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快我市农村义务教育开展的一条好途径 我市农村义务教育与XX县区教育相比存在严重的开展不均衡状况,尤其是农村村级小学教育更是堪忧。以xx区为例,2023年初在校小学生9894人,有完小45所、教学点2023个,其中在校学生缺乏50人的学校就有12所,“一师一校的教学点6个。分散办学与教育质量的提高,一师兼多课程与新课程改革,学校布局与办学条件的改善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农村学校分散点多、教师配置不合理、教学质量低、办学效益不高的状况成为制约我市农村义务教育开展的一道难题。学校布局不合理,村小点多面广,教育经费很难得到充分、合理、有效的使用,经费投入象撒胡椒粉一样,浪费很大;师资本来就缺乏,面对班
2、额严重缺乏的村小、尤其是“一师一校的教学点,教师力量更是提肘见襟;很多学校的校舍年久失修,不同程度上出现新的危房,给学校平安带来极大隐患。解决这个难题,当然是调整农村学校布局。但多年来的实践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由于农村遥远山区生源缺乏、上学路途较远,特别是由于撤并学校后的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并没有大的改变,村民们不满意、不同意,致使这个问题没有得到最正确的解决。xx区兴办农村小学寄宿制学校的做法,为加快我市农村义务教育开展的创出一条好途径。该区认为只有在调整农村学校布局中创新办学机制,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才是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的根本途径,而兴办农村小学寄宿制学校那么是解决学校布局调整后覆盖
3、面扩大、学生上学路途较远、留守学生无人照顾等新情况的有效方法,是从实际出发为农民办实事的最正确选择。为此,该区抓住蛤湖乡撤并到湖边镇、蛤湖中学撤并到湖边中学的契机,在原蛤湖中学的校址上改建成寄宿制蛤湖小学,原蛤湖乡区域只办蛤湖小学一所寄宿制完小,其余完小改为一、二年级教学点。通过一年的办学实践,蛤湖小学寄宿制办学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具有以下一些特色: (一)教育资源优化了1、撤并8个村小,充裕12名教师;充分利用原哈湖中学并入湖边中学后空出的校舍,建设成为一所花园式学校;现有教师20名(其中4名生活老师),学生339人(其中住校生130人),在校吃中餐学生有200人。 2、按照农村学校的收费
4、标准收费。住校生伙食费68元/生(50有生活补助,分三个等次: 20、30、40元,特困生全免)。因为撤并8个村小而充裕了12名教师,除去4名转为生活老师,还多出8名教师,意味着节约了教育经费8万元,因此区财政每年给该校补助3万元支付4名做饭的临时工工资、每年约5000元的水电费、住校生伙食费补助等。 (二)教学设施现代化了1、校园绿化美化,建成有200米环形跑道的运动场,宽敞明亮的学生宿舍,干净整洁的学生食堂和浴室,冲水式和光控式厕所、小便器等。 2、教学设备先进,有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阶梯教室、电子备课室、语言实验室、自然实验室等。农村远程教育工程也正在筹建之中。 (三)教学质量提高了农
5、村学生辍学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厌学,厌学的原因又是教学质量差。教学质量的原因一是教师素质不高、二是教学实施落后,致使师生双方都缺乏信心和希望,导致教学质量低下,学生厌学。现在师资优化了,教学条件好了,教学、学习效果自然会有所好转。 1、同上一年比较, 一、二年级语、数及格率分别提高了29和17,优秀率分别提高22和15;三年级语文、数学及格率达91以上; 四、五年级语、数及格率分别提高13和11,优秀率分别提高14和9。许多家长说,孩子的学习习惯好了,学到了很多东西。学生们说,现在我们不仅学习成绩更好了,还能在学校读许多课外书,在这里不仅学习语文、数学,还学了英语和计算机。 2、教师的生活、工作环
6、境也得到了改善,他们可以根据所学专业,分科教学,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从而提高了业务素质。专任教师的学历合格率明显提高,达20230,其中本科l人、专科3人。教师们深有体会地说,过去一个人上几门主课,不要说钻研教材,就是备课、批改作业都忙不过来。现在不仅可以与同事一起学习新课标、探讨新教法,还和大家一起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了自学考试,提升了学历层次。由此,学生能够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教师也充分享受到了教学成功的成就感,师生皆增强了学习、教学的信心和希望,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四)养成教育落实了素质教育就是养成教育。对小学生的学习来说,根本在于良好的生活、学习、道德品质等习惯的养成。这里的孩子从某种
7、角度来说,比城市的孩子是更幸运的(城市里的养成教育一般是侧重在说教上,而这里的养成教育已经落实在日常学习、生活之中),他们能够在学校里寄宿,不仅在学习上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帮助,而且在生活上也受到了良好的指导,比方起居、饮食、卫生、与人相处、生活自理等等方面。仅以身体素质来看,他们统计的数据就已经说明,在身高、体重等方面均比其他学校的同龄儿童更优。学生朱小梅在作文中写到,“过去在村小读书、体育等活动都很少。现在学校有各种各样的兴趣活动、竞赛活动,我们非常有劲,学加快我市农村义务教育开展的一条好途径第2页 到很多东西。学生李明跃的父亲说。孩子的自理能力强了,原先很担忧,现在很放心。 (五)家长的后顾
8、之忧解决了以前家长每天需要花许多时间来照顾孩子的生活,孩子寄宿后,每天匀出3小时以上的时间,为田间劳作和进城务工提供了方便。叶山村村主任蒋孔卓说:“学校实行寄宿制后,进城务工的人明显增多,农民的家庭收入也有较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更好了,家长对学校感到非常满意。 (六)教育公平实现了教育公平是衡量一个社会公平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在现实当中,最明显的教育不公平就表达在城市和农村的教育不公平,诸如教学条件、师资力量、经费投入等方面的巨大反差。这种城市和农村教育的巨大反差,不仅只对广阔农村学生是一种极大的不公平,对从事农村教育的广阔教师也是一种极大的不公平:教学条件差、时机少、难以施展自己的才华
9、等。这种不公平导致教师、学生对教学和学习都缺乏信心和希望,以至于教学质量差,学生厌学,教师想走。这种教育公平的实现,也就是促进了城乡教育均衡、协调、持续的开展,促使政府有限的财力得到更好发挥,促使学校资源得到有效的调配,促使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步伐得到加快,促使办学效益的增加和教育质量的提高。正是由于教育资源优化了、教学设施现代化了、教学质量提高了、养成教育落实了、教育公平实现了,所以,这里的学生满意了、家长满意了、教师满意了,一句话,这里的农民满意了。我们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城乡教育的均衡开展不可无视,尤其是广阔的农村教育不可无视。农村义务教育怎么办,如何办人民满意的农村义务教育,xx区湖边镇哈湖小学的教育创新,对我们是一个很好的启示。 第5页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