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吸取切尔诺贝利事故教训做好我国核应急准备工作 第一篇:吸取切尔诺贝利事故教训做好我国核应急准备工作吸取切尔诺贝利事故教训做好我国核应急准备工作 时间:2023-04-25字体:大中小 巢哲雄 (国家核应急办公室/国防科工委系统工程二司) 我国核应急工作是在总结1986年4月26日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厂事故教训,随着我国秦山、大亚湾核电站建设而逐步开展起来的。做好核应急工作既是确保我国核事业可持续开展的有机环节,也是政府和有关企事业单位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既是我国法规和相关国际公约的要求,也是我国核能事业与公共危机管理的组成局部。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尤其是近两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心下,
2、在各有关部门、省市的共同努力下,贯彻科学开展观与核应急工作方针,按照强化根底、提高能力的思路,狠抓各项工作落实,核应急机制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民用核设施核应急法规、标准体系,形成了以核设施和所在地区为重点、协调有序的三级核应急管理体系,编制了各级、各类核应急预案,建设了一批核应急根底设施,在开展公众信息沟通、培训、演习和科研工作等方面取得不少的成果。与此同时,在开展核反恐、履行核应急国际义务方面也做了一些工作。 1加强核应急管理工作的几点体会 我国核设施众多,主要分布在浙江、广东、江苏、北京、四川、甘肃、辽宁、陕西、内蒙等地区,核设施平安已成为各级政府和广
3、阔公众愈益关注的重要问题。目前,我国大陆有浙江秦山、广东大亚湾、江苏田湾等三个核电基地共11台核电机组发电,总装机容量913万千瓦,约占整个电力装机容量的2%。近年来,放射性物质跨省运输活动逐年增加,广泛开展的核技术应用活动中放射源的平安问题也日益突出。核应急工作是核事业持续健康开展的重要保障,是社会管理和公共效劳的重要内容,是检验政府行政能力的重要方面。核技术兴旺国家都十分重视核应急管理工作。鉴于核技术的敏感性和万一发生核事故后的重大政治、社会与心理影响,尤其是一旦处理不当所带来的恶劣影响,核应急准备与响应工作必须做好。 1.1建立应急组织是做好核应急工作的根底 核应急体系是我国最早建立的专
4、业应急救援体系之一,也是最早进行法制化管理的体系之一。核应急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具有涉及面广、技术性强、社会影响大、政治外交高度敏感的特点。各类核设施的平安稳定运行以及一旦发生事故后的应急处置一直是各级政府、媒体和公众非常关注的问题。各级核应急组织及专业队伍的适时建立为核应急准备与响应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组织根底,为各核电厂的适时投产运行提供了切实的保障。1986年4月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发生时,我国核电建设刚刚起步,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指出:我国开展核电的方针不变,在切实落实“平安第一,质量第一方针的同时,应建立一套社会应急措施以应对可能发生的核事故。同年9月,国际原子能机构(ia
5、ea)召开特别会议审议通过了及早通报核事故公约与核事故或辐射紧急情况援助公约。我国是两公约的签字国。1988年,港英政府提出与我会谈解决大亚湾核电站应急方面合作事宜。就粤港核应急合作签署了谅解备忘录。现正按协议执行。 1.2以核电厂为重点,逐步健全核应急法规体系 1993年国务院公布的核电厂核事故应急管理条例,奠定了我国核应急工作的法制根底。此后,国务院有关部门积极开展与核应急条例配套的核应急规章的制定工作,公布了核电厂核事故应急报告制度等十多项部门规章及一批国家标准,形成了适用于核电厂的核应急法规、标准体系。目前,国家核应急办正组织对该条例进行修订,拟把应急管理工作扩展到所有核设施与核活动。
