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实践观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变与不变摘 要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在人与环境之间的双向互动中产生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动态外部条件。马克思以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理解人与环境的关系,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奠定了既唯物又辩证的理论根底。以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所内蕴的新的思维方式去界定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并探究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自身变与不变的特征,是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增强的有效路径。关键词 科学实践观;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变与不变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3 12-0052-02思想政治教育是在一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中做人的工作,人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标
2、准也是在一定环境中形成的。马克思以實践观点的思维方式探讨人与环境的关系,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环境论,对我们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变与不变具有方法论意义,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一 以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理解人与环境的关系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中,马克思发现了人的本质及其主体性,实现了对前人的批判与超越。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开展了,当然,唯心主义
3、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在这里,马克思诠释了“实践的真实内涵,即人的感性活动。从而通过对费尔巴哈人本思维方式与唯心主义思辨的思维方式的批判,完成了对整个西方传统哲学的批判,初步形成了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基于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马克思主义对自然、社会、历史等问题的理解表达出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和深度。在马克思之前,关于人与环境关系的观点主要表现为自然主义的历史观与旧唯物主义的“环境决定论。例如德莱柏和其他一些自然科学家与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爱尔维修等人提出的“人是环境的产物的观点。这一观点在说明人与环境的关系时,力图用现实的物质原因来说明人的形成和性质,认为人的一切差异都是在后天环境中获得的
4、。马克思针对旧唯物主义关于人与环境关系中片面夸大环境对人的决定作用、没有看到环境本身也要通过人的实践来改变、否认实践活动的主体对环境的主观能动作用,从而将人与环境对立起来的观点进行了批判,他指出:“关于环境和教育起改变作用的唯物主义学说忘记了: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当然,马克思在批判“环境决定论时,并没有否认环境对人的影响,而是对其进行超越,提出不仅环境创造人,而且人也改造环境,这是同一实践过程的两个方面。正是立足科学的实践观,马克思提出了“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指出了人与环境之间的实践中介,也就是说,人类通过实践
5、使环境发生了变化的同时人自身的存在形态也发生了变化,从而解决了人与环境关系问题的悖论。这种以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理解人与环境的关系,形成了人与环境之间的辩证法,形成了我们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开展变化的新的思维方式。二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界定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必须答复“何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这一前提性问题,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界定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界定形成了两种观点:“要素说与“外部条件说。“要素说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由四个要素构成,分别是作为教育主体的教育者、作为教育客体的受教育者、作为教育介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方法和被称为教育环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6、这就说明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处于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社会实践活动的整个过程之中的。而“外部条件说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外部条件,是外在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其实,这两种观点的对立集中表达在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中心项确实定上,也就是说,到底是 “人的思想品德还是“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中心项的问题。我们知道,思想政治教育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所以我们应当以马克思对人与环境关系的既唯物又辩证的阐释来界定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马克思指出:“被抽象地理解的、自为的、被确定为与人分隔开来的自然界,对人来说也是无。所以,我们就可以排除与人无关的纯粹的自然和与人有关的生物性自然,即
7、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不等同于人的生存和生活环境。由此,能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只能是那些参与或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外部条件。也就是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相关联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所赖以形成的外部条件的广泛而复杂的动态总和。由此可知,以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政治价值观以及道德标准等为目的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中心项。只有厘清了这一根本概念,我们才能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研究,才能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根本理论来思考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交互性关系。三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的“变世界运动变化的根本特征决定了环境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不断地发生变化
8、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变化就是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变化。首先,处于社会历史中的“现实的人是不断开展变化的,其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同时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发生总体性的变化。不管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不是僵死不变,他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不断实现自己的目的,将理想变成现实,正是在这一历史过程中,实现了自身的开展,然而人自身的开展过程也是环境的变化开展过程。正如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说:“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的生产力总和,人对自然以及个人之间历史地形成的关系,都遇到由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一代所改变,但另一方面,它们也预先规
9、定新的一代本身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开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由此可知,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对人的思想品德与价值观念等方面产生的影响也准备了下一阶段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新环境,如此循环往复,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变化开展。其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系统中的各个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始终处于运动中。我们知道,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内部包含多重要素,比方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文化因素等,并且诸要素不仅自身会增减,其相互间也会发生作用,共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整体的变化。具体表现为:第一,随着社会开展,人们认识环境、改造环境的能力也相应提高,环境中的文化因素和技术因素也不断丰富开展。一方面,环境中越来越凸显出文化因
10、素,注重以文化人;另一方面,网络环境的形成,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越来越复杂的影响。第二,从最初封闭的环境到开展中的半开放的环境到当下的全方位开放的社会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例如,国内环境和国际环境越来越难以划界,文化环境和科技环境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第三,环境对人思想影响不断强化,而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却有所减弱。现代环境中,信息能够被存储并且通过传媒、网络不断出现,还可以通过文字、图像、声音等方式呈现在群众面前,越来越占据着人类,从而使得环境对人们的思想影响不断深入。四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的“不变首先,一个大前提没有变。这个大前提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变化所遵循的社会开展规律即
1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根底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因为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与一定的社会历史变迁是统一的,只有在遵循这个规律的前提下,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才会紧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其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质没有变。质是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所固有的规定性,如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质变了,那么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就不能称其为其本身。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不同于其他环境,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承载性。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环思想政治教育之境,所以其总是承载着一定的价值体系,以期对受教育者产生价值观上的影响。所以,分为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一种渗透性引
12、导关系。在这个质的规定性下,又具体表现为三个不变:第一,思想政治教育環境所呈现的意识形态性没有变。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本质就是使人们持续认同其所处的并对其价值观产生直接影响的社会关系的真理性与合理性,所以承载着价值观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必然具有意识形态性。第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历史性、可塑性、渗透性等几个根本特征没有变。随着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势必发生变化,而其变化开展恰恰表达了其历史性,这就需要我们历史地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又是可以塑造的,其可塑性不变。具体来说就是指,教育者在施教过程中可以结合教育教学目标与教育对象的行为特点等,创造或优化一定范围内
13、的小环境,从而到达教育效果,最终满足促进人的全面开展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渗透性特征是指环境对人们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标准等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第三,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特殊的育人功能不变。遗传、教育、环境是影响人成长的三大要素。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育人功能主要表现在对人的价值观念的培育上,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出价值,实践出真知,价值观念是在相应的实践和社会生活的过程中生成的,是对现实价值环境的客观反映,所以从环境论的角度来看,环境虽然是外部条件,却会对人们内部的价值观具有引导功能。以上是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人与环境关系的理解来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变与不变。然而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应准确把握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与社会要求的思想道德水之间的差距,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变与不变,必须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变的是现象,不变的是本质,既要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变中之不变,又要坚持以不变应万变,还要营造符合时代要求的环境,积极求变,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责任编辑:王义祥参考文献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