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农村业余文化生活状况的调查.docx

上传人:la****1 文档编号:1380787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农村业余文化生活状况的调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3年农村业余文化生活状况的调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3年农村业余文化生活状况的调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3年农村业余文化生活状况的调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3年农村业余文化生活状况的调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2023年农村业余文化生活状况的调查.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农村业余文化生活状况的调查 农村文化设施和农民业余文化生活状况调查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经济社会开展过程中,三农问题始终是重点和难点问题。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科学开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求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开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可以肯定的是,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农村文化却相比落后。 经过调查大局部农村没有文化广场,没有图书馆,没有老年人活动中心,多数人每天以看电视,打扑克来度过自己的业余时间,只有少数的会唱歌,扭秧歌,下棋等的文化生活,但一年也只有的几次,老年人辛苦了一辈子,晚年的

2、业余生活也只是在唠嗑溜达中度过。我们提倡关注三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政治固然重要,但是要想真正的推进新农村的建设,当然离不开文化建设,文化进步应该是新农村进步的显著标志,但是,农村文化建设方面还存在许多缺乏,其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一、政府投入经费严重缺乏,无法开展正常的文化活动 二、农村文化根底设施落后,文化设施破旧,有些农村的文化设施名存实亡,没有发挥出其自身的作用,不能给村民带来丰富的文化生活 三、现有文化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利用,基层文化单位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四、为农民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效劳少,质量不高。造成农村文化建设滞后的成因是; 1、认识不清,心口不一致目前乡镇文

3、化站人、财、物、事四权下放到乡镇管理,局部乡镇却没有把乡镇文化站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对待,一些乡镇领导由于思想认识不一,对文化站撒手不管了,认为文化站不出经济效益,是个包袱,认为文化工作是软指标,不抓文化工作不影响单位排名进位、个人晋升,文化工作抓与不抓无所谓。在一些乡镇领导看来,需要投入而不能带来经济效益的文化事业建设是可以先放一放或挂在嘴边说说而已的。 2、体制不顺,主管不到位首先是用人机制制约农村文化队伍建设。现在的情况是,一方面文化站缺编严重,另一方面需要的专业人才又进不来。文化站四权下放到乡镇管理后,一是乡镇不管或者不知道怎样管;二是县级文化部门对文化站管理力不从心,有的文化站专干

4、换了县文化部门根本不知道。文化专干地位低待遇差,是“弱势群体。文化专干很寒心,许多都不愿意再干文化工作。其次,由于管理体制问题,局部文化专干不善于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专业特长,没有把创新作为自己力量的源泉,还是停留在向政府“等、靠、要的观念上。经费困难加上一时得不到领导的支持,就不敢也不愿开展工作。造血功能不能强化,自我生存开展能力弱。再次,长期以来财政对文化的“欠帐太多。改革开放以来,90以上的乡镇没有新建文化设施,原有的文化设施有的破烂不堪,有的挪作他用。以文养文,走产业化道路条件还不成熟,也很不现实。在这种情况下,乡镇文化站普遍得了“贫血症,急需输血。农村文化建设工程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

5、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开展观为统领,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以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效劳体系、 丰富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农村群众文化素质为目标,以夯实农村文化根底设施、稳固农村文化队伍、完善农村文化体制机制为重点,以保障农村群众文化权益、促进乡风文明、培育新型农民为核心,加大政府投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农村文化工作整体水平,促进农村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协调开展。实施原那么是:坚持着眼长远与立足当前相结合,因地制宜,整合资源,使农村文化建设标准、建设内容和相关政策措施适合农村实际;坚

6、持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相结合,形成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良好局面;坚持弘扬先进文化与传承乡土文化相结合,不断增加农村文化的吸引力和生命力;坚持“送文化与“种文化相结合,通过“送文化带动“种文化,提高农村文化自我开展能力。因此我们要做到: 一、充分认识和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我省农村文化建设还存在许多困难,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文化根底设施落后,现有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利用;文化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文化产品、文化活动供给缺乏,文化活动相对贫乏,城乡文化开展水平差距较大;一些地方党委和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重视不够,投入缺乏,没有将农村文化建设真正纳入经

7、济社会开展规划及政府工作目标中。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二、要树立农村文化建设远大目标,坚持科学开展观 农村文化建设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开展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政府投入,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农村文化建设;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效劳体系,加强文化根底设施建设,深化体制改革,开展文化产业,实现和保障农民群众的根本文化权益,努力满足广阔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经过5年的努力,根本形成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农村文化建设新格局,农村文化建设综合水平进

8、入东部兴旺地区行列。构建公共文化效劳体系,实现“一县两馆、一乡一站(中心)、一村一室一广场、一人一册图书的目标,并到达国家有关标准。农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播送电视难的问题切实得到解决。培养和建设一支具有较高业务素质、人员相对稳定的新型农村文化队伍。 三、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效劳体系建设 积极开展农村电影放映。免费为农民放映电影。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乡(镇)、村积极开展固定放映场(点),恢复农村集镇影剧院并建设数字化电影院。要不断开拓农村电影市场,广开渠道,通过开展科教片专场、爱国主义教育片专场、未成年人教育片专场、农民喜庆场等多种形式和渠道,实现农村电影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通过

