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构建标准、动态的党员管理新机制问题研究 关于构建标准、动态的党员 管理新机制问题研究 当前,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党员在不同行业、地域间的流动性加大,党员身份、生活环境及思想意识形态趋向多元化、复杂化,这给党员管理带来了许多困难。新的形势下,如何构建标准、动态的党员管理新机制,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影响力成为摆在我们面前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今年79月,根据市委组织部课题安排,我部抽派人员组成课题组,采取发放调查问卷、随访、座谈等形式就当前如何构建标准、动态的党员管理新机制问题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在全面分析党员队伍管理现状的根底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 一、当前党员管理在机制
2、上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近年来,以“三个代表学教和“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切实加强了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党员管理的机制得到了标准,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得到增强。但个别单位、部门在构建党员管理机制上仍然存在一些不容无视的问题。 1、各项规章和制度落实不到位。近几年,通过开展各类载体活动,我们建立完善了很多党员管理机制,但在执行制度过程中,有很多制度得不到有效执行和落实,存在有章不循的现象,最终成为摆设。其主要原因是个别基层党组织对党员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把制度建设放在应有位置,重视经济工作和业务工作,疏于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党员管理如何定位不明确,该“管些什么,该怎么“管,按照什么“管,缺乏深入的
3、研究。抓党员管理工作力度不大、工作不到位,与市场经济的开展不相适应。 2、特殊类型党员管理机制相对滞后。新时期,陈旧的党员管理机制很难适应社会开展中出现的新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流动党员管理难。主要存在流动党员的流入地党组织不愿接收,流动党员本人不与流入地党组织联系或不公开自己的党员身份(有些流动党员长期把组织关系放在口袋里,成为“口袋党员)。造成党员不找组织,组织找不到党员的现象。二是企业党员管理难。有些企业在改制时,只注重抓经营机制的转换,无视党建工作,企业党组织处于半瘫痪状态,不能开展正常的组织活动。三是下岗、外出务工党员管理难。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
4、,市场竞争不断加剧,下岗职工党员返乡、外出务工党员不断增多。进而将会有大局部流动党员远离属地党组织,使流出地党组织“管不着、管不到、管不住。同时,一局部党员缺少流动党员活动证等有效证明材料,使流入地党组织“不愿管、没权管、管不好,从而把此局部党员置于“两不管、两不找、“形式管、实不管的边缘地段。四是在职党员八小时以外管理难。个别在职党员在八小时以内是先进分子,八小时以外在家庭、在社会生活中表现不佳,影响了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其原因主要是党员管理制度还不完善,党员管理制度的触角没有得到延伸。 3、党员管理的“出入口机制不健全。在如何把好党员开展的质量关、结构关等方面缺乏一套完善的制度约束,开展党员
5、程序不标准。在“入的方面,热衷于定指标、下任务,片面追求数量,无视了开展党员的质量。特别是一些基层党委在下达开展党员指导性方案的同时,把开展党员方案列为党建硬性指标加以考核,使开展党员工作脱离了实际。此外,对开展党员工作缺乏有效的监督,造成一些地方出现近亲繁殖现象,甚至把一些素质较低的人吸纳到党的队伍中来。在“出的方面。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根本流于形式。许多党组织在民主评议党员工作中,怕得罪人,不敢进行评议,即使评议出来,对不合格党员处理也软弱无力。有的甚至把因违法违纪而受到党内处分的党员作为评议的“成果。 4、党员日常教育管理机制运行不科学。一是组织生活单一。在开展“三会一课中,许多党组织往往是