6、 1.3各部门协作联动是有效应对核事故的关键 核应急响应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协作联动非常重要。国家核应急协调委机制的核心就是各司其职、协作联动。国家核应急预案对国家核应急协调委各成员部门的核应急职责进行了明确规定。经过多年的工作实践和磨合,国务院和军队有关部门加强了信息沟通与工作配合。开展改革委建立了物资生产与储藏制度,环保部门建立了应急辐射监测制度,卫生部门建立了放射病救治机制,军队制定了支援方案,安监总局等有关部门也制定了相应的预案。有关省与核设施单位都设立了应急指挥机构。应急响应时,根据应急预案的规定,履行各自职责,保证应急处置工作有序进行。协作联动的工作机制要建立在平时工作的根底上,不
7、能寄希望于事故发生后才建立。我国核应急协作联动机制已建立,今后还要不断稳固完善。 1.4适当的经费保障是做好核应急工作的保证 开展核应急工作必须有适当的经费保障。1993年国务院发布的核电厂核事故应急管理条例对此有原那么规定。1998年2月,国家计委和财政部联合发布了核电厂核事故应急准备资金管理规定,明确了核电厂缴纳中央和省政府的核应急准备经费及其使用的具体方法。这解决了国家与地方核应急机构及应急指挥中心日常运行所急需的资金,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核应急工作的开展。尽管如此,各级核应急力量,由于资金投入少,缺少核应急设施建设规划,无论是人员队伍还是资源配备都严重缺乏,难以适应核应急工作全面开展的需要
8、。这方面还需有关方面予以关注。 1.5加强技术手段建设是做好核应急工作的后盾 放射线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嗅不出。核应急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其显著特点之一是技术性强。在应急准备与应急响应的全过程中,需要有很多技术措施加以保证、技术手段予以支撑,要注重依靠技术力量,切忌搞“人海战术,要实行科学决策,用适当的代价取得最优化的应急效果。多年来,有关部门和单位加大经费投入力度,以科研攻关为先导,在堆芯损伤评价、事故源项、辐射监测、航空辐射监测、辐射损伤救治、公众社会心理应对、气象保障、剂量估算、地理信息、决策支持和资源优化配置等方面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国内外的经验和教训反复证明,必须建设好技术支持中
9、心及救援队伍,才能保证核事故处置及时、协调、合理。今后一个时期,技术条件与根底能力是制约我国核应急水平进一步提高的瓶颈,加强能力建设势在必行。要通过落实核应急工作“十一五规划纲要,不断提高核应急的技术水平与响应能力。 2加强核应急管理工作的假设干初步经验 2.1以新建核设施为契机,适时建立健全核应急组织体系 以新建核设施为契机,按照法规要求与国际惯例,适时建立核应急组织。在核设施建成首次装料前,秦山、大亚湾和田湾核电厂分别建立了核应急指挥部,核电厂所在的浙江、广东、江苏分别建立了省核应急委员会。1991年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国家核事故应急委员会,负责统一领导全国的核事故应急准备和救援工作。到199
10、9年,第三届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成立,牵头部门为国防科工委(国家原子能机构),由17个国务院和军队的部、委、局、办组成。到2022年,第四届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成员部门又增加一个。核设施较集中的四川、XX省分别于2023年3月、8月建立了省核应急委员会。其它主要核设施单位也建立了各自的应急组织。放射性物质运输等方面的应急准备工作已起步。 2.2结合应急预案的编制,建立协调联动的核应急运行机制 2023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公布国家核应急预案(第三版)。它是国家25个专项预案之一,它的制定或每一次修订都是经过充分协商才出台的。有关部门、有关省、各核设施单位都制定或修订各自的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制定的
11、过程,就是协作联动的应急运行机制建立的过程。应急预案是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行政文件,规定了有关单位的核应急职责,明确了应急情况下的指挥协调关系。制定预案时,充分征求意见,达成一致,便于落实。通过预案的制修订、预案审查程序、预案演练及对预案执行情况的检查等环节,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不断完善运行机制。 2.3结合应急指挥中心的建设,不断完善核应急技术支持力量 初步建成了国家、核电厂营运单位和所在省的核应急指挥中心,根底设施已投入运行;应急辐射监测、航空辐射监测、核事故医学应急救援和后果评价决策支持等专业技术支持力量的建设也取得了一定进展。国家核应急指挥中心已投入使用,正在逐步实现与国家核应急协调委成员
