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学定教建构以学定教建构“适学课堂适学课堂”焦春花 以学定教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需求了解,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确定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在小学低年级,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教学的关键。教师通过建构“适学课堂”,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表达需求;而不断的练习又能巩固学生语言表达的基础,进而提升其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其综合能力的强化。一、预学,自由质疑 预习是在课前,学生针对自己即将学习的知識进行提前的自主学习,达到对知识点初步了解的目的。在预习阶段,我们培养学生学会制作预习单,预习单里包含课程内容、课程的学习方式、学习过程中的质疑问题以及自己链接的课外知识点。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可以自由地进行质疑,没有
2、任何限制。在课前,教师依据学生的预习结果,将课堂的重点进行分类,针对学生喜欢的内容、感兴趣的话题,在质疑的基础上寻找到答案。例如,动物儿歌是一年级学生的语文课。在讲解之前,我鼓励学生进行预习。我让学生分三个阶段开展自主预习:第一阶段是对动物儿歌的背景了解。学生要明白动物儿歌表达的内容,要说什么动物。这是对课文进行的初步了解。第二阶段是朗读阶段。在父母的帮助下,学生一边大声朗读,一边熟悉自己不熟悉的生字,从第一遍的逐字逐句朗读,到最后的流利朗读,需要学生自己进行反复的练习。第三个阶段是学生对课文提出疑问。这是学生自由质疑的环节,包括针对课文产生的疑问;在阅读过程中,因想到的内容而产生的疑问;或者
3、突然想到类似的知识点后,产生的疑问。这些都可以记录下来,拿到课堂上,与同学、教师共同讨论解决。预习的过程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过程,质疑的过程又是学生思考的过程,两者的有效结合,为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供了保障。同时,针对学生质疑的内容,我们应该充分地给予尊重,为学生树立自信心,在自信心的驱动下,更好地相互表达。二、共学,碰撞思维 共学也就是共同学习,主要针对课堂而言。在学生自主预习后,带着各类问题,课堂的教学结构通常会更加灵活。讲解转变为以答疑解惑为主,学生提出问题,教师给予解答。有的问题,通过教学资源多媒体,课堂共同链接课外知识点,师生之间共同学习,相互交流,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教师进
4、行补充和总结。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学习成果,课堂非常活跃,产生了高效的思维碰撞。例如,在教学姓氏歌时,在预习阶段,学生已经对姓氏歌有一定的了解,随着预习的深入,姓氏也将他们的兴趣激发了出来。课前,我鼓励学生了解更多的姓氏,为课堂互动游戏的内容做准备。在课堂上,他们一边学习,一边跟随教师进行互动。“姓氏接龙”游戏是学生非常喜欢的游戏,也是课堂上开展得很成功的游戏。在游戏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传递的方式,每个小组说一个姓氏,然后依次表达,中间不能重复,重复的小组全员要表演节目,最后获胜的小组有一定的奖励。有时,他们也相互交流自己喜欢的姓氏,写写画画,比一比谁知道得多。在互动之中,学生知道了很多
5、新的姓氏,也在相互的交流和比拼中,达到了智慧的碰撞,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共同学习对于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学生的思维变得非常活跃,不仅能够紧跟教师的授课步伐,也在相互交流和探讨中,积极主动地发言,养成良好的习惯。三、省学,拓展研究 省学是课堂的一种延伸,是围绕着文本学习进行知识的拓展和学习的反思。在教学中,对于省学,我们更多的是引导学生对自己学习的知识和内容进行反思。低年级的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能尝试着进行总结,整理知识点,归纳知识点的种类,发现其中的规律,并合理表达。在发展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探究深层次的内容。例如,学生非常喜欢四个太阳这篇课文的内容,课文将四个太阳分别分配给了春
6、、夏、秋、冬四个季节,每个季节带给学生不同的感受,这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新奇的。出于对这篇文章的喜爱,学生在预习的阶段就熟练地朗读了文章,听课时也非常认真。在课文讲解后,我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反思的内容主要围绕着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想法,开展省学活动。由于低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限,在每个阶段都要有教师的引导。“同学们,你们学到了什么?”“哪些知识是你们自己学到的?哪些是在别的同学那里听到的?哪些知识又是通过老师的讲解才学会的?”以类似的提示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回顾,以提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将真实的内容表达出来。经过这样的一个过程,学生具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意识,也在自省的过程中,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在省学的过程中,根据课堂的需求,可以融入一些课外的知识点,或者引导孩子们根据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拓展研究。这个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过程,对其今后的学习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自主能力较弱,思维发展不平衡,但这个时期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的最佳时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我们选择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建构“适学课堂”,使他们不仅能够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更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乐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