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程部相关的年度工作总结范文 公司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 XXXX年已经即将过去了,回忆过去,在公司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在其他部门的大力配合和积极支持下,通过我们工程部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圆满地完成了公司下达的各项任务,以及其他的各种临时工作。 在这里先向大家就本部门主要完成了的和正在进行中的工作做一个简要的通报: 一、公司现状。 针对我司产线直通率较低的现状,我们工程部主导并提出了从源头控制品质,减少不良率的产生。经过同品质等部门的共同努力,现在的SMT来料不良已经由9月份前的持续徘徊在18%左右,降低到了目前的4%左右。这一点,从我们的QC报表已经可以看出明显的变化,而我们身处第
2、一线的维修们就更是最有切身体会的啦。 二、针对现行方法的更新。 1、严格、标准了送检样品的检测确认把关,尽全力守好公司产品生产的第一个关口。 2、积极听取生产、品质等第一线员工反响的各种意见,并综合分析,快速反响,确定了536机的花屏故障以及软排线整改方案及实施方案,目前已经解决了云台转动所造成FPC排线损坏的问题,在春节前有望拿出彻底解决目前排线问题的优化方案来,如果我们的工程测试通过,将会废弃以前的两条FPC排线,而使用一条20拼的屏蔽排线插上即可,这样既可以提高产品可靠性,保障该产品品质,更可以方便员工生产操作,直接降低生产人工本钱和BOM本钱。相信我们生产线的员工是第一个会感到开心的,
3、因为操作简单轻松了,效率就会提高了,他们明年的绩效奖也就可以拿得更多啦。 3、对我司以前所有机型都在使用的自恢复保险丝(0.35元左右)的实际功能作用提出了质疑,并经过仔细的测试验证了质疑的合理性。现已经将其更换为保险丝电阻(0.08左右),使公司产品在可靠性提高的同时,也降低了BOM本钱。 4、制定了我们第一份慧眼视讯IQC来料检验标准标准(试行版),并在唐总的直接支持下,推动了品质部来料检测室的搭建,以及组织了对品质相关人员的技能培训。不过,由于来料检验室尚未完全正常运转起来,局部设备、制具也还未能完全到位,我培训的内容可能大家已经忘记得差不多了吧?不过,真要忘了这也没关系,只要你肯学习,
4、我们工程部在XXXX年里仍将继续分步展开,根据需要安排工程师对大家分期培训,不断加强和完善,协助品质部提高管控能力。 5、本部门自我检查,组织清理更正了许多遗留问题,更新了BOM的详细描述和准确度,建立了样品确认的唯一性和严谨性等硬性规定(例如,540D03的天线垫片以前就出现了同一个料号,却有两个不同的实物),这里,可以肯定地告诉大家,这种类似的情况在今后是绝不可能再次发生的了。 6、建立了工程部ECN等相关文件的发放、签收登记确认制度,做到有据可查,有效预防了各部门之间的相互扯皮和推脱事件的发生率,减少了时间浪费,提高了办事效率。 7、完成了520、新款样机的制作以及试产的指导跟踪。521
5、黑武士的样机制作以及最新款的机型待定样机开发目前也正在进行之中。 8、目前市场业务人员所最关心的532、536等机型IRCUT效果问题,晚上跑焦,和镜头座丝牙不满造成震动后镜头晃动聚焦不良等问题,目前已经取得初步根治进展,新寻找的供给商已经修改模具,所送初样在536百万像素机子上测试已经取得不错效果,现在供给商正在开发配合532等机型使用的CS接口的IRCUT,预计在元月月3号可送样检测。力争这几款机型明年能让我们的业务同事们都乐呵呵地去大胆接单和销售。 9、对生产线的工艺制程、故障机的疑难杂症,品质部的工程协助要求等,都已根本做到了及时、准确和有效地处理。 三、总结经验,持续改良,稳固成果。
6、 虽然本部门取得了这么一点点的成绩,但仍然有以下的几个问题需要在新的一年里,持续地改良和加强提高: 1、开发设计的周密性、严谨性、快捷性和前瞻性都有待提高,以到达缩短产品推广周期,提高产品市场竞争的能力。 2、各种工程变更文件、BOM清单的制作质量有待提高,特别是关键、特殊物料的编码,描述等方面必须准确、详细和清楚。虽说面对如此庞大的数据,没有失误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将会拿出百分之两百的细致和耐心,把我们的失误降低到最低的限度。 3、逐步完善新产品的试产流程,尽可能按照正规的工程样机、评审、试产、小批量,再到定型投产的过程操作,改变以前的贸然上线习惯,降低不必要的市场风险。 4、生产线的不良分析
7、和临时对策的迅捷、有效程度仍需要大力提高和加强。 5、同其他各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合作也有待加强。 6、PCB制板工厂、SMT贴片工厂的制程能力和技术水准,以及对模具跟踪的能力等方面都极需加强,(目前已经在申请新增加一名结构工程师)。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做到快速、准确、简明扼要地控制住目前的长期、大量来料不良、特别是外壳的修修补补、挑选、特采使用的现状。今后牵涉到技术问题这块的,我们工程部将会勇敢挑起这付重担,纠正目前的由采购主导的非专业对口现状。扭转消耗公司大量人力资源却达不到预期效果的不利局面。例如,这次的540D03移模具后跟一次模具就花费了采购、品质和工程3个人员26、27号整整两天的时间,28号我们的采购黎主管又亲自会同品质部人员前往工厂督阵,到30号我们品质部员工还坚守在那里呢。可效果呢?仍达不到满意的要求。相信在XXXX年里,像这种技术类的活儿,公司只需要派出一名专业对口的工程师负责跟踪就完全可以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