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谁主沉浮?主角与配角读后感 今年是纪念辛亥革命20230周年,近来对辛亥前后的历史很感兴趣,网易及凤凰卫视网站推出相关专题或视频,受益匪浅。近十来天终于看完了傅国涌的主角与配角近代中国大转型的台前幕后一书,有所感想汇总如下: 1.新的视角。作者通过角色意识对于辛亥革命前后的历史进行整合,例如:康有为与孙中山:谁是主角。黄兴与孙中山:配角与主角的最正确模式;章太炎、陶成章与孙中山、陈其美:革命正统之争。袁世凯:传统型主角的近世标本;宋教仁:健全的主角意识;梁启超:进退之间的角色为难;蔡锷:不争主角争人格。通过主角的视角来整合历史,有些司马迁史记中的纪传体一样,通过人物描写将历史串起来。 2.让史
2、料说话。本书写作结合了大量当时的档案、书信、报纸等第一资料,不任意发挥,表达了尊重历史的精神,不像当下的明朝那点事儿等历史小说天马行空用文学的手法来想像表达。 3.历史的开展是合力开展的结果。通过康有为、孙中山、黄兴、章太炎、陶成章、陈其美等之间的分歧,将辛亥革命的那段历史的复杂、纠结、人性描写的丰富多彩,读出了在教科书中永远也读不出的味道。历史的开展没有那么简单,没有一个预设在那里,几乎更无规律可循。 4.民主重在研究和建设。书中描述了很多人物,宋教仁的思想对我触动很大,对于当下也有指导意义。宋曾在日本留学六年,研究了各国的政治、法律、官制、财政等,翻译了日、英、德、美、匈牙利、奥地利等国的
3、宪法、官制、财政制度等。在理论研究方面,宋教仁确实走在了同时代人物的前面,正如他亲口所讲的:破坏容易,建设难,我看同志从事于破坏一途的太多,对于建设,很不注意,将来要组织共和国,不是玩笑的事。什么临时约法,永久宪法,都须乘此功夫,研究一番才好。民国建成后,只有认真的宋当回事,其他人似乎真的当成了玩笑,袁世凯当上总统后,宋曾积极组建政党,学习美国的两党制,实现真正的民主共和和政党内阁,试图把一切纳入阳光下的游戏,和平展开政治竞争,这却是袁世凯无法接受的,从而导致了宋的遇刺。宋去世后,送他的挽联中有这样描述:破坏易,建设难,勉为其难,遂死于难。看来中国大陆当时需要的是启蒙,当下仍是,更是。但是在台
4、湾,辛亥后的百年或者在宋遇害的不到百年里,出现了国民党和民进党轮流执政的局面,实现了他最初的夙愿一国二大党对峙。1913年宋在武汉演说时讲到:以前,我们是革命党;现在,我们是革命的政党。以前,是秘密的组织;现在,是公开的组织。以前是旧的破坏的时期;现在,是新的建设时期。以前,对于敌人,是拿出铁血的精神,同他们奋斗;现在,对于政敌,是拿出政治的见解,同他们奋斗。他认为:世界上的民主国家,政治的权威是集中于国会的。在国会里头,占得大多数议席的党,才是政治权威的党,所以我们此时要致力于选举运动。我们要停止一切运动,来专注于选举运动。选举的竞争是公开的。我们要在国会里头,获得过半数以上的议席,进而在朝,就可以组成一党的责任内阁;退而在野,也可以严密的监督政府,使它有所惮而不敢妄为,应该为的,也使它有多惮不敢不为。那么,我们的主义和纲领,就可以求其贯彻了。百年的话语,如今在台湾成了现实。 第3页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