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幼儿教育中的德育教学漫谈幼儿教育中的德育教学漫谈 【摘 要】幼儿德育是人生教育的基础,人生重要的习惯、思想、态度都是在幼儿阶段形成的,而且必将影响人的一生。中国独生子女的不断增加以及幼儿教育中传统教育模式都影响着幼儿德育的发展。本文在研究幼儿德育的含义和幼儿德育发展问题的基础上,探究幼儿德育中德育教学有效开展的策略。【关键词】幼儿德育;性格养成;人际关系 一、幼儿德育的含义 德育指的是思想品德教育,就其内容主要包括道德品质教育、人生观世界观教育和政治教育。幼儿德育主要指的是道德品质教育。中国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中,包含着许多高尚的道德品质,代代相传着许多道德故事,构成了社会道德。道德品质是社会
2、道德的个体化,是一个人按照社会道德行为准则所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定的特征。德育主要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在幼儿阶段通常不涉及道德认同和道德意志,幼儿的道德行为通常具有高度的执行性,因此这一阶段的教育主要是道德认知教育。二、幼儿德育开展存在的问题(一)在幼儿园,教师对幼儿的主体性认识不够 在有关幼儿教育的各种理论书籍中都明确地指出,要尊重幼儿,教师和幼儿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但是在实践中,仍然有很大一部分教师把自己高高凌驾于幼儿之上,这体现在教学方法上就是以讲授法为主,体现在教育行为上就是以发号施令为主。由于幼儿是活泼多动的,课堂教学充满了孩子的声音,许多教师便认为幼儿课堂是幼儿主
3、体课堂,这显然是不对的。幼儿德育不涉及道德情感中的道德认同问题,但是幼儿德育中幼儿情感的体验直接影响着幼儿对社会道德的理解水平,影响着幼儿的道德认知。中小学教育兴起了新课程改革,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幼儿教育也应该顺应时代趋势,改革传统的教授法,让学生参与道德的交流和讨论,通过故事情境,生活案例等增加认知。同时,教师的行为本身就是一堂深动的德育课程。教师的日常行为对学生具有耳濡目染的作用,并且年龄越小,这种影响就更加显著。教师尊重幼儿,拥有较高的道德水平,包括言谈举止、和同事相处、处理应急事件等的表现,会对幼儿产生积极的影响,相反,教师经常发号施令,惩罚甚至虐待幼儿,则会对幼儿产生消极影响。
4、(二)家园教育的不一致性,影响着幼儿德育行为 幼儿园的任务具有双重性质,不仅要为幼儿提供教育,而且要为家长服务,幼儿面对的教育也主要包括两者,一个是幼儿园教育,一个是家庭教育。目前,大多数家庭是独生子女,不少家庭在教育中采用的是包办代替的方法,小到孩子的穿衣吃饭,幼儿园在中班和大班开始陪养幼儿按时吃饭,独立吃饭的行为,但是到家庭教育中,一家人追着孩子,围着孩子,喂孩子吃饭的现象仍然常见,这就出现了 5+2=0 的教育现象,或者幼儿逐渐学会在不同的人面前说不同的话,表现不同的行为;大到幼儿的学习内容。在幼儿阶段应该培养幼儿的一些兴趣爱好,因此出现各种兴趣班的选择,但是许多家长并没有尊重幼儿的兴趣
5、,而是把自己的童年缺失强加给幼儿。这些行为对幼儿造成的影响就是,更多的幼儿学会用无休止的哭闹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物质因素成为成人中最重要的因素,体现在幼儿教育中就是不恰当的物质奖励。许多家长以成人的思维思考,认为对幼儿最具有激励的奖励也是物质奖励,不加选择地滥用物质奖励,对幼儿造成不良的影响。三、幼儿教育中德育教学有效开展的策略(一)培养幼儿参与竞争的能力 未来的社会是充满竞争的社会,要想幼儿能够在未来社会中得到发展,就必须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品质,培养幼儿吃苦耐劳的精神和顽强拼搏的勇气。在幼儿园教育中,一方面教师要逐渐增加高尚的道德故事,鼓励学生阅读绘本故事,促进幼
6、儿的道德认知,另一方面,要建立公平民主的班级文化,在区角活动中,鼓励幼儿自主实践,遇到问题自主探索,思考解决办法。在家庭教育中,对于幼儿想要得到的东西,不能一味的满足,而要通过制定游戏规则,让幼儿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想要的东西。(二)人际关系的指导 目前,大多数幼儿为独生子女,在家庭教育中几乎不涉及人际关系的处理,幼儿教育将相同年龄阶段的幼儿聚集在一起,幼儿开始学习如何在同伴之间相处,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分享,学習谦让等行为规则。在幼儿教育中,一些教师每周都有分享环节,但是大部分的分享主要集中在物质的分享,如零食的分享,这会造成一些道德认知上的偏差,分享不仅包括食物的相互分享,也包括物品的相互作用
7、,如大班孩子没有拿自己喜欢的一本绘本,然后丰富读书角,也包括喜悦的分享,分享周末愉快的故事。同时,人际关系中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合作,如何通过合作克服困难,也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儿教育和家庭教育中比较薄弱的环节。在幼儿教育中,可以组织一些相互合作的游戏,如捆腿走路;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作品,进行展示;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同伴之间相互扶持,相互帮助的力量。(三)对幼儿性格的指导 这个时代的幼儿在性格发展上存在两个极端问题,一是专制型家长,为了让孩子更有出息,对孩子过于严苛,造成孩子自卑、压抑、孤僻、多疑的性格特征;二是宠溺型家长,对孩子过分宠爱,养成孩子妄自尊大、爱冲动、
8、固执的性格特征。在幼儿德育中,一方面要开展家长教育,邀请教育专家,观看专家视频、组织家长活动,逐渐改变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另一方面,要根据幼儿的不同特征,采用恰当的教育方法,对于自卑的孩子多给予参与班级活动的行为,对于爱冲动的孩子,通过绘画等培养孩子的耐心,逐渐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综上所述,幼儿德育的有效开展需要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相互结合,实现家园合作。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要求幼儿具有健全的人格、能够友善的处理人际关系以及公平的竞争,这一方面要求幼儿园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通过形象生动的方式,进行德育教育;另一方面,在区角活动和班级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德育精神和德育行为。同时,也要求家庭教育的一致,形成教育体,对幼儿形成持续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