6、念念报纸或结合当前工作议一些事。组织生活会往往是走形式,不能很好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许多党员没有得到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二是教育模式的单一。在党员教育上没有考虑不同党员的年龄、文化、职业的特点,搞一锅煮。效果很一般。既使是作为党员教育的主要阵地的党校,其教育的形式也很单一,还是“老一套。三是教育体制不科学,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在党员教育方面,纪委、组织部、宣传部各抓各的,缺乏捆绑合力,造成教育与管理、监督相脱节,因此很难实现教育上的整体效应。 二、构建党员管理机制问题的几点建议 党员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针对新形势下党员管理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积
7、极探索党员管理的新机制、新方法,切实加强对党员的有效管理,不断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 1、完善开展党员工作机制,严把开展党员质量关。一是实行入党积极分子确定培养备案制。基层党支部对确定培养的入党积极分子,要报上级党组织备案,没有上报备案的,不得列为开展对象。同时实关于构建标准、动态的党员管理新机制问题研究行入党积极分子定期考察制度,杜绝临时动议现象。对于不按规定履行培养、考察程序,或对有关材料进行追记、补记的,要追究承办人的责任,并视情节予以处理。二是实行开展党员全程公示制。除党员标准和开展党员工作的指导方针以及开展工作程序必须向群众公开外,对开展党员的全过程必须采取适当方式向群众公开。将公示
8、时段前移和后延,贯穿培养开展全过程,实行选苗、培养、考察、审批、转正五公开。三是实行开展党员预审制。凡准备开展的党员在党委审批前由党委将准备开展的党员的入党对象考察写实薄、入党志愿书、入党申请书、自传、政审等有关材料送上级党委组织部审查,主要看准备开展的党员的程序是否合法,材料是否齐全进行审查,被认定合格前方可吸收入党。四是实行开展党员责任追究制。对新开展党员工作实行“谁介绍谁考察,谁审批谁负责。对因入党介绍人和考察人没有如实向党组织汇报开展对象真实情况,致使开展党员工作出现错误的,追究介绍人和考察人责任;对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开展对象、接受预备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不按开展党员程序或没有进行公示的
9、,追究党支部书记责任;对开展党员手续不全、政审不严和违反规定开展党员及党委没有按时召开党委会研究的,追究分管书记和组织委员的责任;对违反党章规定而被吸收入党的,不予成认,并在支部大会上公布,上级党组织要按责任大小对失职者批评教育,违反党纪的要给予党纪处分。五是实行“三控一平衡制度。即从结构上控制,从速度上控制,从程序上控制,最终实现党员开展总量平衡。控制结构。在新开展党员中,35岁以下、女党员、高中以上文化、生产一线等四项指标必须严格控制,并要逐步减少机关人员、教师队伍中的党员开展人数。控制速度。党员数的增长率应控制,使得党员数量保持适量增长,把最优秀的、最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人吸收进党内来;
10、控制程序。试行入党积极分子全市统一培训考试发证制度、开展对象“两票制(先由一定范围的群众代表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表达是否同意开展对象入党的意愿,作为党组织的参考,再由党员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对开展对象进行表决),提高开展党员工作质量。总量平衡。通过以上四项措施,逐步调减每年新开展党员数量,使党员总量在一定时期内保持平衡,实现可持续开展的目标。 2、完善党员退出机制,优化党员队伍结构。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切实疏通党员出口,确保党员队伍“吐故纳新,不仅是党的纪律要求,也是贯彻从严治党方针和“三个代表思想的根本要求。做好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必须把握好几个环节。一是必须明确新形势下不合格党员的标准,
11、准确判别和认定不合格党员。制定不合格党员标准,既要充分考虑现实问题,又要适当涵盖新形势下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制定的标准要广泛征求党内外意见,得到绝大多数党员和群众的普遍公认。二是要改进民主评议党员的方式方法。应积极尝试新路子。如实行“两票制评议。即党内与党外相结合,由党员评议票加上群众评议票来综合评定党员是否合格,这样可以提高评议工作的准确性。根据部门单位之间工作的关联性,还可以实行立体式评议。如机关党员由本单位支部党员和纵、横向有关联的单位党员共同评议,综合评定党员,以提高评议党员工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三是对评议认定为不合格的党员要严肃处置,做到认定一个,处置一个。处置的过程及方法必须
