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村民自治工作的理论研究 民主管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方面。经过多年实践,我国村民自治已经取得了重要成绩。但是,这项在我国毕竟前所未有,有关法律也不完善,如果没有勇于创新的精神,就很难推动这项。202223年2023月前后,笔者参加由我院纪委组织的课题组到xx考察反腐倡廉方面的,有幸了解到xxxx区通过村民自治方法实现乡村治理的经验。他们的不仅有实践价值,也对理论研究有启发意义。 一、xxxx区村民自治的假设干特点1.区纪委直接负责村民自治 xx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村民自治,区委主要领导直接抓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从1998年开始,xx区委决定由区纪委直接负责农村民主建设,区民政部
2、门做辅助。在每一次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当口,区委主要领导都深入调查研究,以往经验,及时发现新的问题,部署新的方案。 区委在村民自治中舍得投入,并注重投入效果。区纪委制定了干部培训方案,对涉及村民自治的干部普遍进行轮训。在大规模培训中,除请专家授课外,区纪委主要领导也参与讲课。区纪委书记已经在各乡镇讲课一次以上,纪委其他干部也经常深入培训第一线。区委认真制定培训的预算,每个乡镇平均在一次选举中花费培训宣传经费2023万元左右。 2.拟定详细标准,弥补现行法律缺失 我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是1998年正式公布实行的。从此后的实践看,这项法律根本适应我国农村实际,但在一些方面也反映了法律的不完备性,影响了
3、这项的顺利推进。xxxx区注意不断经验,完善、补充、标准村民自治的有关条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区纪委的主持下,xx区出台了六套制度,分别是。村民自治示范章程、村级重大事项议事决策流程、村民代表会议示范章程、村民代表选举方法、村民代表会议村务监督小组示范规那么、村民代表会议民主理财小组示范规那么等。 各项具体的标准都按照村民自治章程制定。从投票选举到启动罢免程序,各项具体事务的处理都可以从他们制定的制度中找到方法。他们把这些制度印制成手册,广泛向村民宣传,尽可能堵住因制度不完善造成的漏洞。 3.创造性地解决两委矛盾,实现党的领导的新方式 在我国村民自治实践中,村委会和党支部委员会的关系始终难
4、以理顺,成为推进村民自治向纵深开展的老大难问题。xx区通过创造性地设立制度,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他们所建立的制度架构可以概括为以村党支部为核心,以村民代表会议为中枢,以村民委员会为执行机构。党支部委员会的成员由党员选举,但选举中的候选人由村民投信任票,如果不能获得村民的信任,就不能中选为党支部委员会成员。村民代表由村内各选民小组选举产生,成为村民代表会议的主要成员。村委会和党支委会的主要干部是村民代表会议的当然成员。村民代表会议对村内事务做出决策,由村民委员会负责执行。村党支部书记兼村民代表会议主席。 xx区这个制度在充分保障党的领导的同时,也使党的干部受到村民的约束,使党员干部更多地为村
5、民利益着想。这个制度也提高了党员干部在群众中威信。从我们调查得到的数据看,村民代表会议中党员代表数量的比例全部超过了党员在村内成年劳动力中所占的比例,这说明在村社区的治理中党员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作用。 4.保护弱势群体,创立和谐农村社会 xx区村民代表会议的权威加强以后,尽管在许多公共事务上有了少数服从多数的议事规那么,但少数弱势群体利益的保护仍得到加强。这说明民主制度有利于农村和谐社会建立。各村对大学生回村在土地分配和其他利益上给予照顾支持;有经济实力的村还资助在校大学生完成学业。在国内许多农村,对离婚回村的妇女常常有不公正对待,但xx区却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他们尽可能地给离婚返回娘家的妇
