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责任本钱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冯天贺吴宝宏摘 要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开展,责任本钱会计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成为企业制度中一个无可替代的组成局部。如今,本钱会计无论在技术手段还是计算方法方面都已经有了焕然一新的改变,在这种条件下,应用本钱会计的范围也在迅速扩张。然而伴随着市场开展,应用责任本钱会计所遇到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也随之增加,本文对责任本钱会计在企业应用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应用对策,希望责任本钱会计能够在企业中有效应用,让企业在高速开展的道路上长久走下去,并朝着效率更高、收益更好的方向迈进。关键词责任本钱会计;企业;应用doi:10.3969/j.issn.1673 - 01
2、94.2023.08.009中图分类号F234.2;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23)08-00-020 引 言在如今的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大背景下,市场性渐渐成为企业开展的特点,由于市场经济的竞争日益剧烈,企业尽可能减小本钱来求取最大化的经济利益,这样才不会在竞争中被淘汰。而减少本钱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需要大量信息和核算成果的支持,这时,责任本钱会计的作用就表达出来了。可以说,一个企业对本钱会计的重视程度决定了本钱能控制的效果,所以,研究责任本钱会计,认识到自身的缺乏之处是很有必要的,毕竟相较于传统的核算方法,责任本钱会计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为研究对象,不但可以提升
3、企业的经济效益,还能让企业职工在日常工作中更有积极性。1 责任本钱会计应用的必要性所谓的责任本钱,指企业在运转过程中产生的各方面的费用,虽然都是企业所产生的费用,但是责任本钱与所生产的产品的本钱还有很大差异,尽管差异如此之大,但是二者之间却又相互影响,有着不可割裂的联系。比方说,生产的产品在最开始核算时,产品本钱与责任本钱根本上是具有一致性的,但是到加工环节时,就开始有了主次之分,最终目的都一样,都是以降低企业本钱为目标。总之,责任本钱是企业开展过程汇总不可缺少的一局部,而责任本钱会计就是为企业核算责任本钱的人,究其原因,责任本钱会计就是在企业运营和市场开拓的过程中,一个非常有价值、可以为企业
4、的持续开展提供人力和物力支持的存在。责任本钱会计不但可以通过有效的方法进行本钱计算,还可以把握企业的管控模式,减少企业在运行过程中不必要的资源本钱浪费,将所节省的资源利用到其他方面,比方科研和创新,这样才可以让企业在竞争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充分表达了责任本钱会计的重要性。此外,责任本钱会计所能带来的作用远不止如此,一个优秀的责任本钱会计在合理的管理模式指导下,可以让企业员工之间的凝聚力得到前所未有提升,让企业的每一位员工都能体会到自身的责任感和价值感,让企业在开展的道路上拥有一个极为优秀的团队。科学技术开展到今天,责任本钱会计的重要性也在逐步增加,目前传统的手工记账方式已经被完全取代,新型的会计
5、电算化已经成为记账的主要方式。相较于传统的记账方式,会计电算化有着无可比较的优势,提高本钱核算的标准化和全面化,有效减少了不必要的能源消耗,降低了本钱,而能运用这种新型方式的必须是优秀的高素质人才,所以,为了做到采购、生产和销售整个过程的可控性和优化性,责任本钱会计的存在是非常有必要的。2 责任本钱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现状责任本钱会计作为一个已经相对成熟的岗位,在我国实施的时间已经比较长了,就目前的结果来看,未来的开展前景是十分可期的。在日积月累的探索过程中,责任本钱会计在开展道路上已经积累了十分可观的经验,目前很多企业都建立了相比照较完善的本钱管理体系,且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开展。比方比较典型的海
6、尔集团,在应用责任本钱会计的管理模式下,核算范围包括企业的所有员工,并建立了无死角的全方位考核体系。在这种管理模式下,无论是高层的管理人员,还是基层的普通员工,都成为企业核算的方向和中心,让每一个员工都能在责任本钱的核算中做到自我检查,这种做法不但可以大大节省时间,检验结果也足够精确,可以为企业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保证了数据公正。而360度无死角的责任本钱考核模式更是让企业实现全方位的本钱管理,将员工业绩以及收入等都做了有效对接。另外,海尔集团还在实行责任本钱的过程中将考核方法由单纯的时间考核晋升为空间考核,并实现了從自己考核向群众考核过渡,这种方法无疑更加严谨,更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除了海尔
7、集团,格力集团也是实行责任本钱管理模式的一个典型。格力集团的责任本钱管理模式真正做到了全透明化,将企业每天的投入和支出以报表的方式统计出来,这张报表还对产品做出了详细标注,这样做的目的是让企业的每一个员工都能了解企业,从而让员工看到前进的动力,使员工的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3 责任本钱会计应用中出现的问题责任本钱管理体系在企业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当企业越做越大,员工也越来越多时,责任本钱管理体系就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及时处理,不要说替企业节省资源和本钱,甚至还会拖累企业开展,所以及时发现责任本钱管理体系中存在哪些问题是十分必要的。第一,大局部企业的责任本钱管理制度不够