12、部门、有关省、核设施、技术后援单位的互通互联。公安、卫生、环保、气象和军队等部门的相关应急设施建设也取得了很大进展。核电厂及所在省的核应急指挥中心的设施水平和响应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为事故情况下正确指挥和有效救援提供了保障。 2.4以核应急为依托,积极开展核反恐工作 按照国家反核恐预案规定,核与辐射反恐工作要依托业已建立的核应急体系,设在国防科工委的国家核应急指挥中心是国家反核恐的备用指挥部。近年来,国家核应急办狠抓防范和处置核与辐射恐怖袭击事件各项准备工作的逐步落实。2022年7月,国防科工委成立了核反恐工作领导小组,发布了防范和处置核与辐射反恐预案。2022年4月国家反恐怖工作协调小组、国
13、防科工委和科技部联合发布了国家核反恐中长期科研规划。2023年9月,我国签署了联合国制止核恐怖行为国际公约。该公约是第一项旨在打击核恐怖罪行的国际公约,为预防和惩治核恐怖犯罪提供了法律依据。 2.5定期举行演习,不断提升核应急响应水平 近两年来,有关省核应急机构、主要核设施单位、承担有核应急救援任务的军队单位坚持开展核应急演习,举行了十屡次不同规模的核应急演习。如,2022年3月田湾核电厂举行首次装料前场内综合应急演习。2022年2023月,成都军区和XX省核应急办在内江举行了我国首次军警民联合核应急研究性演习。2022年12月,XX省与秦山核电基地举行了场内与场外联合演习。2023年5月,国
14、家核应急办首次参加了国际原子能机构组织的国际核应急演习。2023年2023月,总参军训和兵种部在广东惠州举行大型实兵实装核应急综合演练。其他单位也举行了相应的演习。通过演习,较好地检验了各级预案的有效性、应急准备的完善性、应急能力的适应性和应急队伍的协同性。事实证明,演习是做好应急准备和保持响应能力的重要手段。 2.6积极主动,顺畅公众信息沟通与国际交流 各级核应急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公众信息沟通工作。国家核应急办建立了应急信息平台,发挥国家原子能机构网站、核应急准备通讯等的作用,加强与有关部门、单位及公众的信息沟通,加大信息披露和透明度;利用新闻发布会、核能与公众国际研讨会、中央电视台“焦点
15、访谈等栏目,回应媒体与公众关注的问题。浙江、广东、江苏和四川等省,秦山、大亚湾和田湾核电基地等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促进了核设施与周边公众的和谐相处。同时,广泛参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活动,积极开展双边交流,与法国续签了合作协议,与美国能源部、日本和韩国的核应急机构建立了工作联系。国防科工委与美国能源部2023年3月在北京联合举办了首次核燃料循环设施应急培训班。此外,XX省认真履行粤港关于大亚湾核电基地核应急合作的备忘录,建立热线机制,定期会晤和交流信息。 2.7保持核应急工作常备不懈,妥善应对核与辐射突发事件 近两年,各级核应急组织结合应急预案的修订,创新了工作机制,保持通讯畅通,人员常备不懈,有效应对了一系列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对内及时向国务院、国家核应急协调委成员部门、有关省、核设施单位等转发通报了国际原子能机构关于2023年5月英国核集团公司索普后处理厂管道破裂等6起事件,对外及时向国际原子能机构和有关国家或地区通报了山东济宁放射源超剂量照射等4起事件。另外,针对核电厂乏燃料与核材料公路运输、核电厂应对强台风和设备故障,6次启动国家核应急指挥中心进入应急待命状态,圆满履行了职责。 3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核应急工作展望 按照中央对建立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搞好应急工作的一系列要求,我国核应急工作仍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主要是核应急根底能力仍然薄弱,还没有形成覆盖全部核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