12、做到事实清楚、理由充分、程序标准、处理恰当、手续完备。在处置工作中要注意界于合格与不合格之间的那局部党员,尽量给予他们改正提高的时机,到达处置少数,教育多数的效果。四是实施“末位审格、三评一定、诫勉谈话的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坚持“末位审格,即把各支部测评处于最末位的党员作为重点评议对象,报上级党委进行重点审格;党(工)委根据平时掌握的情况,结合深入的调查、走访、座谈,综合分析,在集体讨论研究后,形成定格意见,再报区委组织部内审,确定不合格党员的人选。坚持“三评一定,即通过党员评议、群众评议、民主测评,组织定格,初步排出每个党员的民主评议档次。坚持“诫勉谈话,就是根据民主评议的结果,向被评为不合格
13、或根本合格党员指出存在的问题和缺乏,在进行组织核实后下发告诫通知书。 3、完善党员教育工作机制,增强党员队伍素质。一是要建立党的领导特别是党的“一把手抓党教工作的机制。这是新形势下“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迫切需要。事实证明,哪个党组织的领导重视抓,哪个党组织的党教工作就做得好,那里的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就更加明显。要把“一把手抓党教的工作列入领导责任制考评的目标之一,把能否做好本单位、本辖区内的党教工作作为衡量一个领导是否具有坚决政治立场、能否驾驭全局重要标准。二是要建立“以块为主抓党教工作的机制。大到党委,小到党的小组,必须切实负起党教工作主抓责任,改变依靠上级抓、部门抓、条条抓的状况,并把能否
14、抓好党教工作列入党建工作重要考评目标。三是要建立党教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坚持和完善以组织部、宣传部、纪检部门为主体成立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通过定期研究工作、定期召开党员教育经验交流会,提高对基层的指导力度,做到党员“教育、管理、监督三位一体,逐步实现教育管理系统化。四是要建立党教工作投入机制。党员教育管理要有专项经费,并列入各级财政预算,不断改善教育条件,逐步实现党教工作现代化。五要创新党员教育方式方法。变静态教育为动态教育,变灌输式的教育为形象教育,变单一的理论教育为整体素质教育。同时,要加快电化教育和多媒体教育的开展步伐,给党员教育注入新鲜血液,提高教育的实际效果。要不断改进党内组织生活
15、的质量,结合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努力恢复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并促进其走上制度化、标准化的轨道。 4、完善流动党员管理机制,扩大党管工作覆盖面。一是运用网络管理。有条件的基层党委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建立自己的党建网站。在不涉及党的秘密前提下,在网站上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提供党员教育资料等,积极引导流动党员到网站上接受教育,参与讨论,向党组织汇报在外的工作和学习心得,主动为家乡的建设献计献策。二是实行专人联系管理。流动党员的各有关党支部都应确定专人与流动党员联系,一人一挂钩。流动党员到达外出地后,必须及时地向原党支部和联系人提供联系 和通讯地址。指定的联系人每季度至少同流动党员
16、联系一次。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工作情况,征求他们对支部及对家乡建设的意见和建议等。三是加强党员接转关系管理。党员外出时间个月以上,从业地点和单位比较固定,且从业的单位已建立起党组织的,原党组织应将党员正式组织关系转入所去地方、单位的党组织,以利外出党员参加其组织生活并交纳党费。对流入的外地党员,各级党组织也应做好各项接转工作。四是加强党员组织管理。在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地方,及时建立临时党支部或党小组。流动党员临时党支部或党小组隶属于原所在地党组织领导,并协助原所在地党组织教育管理流动党员。五是实行“持证管理。对未转移组织关系又没有临时党支部或党小组管理的流动党员,实行“持证管理。党员外出前,必须向原党组织报告,对外出时间个月以内,或外出时间较长,但暂时无法转移组织关系的,必须办理使用流动党员活动证。流动党员外出后,应及时将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