8、健全。就我国目前的企业形式而言,除了一些大型企业之外,小企业中的责任本钱管理体系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开展时间短导致了他们的体系不够健全,缺乏设备和高素质人才导致了他们在责任本钱方面提供的信息和资金少之又少,不但不能做到资源整合和有效利用,甚至限制了企业开展。第二,重视程度不够,管理内容也不够健全。在一些小企业中,他们关心的往往只是收入支出的具体数值和每个月或每年能够得到的经济效益,这种责任本钱的管理体系很狭隘,参与其中的也只有职能部门,不能做到全面覆盖,而且在这样的管理体制下,得到的数据和资料也未必准确,无法从宏观上计算出企业的所有本钱支出,让责任本钱管理达不到其所应该发挥的作用。第三,理论知
9、识储藏缺乏。从目前的经济形势上看,我国的责任本钱管理起步较晚,与其他兴旺国家相比处于比较劣势的地位,做法也不如其他国家成熟。我国的很多企业,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还在使用比较传统的核算方式,传统的观念并没有得到转变,这都是理论匮乏造成的,所以,在今后的开展道路中,企业要努力引入外国先进的理论知识,去粗取精、化为己用,推动我国责任本钱管理体系进一步开展。4 責任本钱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对策4.1 提高对责任本钱会计的重视优化责任本钱管理制度,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对责任本钱会计的重视。重视是一种态度,意味着将其当作一个必需品且给予充分支持;重视是责任本钱管理体制后续工作能够进行下去的根底,所以,企业想要跟
10、上时代步伐,与世界经济接轨,就要将责任本钱会计放在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基于此,企业应该建立责任本钱会计团队,将这一团队的人员做好分工,并明确工作责任,防止出现推诿责任或者职能交叉等情况,给予团队各成员足够的信任,做好奖励机制,对优秀员工给予精神上的表扬和物质上的奖励,这样他们才能利用高科技数字化手段提供准确且真实的有效数据,为企业节省本钱。4.2 建立健全责任本钱核算制度一个企业想要稳定开展,就必须使每个部门的每个员工都做出努力,且各个部门要相互配合,明确自己的工作目标,分为职权部门、职责部门和执行部门3个大的方面,让每一个员工都参与其中,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一套健全稳定的责任本钱核算制度。在建
11、立责任本钱核算制度之初,必须遵从真实性这一原那么,其次是可控制性和信息一致化,根据标准做好责任会计和预算控制之间的融合,并将监管工作落到实处,对一些因为疏漏造成无可挽回损失的员工给予严厉惩罚,并建立健全奖惩制度,有赏有罚。另外,强化本钱会计队伍,提高业务的精确度,保证核算制度下的数据无限接近于事实支出,只有提高精确度,本钱核算会计存在才是有必要的,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才能得到有效提高。4.3 大力推广责任本钱目标管理伴随着我国责任本钱管理体系越来越受到重视,再加上借鉴西方国家的有效经验,责任本钱管理体系已经积累了许多经验,有了许多适合我国国情的方法和本钱管理经验,所以下一步,我国要大力推广这些经验
12、,以这些探索出来的行之有效的责任本钱目标管理方法为经验,持续进行改良,每个企业都要根据自己的不同情况加以修改,以实现最大化优化。4.4 借鉴国际责任本钱管理经验我国的责任本钱管理起步较晚,目前还不太成熟,但是许多西方国家在这方面的技术已经很完善,无论是技术还是经验,都有很多值得我国借鉴的地方。这里所说的借鉴,不是生搬硬套,毕竟由于文化和国家政策不同,外国企业的开展与我国还存在很大差距,所以在借鉴的过程中,要考虑自身情况,结合我国的国情和企业现有的经济状态,带着一种学习的目的,将西方责任本钱管理体系融入企业中,求同存异,做到与我国社会企业开展成果相结合,在原有的根底上进行探索和创新。在学习和借鉴
13、的过程中,要有不耻下问的良好品质,将西方企业的先进管理方法和经验加以借鉴和吸收,并根据我国国情,探索出依托于我国经济政策之下,最适合企业开展的道路,让企业在日后的开展中,增强竞争能力,减少本钱支出,善于利用资源,增加效益,长远开展下去。5 结 语随着经济开展,责任本钱管理体系必然迎来新的冲击并面临新的挑战,这就需要责任本钱会计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和精准的业务能力,面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能力,为企业的责任核算本钱方式转型做出努力,企业只有加强对责任本钱会计的重视,才会在竞争中具有优势,实现企业高度提升,有效降低企业本钱,提升企业效益,在日益剧烈的竞争环境中拥有自己的优势,将节省的本钱运用于企业宣传或者科研创新方面,无论应用于哪方面,都能保证企业在未来的开展道路上拥有更有效、更先进的开展模式,利于企业的长远开展。主要参考文献1吕治国.责任本钱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问题及开展研究以海尔集团SUB为例J.企业技术开发,2023(1):30-32.2王维娜.企业中责任本钱会计的工作应用探析J.商场现代化,2023(11):16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