9、几年的努力,把我省农村电影市场真正启动起来、繁荣起来,使农村电影走上良性开展轨道,到202223年根本实现全省农村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目标。 开展“农民书社等农民自助读书组织,为农民群众读书提供方便。实施送书下乡工程,以政府采购形式,每年集中招标采购一批适用于农村的图书,直接送到重点县的乡村文化站(室),方便农民群众阅读。改进报刊订阅发行工作,缩短发送时间,使农民群众及时看到报刊。 四、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充分利用农闲、节日和集市,组织花会、灯会、赛歌会、文艺演出、劳动技能比赛等活动。大力开展农村特色文化。积极开发具有民族传统和地域特色的民间工艺、民间艺术、

10、民俗表演、民俗旅游工程。 五、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体制和机制 加快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县文化馆、图书馆的改革主要是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提高公共效劳水平。建立健全符合农村公益文化事业单位特点,人员能进能出,职务和待遇能高能低,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人事管理新机制。加强对农村文化骨干和文化中心户的免费培训辅导,扶持奖励民办文化。探索农村文化设施运行管理新机制新方法。统筹文化、教育、科技、体育和青少年、老年活动场所的规划建设和综合利用,合理布局,加强现有资源整合,努力做到相关设施能够共建共享,着力解决农村文化设施分散,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 (一)加强农村文化站建设乡镇文化站是农村文化活动的载体和组织者,

11、直接影响农村文化建设。怎样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主要从农村文化站建设着手,我建议: 1、深化认识。营造农村文化工作的根本环境。群众文化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局部,开展和繁荣群众文化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县、镇乡政府部门要加大对群众文化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力度,站在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重视群众文化事业的开展,经常对群众文化工作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帮助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各乡镇应将文化工作纳入双文明建设目标管理范畴,改变那种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要花钱宁可不要的现象,使农村文化走出“无事干、无人管、无所作为的误区。 2、强化改革,建立农村文

12、化良好的运行机制。机构改革是必然趋势,文化站无疑必须面对现实,迎接挑战。但无论怎么改,从事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机构不能撤,反而应予强化,在改革中,文化站必须抓住机遇,理顺体制,开辟出一块属于自身的天地,使之成为农民群众文化生活的向往之所,也只有这样,才有其存在的必要。文化站是最基层的文化事业单位,县文化主管部门,应把握好进人关、用人关、培训关,应将一批业务精,敬业精神强,有较强工作能力的文化专干纳入国家公务员范畴,使之在生活和福利待遇上与其他干部一视同仁,建设良好的运行机制、鼓励、机制、投入机制,把开展先进文化与改造落后文化统一,与提高群众文化素质统 一、与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开展统一。同时,可发挥

13、文化播送、电视、体育等相关部门职能互补的优势,组成综合的乡镇群众文化娱乐机构,增加其实力和开展后劲。 3、增加投入,建设农村文化工作的根本阵地。阵地是舞台,是文化站生存和开展的空间,在乡镇机构改革中,各乡镇党委、政府应该保证和改善文化站的根本办公条件,必须将现有的文化市场、阵地和设备划归文化站统一管理和使用,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借调和挪作他用,同时,随着经济的开展,乡镇财政应逐年增加对群众文化工作的投入,应将文化活动经费列入财政预算,逐步稳固和添置文化娱乐设施和设备。 4、提高素质,优化农村文化工作的根本队伍。在我县乡镇文化专干队伍中,年龄偏大,整体素质偏低。各级文化业务部门要加强对文化专干的教

14、育和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努力提高他们的政治和业务素质,使他们成为群众文化管理上的能手,群众文化活动辅导上的行家,使之成为乡镇政府领导下的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的新生儿;再次,文化站应转变观念,凭借自身所拥有的人才、地域、文化经济政策等优势,积极开发文化产业,到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正确结合,弥补文化经费缺乏,壮大自身实力。 (二)开展农村“种文化活动 为把农村文化做好做活,真正让文化在农村“生根发芽,我们应转变思路,变“送文化为“种文化,即把农民从文化的看客变成主角,通过培养大批乡土文化人才,引导农村群众自编自演、自娱自乐,让他们唱主角,激发广阔农村自身的文化活力。这种由“送文化到“种文化

15、的转变,会把“文化下乡变成“扎根在乡,农民素养不断提高,和谐的文明新风扑面而来。具体做法:一是完善文化设施,为农村文化搭建舞台。为满足群众日趋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政府可在农村普及有线电视网、电化教育系统,可要求每个村兴建一个文化舞台,通过政府资助、共建单位对口帮扶等形式,加大村级文化设施建设。并要求有条件的村建设文体活动室,添置健身器材、棋牌等文体设施,开展经常性文化活动,使广阔农民共享公共文化效劳。二是建设新农村书屋,用知识滋养农民的心灵。在新农村建设中,坚持文化先行,把办好“农家书屋作为一项重要举措,在书屋中配置社科类、农业科技类、医药卫生类等各方面书籍。每到农闲时节,农民们就三三两两到书屋借阅,真正使书屋成为学科技、闯市场、快致富的“加油站,让新鲜多彩的先进文化进村入户,以文化的“软实力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三是培育文化队伍,构筑农村文化阵地。要对农村文艺演出队、文化特色户进行调查摸底,对道情、舞龙、龙舟等地方传统民俗文化进行挖掘开发,并建立档案,给予重点扶持和培植,不断构筑农村文化阵地。同时建立镇文化站、村文艺队“二位一体培训网络,镇文化站不定期组织文艺教师为村里的文艺队伍进行培训,使散发乡土气息的农村文化重新焕发活力。鼓励乡镇通过举办广场音乐夜、文艺汇演等文体活动,激发农民参与农村文化建设的热情,既可锻炼培养群众文艺骨干,又能营造浓厚的文化气氛。与时俱进,当前的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与职业考试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