米的圆形火塘。在这座大房子的周围还有许多小房屋,这种大房子可能是氏族首领的住屋或者是先民们用来聚集议事、举行重大祭祀活动的场所。白灰面房子是齐家文化在建筑上的一个重要成就,虽然其他文化类型也发现这种住屋,但不如齐家文化普遍。这种房子具有平整光滑、稳固美观的优点,同时还起着一定的防潮作用,其建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与职业考试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