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和谐社会与公共政策价值定位.docx

上传人:g****t 文档编号:1391399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和谐社会与公共政策价值定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3年和谐社会与公共政策价值定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3年和谐社会与公共政策价值定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3年和谐社会与公共政策价值定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3年和谐社会与公共政策价值定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2023年和谐社会与公共政策价值定位.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和谐社会与公共政策价值定位 : 为实现我国政府在新形势下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本文认为,应对落实其战略目标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公共政策的价值理念进行重新梳理和整合,即公共政策应在理念上确立以人为本的伦理精神,彰显社会正义的根本价值,突出其公共性的本质特征,强化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心。 关键词:和谐社会;公共政策;公共效劳;公共利益 abstract: torealizethegreatgoalofbuildingaharmonioussocialistsocietyproposedbythechinesegovernmentatthenewage,itishighlyrecommen

2、dedtoreconsiderandreorganizetheideaofvalueinpublicpolicy,theimportantmeansfortheimplementationofthestrategicgoal.specifically,publicpolicymustbehumanoriented,andmustembodytheessentialvalueofsocialjustice,highlightitsnatureofpublicity,andstrengthenitscareforthedisadvantagedgroups. keywords:aharmoniou

3、ssociety;publicpolicy;publicservice;publicinterest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政府在新形势下提出的宏伟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就必须对落实其战略目标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公共政策的价值理念进行重新的梳理和整合。面对和谐社会这一目标,公共政策只有在理念上确立了以人为本的伦理精神,彰显了社会正义的根本价值,突出了其公共性的本质特征,强化了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心,才能正确地引领和有效地推动我国公共政策的不断创新,从而全面地推进和谐社会理念在各领域、各层面有效地实施和落实。 一、公共政策应确立以人为本的伦理精神 人是社会开展的动力。为了人,以最广阔人民的福祉

4、为依归是社会开展的目的和意义所在,在经济社会开展中,把满足、改善、提高广阔人民物质文化需要放在首位,表达了社会建设开展的民本思想和对人的终极关心。选择以人为中心的政治文化观和以人为本的伦理根底,是对社会建设开展本意和开展规律的遵从,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开展本质的要求,更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最高原那么、最高准绳和不懈奋斗的目标。 和谐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中各子系统协调开展的社会。公共政策作为政府管理社会的主要方式、主要工具,引导、塑造、控制着经济、社会开展的方向、模式和速度,对和谐社会的建设影响巨大。在公共政策规划设计的理念上,需要突出经济社会开展的目的,摈弃落后于时代开展要求的开展理性,把以

5、人为本作为公共政策的伦理根底。秉持以人为本精神,超越传统过时的开展模式,根据社会开展现阶段的特点和社会开展进程的规律,转变过去把人作为开展的手段,较少关注社会开展成果对人的意义,无视人的生活质量和素质的提高,片面追求经济指标和经济开展速度,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无视社会综合效益,重经济开展工程轻人文社会开展工程等等做法,回归到经济社会开展为了人的初衷上来,把以人为本放在社会开展的核心位置上,把最广阔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及其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放在第一位,为和谐社会建设奠定人本伦理的政策基石。在公共政策的制定创新上,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消除社会开展体制性障碍要求出发,积极构建社会开展政策,通过

6、设计出台、贯彻以人为本的经济、社会开展政策,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提高人类应对社会开展的困境,有助于缓解开展过程中人类面对的巨大压力,使经济、社会处于积极合理协调开展的状态,创造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开展的政策环境。具体来说,就是既注意经济目标的制定、执行和实现,更关注社会开展目标的制定、执行与实现,改变社会政策滞后的状况,为社会事业开展提供政策保障,普遍提高人民群众特别是低收入人群的社会保障水平。要转变过去偏向经济的开展思路和投资政策,改变政策制定、执行片面追求经济开展、经济效益和公共财政投资偏向经济建设,社会保障投资比重较小,无视社会全面开展,无视社会保障、救助、