6、女提供生产和生活的支持,给她们划分承包地。 xx区的乡村治理体制促进了村民之间的友好合作,类似一事一议这样的事情变得非常容易开展。道路等根底设施建设、村庄卫生维护、公共活动场所的建立等事宜,只要村民代表会议做出决策,村民都能承担责任,公务活动的效率大大提高了。 xx区的主要党政领导形成一种理念,要将民主政治渗透到社区文化之中,塑造新型的社会主义乡村文化。事实上,民主政治的推进确实帮助了这种社会主义合作文化的建立。在许多村庄,村民代表会议经常召开,有的村庄一年召开50次左右村民代表会议。代表们不要误工补贴,把公共事务当成一种自己应尽的义务,这意味着这些代表成了我国农村的新型志愿者。过去一些后进村
7、的最大问题是公共事务无人关心,现在发生了很大变化,后进村 变成了先进村。目前,xxxx区农村的社会风气有了明显变化,各种刑事案件发案率很低,上访现象几乎绝迹。任何公共事务,只要符合农民利益,村民代表会议做出决策就会受到农民的拥护和上级的支持,群众对公共事务自然就更加热情了。 有人担忧在乡村开展民主政治会使上级政府的意志难以贯彻,造成社会的裂痕。xxxx区的经验说明,这种担忧是不必要的。事实上,在民主程度提高以后,政府的意志更容易贯彻。xx区的主要党政领导有一种理念,要变政府的意志为百姓的意志,事实证明,这种理念在民主制度下不是空想。2023年,xx区开始了大规模的道路规划整治,涉及到许多方面的
8、土地调整。政府充分利用村民代表会议为核心的民主运作系统向农民宣传政府的规划和各项补偿政策,并利用村民代表给农民做,农民很快接受了政府的决定,使这项得以顺利完成。 5.因地制宜,尊重村民意愿 我们在xxxx区的调查中了解到,只要政府有真诚意愿开展民主政治,充分地相信农民,农民自己也会积极地创造出具体的规那么,使不同村庄有自己的民主治理特点。只要不违反民主治理的根本原那么,政府就应允许农民的不同做法,不必实行一刀切的方法。xxxx区正是这样做的,这也表达了我党一贯提倡的因地制宜的方法。 按照xx区的有关规定,每2023户产生1名村民代表;但有的村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产生了2名代表,xx区委也给予了肯
9、定。同样地,按照xx区的规定,200人以下的村不设立村民代表会议,后来有农民提出要求,也希望设立村民代表会议,xx区尊重农民的意见,修改了有关规定。 6.标准竞选,确保民主政治的稳步开展 1998年以来,xxxx区农村自治选举已经经历了3届,总得来看,民主治理的思想越来越深入人心,农民对民主选举也越来越关心。据干部们反映,202223年的选举普遍较以往表现得更加剧烈。但从总体上看,选举中的竞争还没有普遍展开,有显著竞争的村庄占村庄总数一般在1/3左右,少数镇(如泗村店镇)竞争程度比较高,有显著竞争的村庄占到镇村庄总数的50。 二、从xxxx区的经验深化对民主政治理论的认识1.民主政治是权威结构
10、产生的形式之一 我们在农村调查中注意到,各地基层干部对村民自治意义的认识有很大差异。这种差异存在的原因,恐怕不能一概归结为干部认识水平的不同。 一个社会需要某种权威结构,以维持社会公共品供应的秩序。历史上,权威结构有多种产生方式,民主政治只是其中一种方式。一般说来,传统自给自足的小型社区在构建自己的权威结构时不需要民主政治。在这种社区,宗教关系、宗法关系可以是权威结构的根底,宗教领袖或宗法首领可以是权威结构的控制者。但在现代社会,宗教关系和宗法权威已经不能成为公共品制度的根底。 我国幅员广阔,各地经济开展不平衡,特别是乡村经济开展的水平有很大差异。一些地方的农村还保持着自给自足或半自给自足的状