7、福利系统建设的做法,恰当处理投资与积累的关系,推行相对均衡的开展政策和投资政策,把生产性投资的财政政策转变为公共效劳性财政政策,改变大量资金用在政府直接投资、改善投资环境和行政支出上的现状,通过政策调整公共支出的范围,不断扩大公共效劳的范围,将财政支出的重点转向公共教育、社会保障、公共卫生、公共平安和公共根底设施方面,把满足最广阔人民群众的根本公共效劳需求,作为我国新时期公共政策的根本目标、根本内容和根本依据,为和谐社会建设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在政绩评价指标上,要调整政绩评价的指标体系,走出政绩评价偏重经济指标的误区,把经济社会的和谐开展作为政绩考核的首要指标,引导地方政府转变以往把主要精力放

8、在经济建设,热衷大搞政绩工程,重视经济建设,轻视公共效劳的做法,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政策保证。 二、公共政策应彰显社会正义的根本价值 社会正义是当代民主政治建设的核心概念,表达在公共政策上,就是其公平、公正、民主、公开的精神内核,社会正义是公共政策的根本价值,公共政策是实现社会正义的媒介、手段。 公平、公正是每个社会成员拥有的根本权利,所有社会成员在人格、权利和时机等方面相互平等,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各方面享有同样的权利和时机。这是社会存在的自然法那么,也是现代社会行为的根本准那么。公平、公正又是现代政府对社会公民的庄严承诺,现代政府的合法性基于其对民主、自由、平等、法治等的承诺。政府以建

9、立公平、公正秩序这种特有的方式维护社会正义,是国家政治结构存在的理由,也是社会关系能够始终保持健康有序的前提条件。公平性、公正性理所当然应成为现代政府公共政策的价值选择,公民享有社会公平并被公正地对待,是和谐社会应具有的根本的社会面貌。社会公平状况不好,贫富两极分化,人们就会感到受到不公正对待,就会引起社会矛盾、社会冲突,社会就不可能和谐。因此说,公平、公正是社会和谐的基石,不解决社会公平、公正问题,就难以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解决社会利益分配不公的矛盾,是和谐社会建设无法回避的现实。公共政策本身是对社会价值的分配,公共政策制定、执行、调整过程是协调社会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的过程,公

10、共政策对各利益主体的引导、标准、调控、分配的功能,使得公共政策对社会利益分配格局的调整有效而权威,公共政策对社会价值的分配公平、公正,使其具有合理性。应充分运用政策手段为社会提供一种不断解决矛盾和化解冲突的机制。公平、公正是公共政策调节权利与义务、奉献与报酬的根本准那么,公共政策过程必须始终贯彻公平、公正的理念与原那么,在内容上做到实质公正,即内容科学、合理;在形式上做到程序公正,即公共政策的议程建构、规划设计、执行评估等环节按照科学客观的原那么和法定的程序开展。解决社会公平、公正问题,要建立抑制独占利益的平衡机制和权利、时机、规那么、分配公平的社会公平、公正保障政策体系,特别应注重从起点实现

11、社会公平,使具有同样能力的人拥有同样的生活机遇,让社会成员公平、公正地分享经济社会开展的成果。建全化解社会矛盾的政策机制,营造公平、公正的和谐开展的政策环境,需要构筑社会公平的制度根底,从体制上使政策公平、公正原那么制度化,用制度来维护社会公正、保持社会稳定、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公共政策本质上存在个人偏好与集体选择的制度安排和公共利益少数人决断的公共悖论,这在理论上对公共政策过程的民主公开提出了要求。一些政策的制定过多地掺杂了部门利益并存在强势集团左右政策的倾向,因此在实践上也使公共政策民主、公开就变得十分重要。公共政策过程的民主与公开,有助于提高政策的权威乃至政府的公信力,有助于协调社会利益

12、、化解社会矛盾和公平、公正价值的实现。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要广泛听取社会各阶层的意见,并建立一套完整的利益表达机制,使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得到合理、充分的表达。要特别重视弱势群体的话语权,注意采纳弱势群体的政策要求,仔细分辨强势群体的政策要求;要公开政策制定、执行、调整的有关信息,重大公共政策的决策必须保证利益相关者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评议权,使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置于公众监督之下;要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重大决策听证制度等政策参与机制,开拓更多的社会公众参与公共政策的渠道,吸纳社会各个阶层人员有效地参与政策过程。一个政策过程民主公开、政府运作透明诚信的社会将趋于更加和谐、更有凝聚力。 公

13、平不是平均主义,要辨证地认识把握社会正义。公平是在保证公民根本权利,成认差异条件下的公平,在地位平等、时机平等前提下恰如其分的差异。公平、公正有时必须以合理的差异形式来表现。因为,公平、公正是“相对的历史的空间的概念,受到生产力开展水平和经济社会开展阶段条件的制约。罗尔斯在正义论中把平等原那么和差异原那么作为“公平正义的两个原那么,这在今天仍然有其现实意义。“绝对的公平、公正在任何社会形态下都不存在,“绝对的平均是以形式的公正掩盖实质的不公正,真正的公平公正既成认权利平等,又允许差异存在,公平、公正的社会是一个有差异的社会。收入差距过大,分配程序、规那么不公固然会导致效率下降甚至影响社会稳定,

14、但绝对公平会削弱人的积极性,会使社会缺乏活力,也影响和谐社会建设。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调整要综合考虑受益公平、支出公平和横向公平、纵向公平,既成认权利平等又允许差异存在,既保证社会公平又表达利益差异。因此,构建和谐社会不是消灭差异,而是在坚持社会主义本质的前提下辨证地处理好公平与差异的关系,统筹安排、协调全社会经济社会开展布局和资金投入,把差距控制在恰当的范围内,保证公民起点、时机的公平,而不是结果的均等,实现城乡、地域、不同阶层之间的和谐共生和谐开展。 三、公共政策应突出其公共性的本质特征 从契约论的宪政逻辑看,政府的权利源于人民权利的让渡,政府的合法性基于为最广阔人民群众谋取利益,为最广

15、阔人民群众谋取利益是现代政府公共管理的天然职能或公共性职能。现代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更多地表达在协调社会开展的公共效劳上,表达在为社会协调开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包括政策环境上,公共性是政府公共管理的本质特征和表现形式,政府要将为最广阔人民效劳的公共精神贯彻到整个行政活动中。 从公共政策的公共性本质特征看,“公共政策来源于解决政策问题,政策问题来源于社会问题,而社会问题是涉及到大多数人的利益、引起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公共政策要解决的是大多数人所面临的问题,公共政策本质上是关涉大多数人的利益的公共性的问题。因此,大多数人的利益实现问题应成为公共政策的核心问题,公共政策过程必须始终把为最大多数人民谋利

16、益放在首位,明确表达最大多数人民利益的原那么。离开了公共性的公共政策,就可能演变成特殊阶层、利益集团或者个人谋取私利的工具,这于社会和谐建设目标是不相容的。 从公共政策作为政府公共效劳和增进公共利益的手段看,公共政策是社会利益的集中反映,这也决定了公共政策必须代表最大多数人民的利益,“为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应该成为政府公共政策的根底(杰里米X8226;边沁)。在经济结构、社会阶层、利益集团多元化的社会转型时期建设和谐社会,公共政策要努力实现为最大多数人民谋利益的目标和宗旨,坚持公共政策的公共性,按照公共利益和公共效劳的要求,保证最大多数人的意志和利益进入政策议程,以最大多数人的利益为政策设计、实施的出发点和终点,通过公共政策创设必要的制度和规那么,协调整合多元复杂的利益冲突,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开展提供政策根底。 从政策制定和执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与职业考试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