11、态。在这些地方的干部,如果不看好民主政治的意义,一点都不奇怪。他们会认为,一些人依靠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社区生活树立起来的威信,足以使他们成为社区的领导人。在这些地方引入选举制度可能不会提高公共品供应的水平。实际上,如果没有外力干扰,这些地方即使搞选举,也不会产生新的领导人,那些传统领袖还会中选。正是因为这种状况,干部们就不大愿意每三年组织一次选举。笔者 在秦岭山区某地调查时,就曾经听到一位干部对村民自治有强烈的抵触情绪。 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社会处在巨大的结构转型时期,传统的宗法关系和宗教关系已经不能成为社会权威结构的根底。在结构转变过程中,传统乡村社会人际关系的认同条件发生变化或遭受破坏:
12、(1)人口的流动,社区边界的调整,家庭模式的变化等,都使违反道德和礼仪所产生的羞耻感的惩罚力下降,道德权威和宗法领袖不再成为能有效提供秩序和平安的力量。(2)各种新的聚敛财富的时机的出现,特别是在市场经济规那么尚不健全的情况下,人们可以通过时机主义行为迅速成为爆发户,富人身份与道德权威身份、宗法领袖身份已很难统一,在保证提供社会秩序和平安方面,富人很难得到人们的信任,财富多少不再成为可信度的重要指标。(3)由于人们的社会活动空间增大,交易内容变得日益复杂,社会秩序和平安的内涵与以往大不相同,提供平安和秩序的政治人物需要新的知识经验和新的专业背景方能胜任,而这种关于知识经验和专业背景的信息具有某
13、种隐蔽性,人们通常不容易通过廉价支付得到这种信息。标志政治家出现的社会分工已具有必然性。 在这些变化之下,乡村社会已经很难通过对道德、宗法和财富的认同来产生稳定的政治权威结构;而政府的任命也已经很难与乡村居民的认同保持一致,换句话说,政府的任命虽然可能具有合法性,但不一定具有有效的权威性。不具有权威性的合法性,也不具有行政效率,这种情形发生在乡村社会,会破坏乡村社会的稳定性。 美国著名学者米格代尔对内向型农村转向外向型农村后农民群体政治意识发生的变化作了精彩的分析。这种转变发生后,农村中已没有能被农民接受的农村公平分配机制和相应的社会制度。这个时候,农村以外的法院和警察在农民生活中变得及其重要
14、。对外联系扩大后,农村在农民生活中完全变得无关紧要了。社区很明显不再是农民认同的根底。也就在这个时候,农民对农村政治组织权力的成认不再是基于该政治组织与旧的农村社会体系的关系,而是基于该政治组织与国家,即新的社会体系的关系;农村领导人在更大程度上 被看作是行政官员,农村社区领导人原有的受人尊敬的地位消失了。概括地说,开放型农村社会意味着农村政府的持续活力更多地取决于它与更大政治制度和更大政治社区之间的关系。 为了产生较为稳定的乡村社会权威结构,使得权威结构能保持一种强制力,保证人们遵从一定的社会行为标准,显然需要一种新的对权威的认同方式,这种方式便是民主选举制度。所以,如果说传统乡村社会不需要
15、民主政治,那么,传统乡村社会开始解体,就意味着对民主政治的需要开始产生。 xxxx区是经济比较兴旺的地方,过去曾经有过那些在我国很多农村地区能看到的麻烦事情。在这样的地方,不能指望宗法关系能解决权威结构问题。xx的干部最终还是用民主政治的方法改善了这里的权威结构,建立了良好的社会秩序。同样地,在秦岭山区的某些村落,用道德权威或宗法权威就可能维持一定的社会秩序,并解决自己简单的对公共品的需求问题。但是,秦岭山区的经济也会发生变化,在一段时期以后,他们也会产生对民主政治的需求。 上面的分析想说明一个道理,对乡村民主政治的推动,不要急于求成,不要简单地把一些地方民主政治开展进程的缓慢归咎于干部的觉悟问题。我们的大方向要明确,那就是坚决不移地将我国社会治理引导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方向上去,但同时也要允许一些地方开展快一些,另一些地方开展慢一些。 2.村民自治需要强力推动 目前,全国各地的村民自治主要由政府民政部门来抓。xx的经验说明,在基层由党组织亲自领导这项,并由纪委部门直接负责,是加强村民自治的好方法。纪委在这项中可以更好地将廉政建设与基层社会治理结合起来,使村民自治见到实效,提高广阔群众参与民主政治活动的热情。对xx的模式不一定要照搬,但其他地方即使不由纪委抓这项,也应该